#mRNA 疫苗引發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
#美國FDA已允許12-15歲注射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 (台灣目前尚未允許)
美國目前COVID-19疫苗注射年齡:
• Pfizer-BioNTech: ages ≥12 years
• Moderna: ages ≥18 years
• Janssen: ages ≥18 years
#但美國CDC同時提出注意事項,在接種 mRNA COVID-19(輝瑞-BioNTech 和 Moderna)後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增加,特別是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
報告的病例主要發生在男性青少年和 16 歲及以上的年輕人中。通常在 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後的幾天內發病,第二次接種後的病例比第一次接種後發生的頻率更高。CDC正在調查這些在 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後出現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報告。
相較於COVID-19 疾病和相關的可能嚴重並發症(例如長期健康問題、住院甚至死亡)的風險,CDC 繼續建議所有 12 歲及以上的人接種 COVID-19 疫苗。
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呼吸短促或心悸。青少年或年輕人出現這些症狀時,不要忽略。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的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對於 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後報告的病例,大多數就診的患者對藥物和休息反應良好。
CDC 的建議:
•初步評估: ECG、Troponin,CRP和ESR。這些檢查都正常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
•對於疑似病例,會診心臟內科。
•對於心肌炎患者的隨訪,請參考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髒病學會的建議外部圖標.
•排除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其他潛在原因很重要。會診傳染病,風濕病學以協助評估。
o在可能的情況下,評估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潛在病因,特別是急性 COVID-19 感染,曾得過ARS-CoV-2感染和其他病毒病因。
#以色列最近報告
注射400萬個BNT162b2疫苗,發生6個心肌炎,平均年齡23歲。其中5例在第二劑注射後72小時出現症狀,一例在第16天出現。
心電圖顯示:PR depression, ST segment elevation.
心臟核磁掃描(CMR): 心肌水腫及釓(Gadolinium) 顯影增強。
治療藥物:NSAID, Colchicine.
Ref: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410X21006824
2.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clinical-considerations/myocarditis.html
3.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clinical-considerations/covid-19-vaccines-us.html?CDC_AA_refVal=https%3A%2F%2Fwww.cdc.gov%2Fvaccines%2Fcovid-19%2Finfo-by-product%2Fclinical-considerations.html#children
crp esr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肺炎胸部CT的3D影像
美國一名38歲的男子,他出現發燒,呼吸急促,乾咳和失眠3天。
由於他又出現持續數小時的胸痛,於是他到急診求診。
急診醫師的理學檢查發現病人肺部聽診有crackles,前額溫度為38.6 ℃
常規實驗室檢查,異常的報告有CRP:51.4 mg / L(正常值<5 mg / L)和ESR:28 mm / h(正常值0-15 mm)。
該患者接受了胸部CT檢查,胸部CT圖像顯示了毛玻璃樣混濁跡象的周圍,多葉區域,診斷為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
RT-PCR鼻咽拭子COVID-19檢測也是陽性,確診為COVID-19肺炎。
新冠肺炎的胸部CT常見特徵是周圍,雙側,多葉和基底為主的分佈式實質化和/或毛玻璃樣混濁。
Common CT features are peripheral, bilateral, multilobar, and basal predominant distributed consolidation and/or ground-glass opacities.
可怕😱!
crp esr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染新冠病毒後,18歲妹妹出現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病毒感染後引起的甲狀腺疾病。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權威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5月21日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
Subacute thyroiditi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該文章報告第一例與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病例。
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名18歲女性病人,她的臨床、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特徵,該病人因為在新冠病毒口咽拭子檢測陽性15天後,病人出現發熱,頸部疼痛,這疼痛還會延展至下巴。
病人的COVID-19症狀輕微,病人在數天內已完全康復。
但醫師幫病人做理學檢查時,發現病人出現心跳加快,觸診時甲狀腺疼痛和腫大。
在實驗室檢查中,T4和T3很高,無法檢測到TSH,並且炎症指標和白血球數目升高。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雙側和瀰漫性低迴聲區域。
該病人一個月前,甲狀腺功能和影像學檢查均正常。最後該病人被診斷為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開始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頸部疼痛和發熱在兩天內恢復,其餘症狀在一周內恢復。
病人的甲狀腺功能和炎症指標在40天內恢復正常。
這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出現亞急性甲狀腺炎病例報告。
「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好發於年輕或中年女性,症狀會出現在上呼吸道感染後1-4週,目前認為可能由病毒感染所導致。
亞急性甲狀腺炎主要的病理是由於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受到破壞,且發炎細胞侵入甲狀腺濾泡中,使得濾泡失去了其完整性,造成濾泡內儲存的甲狀腺荷爾蒙,被釋放出來進入血液循環中。
患者初期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如「心悸、盜汗、手發抖及體重減輕」等。也由於發炎關係患者會發燒,抽血檢查發炎指數(ESR,CRP)會增加。但患者不會出現「眼突」情形;出現疼痛腫塊有時會牽扯到下顎、耳朵、前胸、喉嚨等部位。
治療方面可採取藥物治療,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輕,用普拿疼來止痛即可。較嚴重者,則須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之後可快速改善症狀。在一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
新冠病毒真的是奸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