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奧運選手的兩難 🇲🇲
「出戰奧運的運動員,就是軍方的支持者嗎?」東京奧運正如火如荼進行之時,遠在另一端的緬甸人民也疲於應付嚴峻疫情和持續抗議政變。而這場國際賽事並沒有在緬甸激起多大討論,相反地還引起社會對參賽選手的不滿與憤怒。這樣的情緒也反映了政變之下,緬甸選手的身份兩難——身為公民,他們反抗政變;但身為運動員,他們當然希望參戰奧運。因此各方衡量下,有選手頂著輿論壓力參賽,有選手放棄奧運夢想棄賽,但也有預計出賽的選手最終卻沒有出現。
緬甸自1948年開始參加奧運,至今仍未獲得任何一面獎牌。此次出征奧運的三位選手分別是參加女子羽球單打的Thet Htar Thuzar(圖三)、參加射擊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的Ye Tun Naung,以及柔道女子63公斤級的Chu Myat Noe Wai。不過開幕當晚,依照大會資料報導的國際媒體,都以為入場的緬甸旗手是射擊選手Ye Tun Naung,但其實是緬甸團不知何故「全員缺席」,所以主辦方最終是以奧運志工代表緬甸,扛下了出場國旗。
根據奧運官網顯示,羽球與射擊選手目前皆已完賽,但無緣晉級。不過參與柔道的選手Chu Myat Noe Wai原本預計出賽,但目前奧運官網上卻沒有其相關的選手資料介紹以及賽程表單,也讓外界疑惑她目前的去向與狀況。
事實上,不論參賽或棄賽都非易事。7月6日,22歲的羽球選手Thet Htar Thuzar在其社交平台上宣布參賽:「我長久以來的願望已經成真,我希望在艱辛的環境裡可以讓緬甸人笑一笑,哪怕只有一下。」Thet Htar Thuzar自小在泰國長大,其父親是羽球教練,她在2010年回到緬甸繼續接受訓練,並且在過去幾年積極爭取奧運參賽資格。
唯網友們並不認同Thet Htar Thuzar的參賽決定,更揚言不支持不參與「公民不服從運動」的選手,儘管Thet Htar Thuzar過去也曾多次抗議政變。「你並不代表我們...我不再為你感到驕傲了!」其中一位網友更引用棄賽選手Win Htet Oo的話,「我不會在沾滿人民鮮血的旗幟下參與開幕式遊行。」
現年27歲的Win Htet Oo(圖一)是緬甸頂尖的游泳選手,保持該國在50米、100米、200米的自由式記錄,且原本打算代表緬甸出征奧運。他在6歲開始學游泳,於2017年前往墨爾本加強訓練,並在2019年的東南亞運動會上成為緬甸第一位達到奧運標準時間的選手,但一切都被政變打亂計劃。Win Htet Oo在緬甸政變兩個月後,宣布放棄參加奧運,「政變一發生,我就知道我不能參加奧運了,而只要軍方還控制緬甸奧委會(MOC),我就不會參賽。」
事實上,棄賽或許也是Win Htet Oo的最後抗議手段。政變發生不久,他便詳細列出緬甸軍方暴行,去信國際奧委會,並要求獲准以個人身份參賽。他在4月1日的臉書貼文上稱,「若接受目前的緬甸奧委會,就等同承認一個殘暴政權的合法性。」但最終,國際奧委會卻以「保持政治中立」為由,拒絕其申請。
申請無望的Win Htet Oo告訴《Time》,他認為國際奧委會「中立原則」的處理方式——允許緬甸或其他壓迫人權的殘暴政權國家參賽——最終將有損奧運的價值觀和原則。他表示能理解國際奧委會目前有諸多處理事項,但希望他們在賽後可以獨立調查緬甸奧委會,甚至將之開除。
自2月1日政變至今,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統計軍方已殺害934位平民、逮捕6,928人,拘留5,348人。除了要對抗軍方的殘暴政權,緬甸人民同時還面臨嚴峻的疫情危機以及暴雨天災。隨著緬甸如今的單日確證已經來到4,000至5,000人(總病例人數為27.9萬,死亡人數7,845),在醫療人員參與公民不服從運動以及人民拒接接種軍方購買的疫苗之後,醫療能量已經非常吃緊,染疫的死亡人數也開始攀升。緬甸各個地區也開始傳出集體染疫、人民想辦法找氧氣瓶自救的消息。
目前讓疫情雪上加霜的,是過去一周的連日暴雨讓當地多個地區氾濫成災,部分地區的水位已淹到「只能看得見屋頂」,數百人也因此流離失所。根據克倫資訊中心(KIC)在臉書上的照片顯示,醫護人員在水位及腳踝的淹水街道裡,連人帶床地把病患抬出,安置到安全的區域。不過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軍方依然持續無差別地攻擊醫護人員,甚至偽裝成病患看病,最後逮捕志願醫生,並且扣留醫療物資。
「現在,除了扳倒獨裁者,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在殘暴政權與悲觀前景看似沒有終點的情況下,這也是為何部分緬甸人民不能同理奧運選手的參賽決定。正如接受訓練20年最終卻無緣奧運的Win Htet Oo表示:「對我而言,無法參加比賽僅是告吹我個人的奧運夢;但對數以百萬的緬甸年輕人而言,他們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夢想幻滅。」然而無論參賽與否,每一個人皆是軍方政權下的受害者。
而在奧運如火如荼地進行之時,日本的緬甸社群在26日也聚集到東京國家體育館前抗議——「本著和平與平等精神的奧運,怎能忽視緬甸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其中一位抗議者更直言參賽選手不能代表緬甸。另一邊,遠在墨爾本、只能在螢幕前觀看賽事的Win Htet Oo也告訴《衛報》:
「我棄賽的原因,是希望讓人們、運動員們知道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事,這是我所能提出的問題,我希望他們能以任何方式聲援緬甸人民。」
Photo Credit:AP / RT / AFP
#緬甸 #東奧 #Tokyo2020 #奧運 #東京 #Myanmar #Tokyo #Olympics #udnglobal #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Mẹ Nấ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ập nhật đến 9h00 tối ngày 1/04/2020, theo giờ Houston (Texas): - Tổng số ca nhiễm trên thế giới: 935,582 - Số ca tử vong trên thế giới: 47,232 - Số ...
afp myanmar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緬甸黑獄 🇲🇲🇯🇵
「身為記者我非常不甘心,但我有責任要向世界傳達真相!」緬甸政變百日之後,先前被軍方抓捕的日籍獨立記者——北角裕樹——已經被軍政府釋放、在5月14日平安回到日本。在關押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北角雖然沒有遭到軍方的肢體暴力,但依然在精神層面施加了嚴酷的審訊和壓力;僥倖獲釋的北角在回到家鄉的第一時刻,除了感謝日本政府和民間的傾力救援之外,也立即向外界傳達他在緬甸牢獄中的所見所聞:恐怖、暴力、殘酷虐待正在不斷上演。
.
現年45歲的北角裕樹,過去為《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曾在緬甸當地媒體工作,而後轉為獨立自由記者,持續在緬甸活動。政變爆發後,北角就在前線進行新聞採訪,提供第一手目擊給日本媒體;沒想到在今年4月18日,北角突然在自宅中被軍方突入抓捕,以「散播假新聞」的罪名將他拘留帶走,同時扣押了他的工作資料。
.
北角被捕的消息曝光後,立即驚動日本政界和新聞界,雖然外交部第一時間就向緬甸抗議、要求放人,但當時軍方的態度極為強硬,執意認為北角就是製造假新聞、同情抗爭者的反軍政府分子。幾經政府各種管道的斡旋、以及日本新聞同業與民間的號召,緬甸軍政府才終於在5月決定釋放,並且撤除所有指控罪名。
.
「咦?要放我走?是開玩笑的嗎?」被關在仰光音山監獄的北角,當時聽到軍方決定放人的消息時,還覺得是不是設計的騙局;在完全沒向北角說明和細節理由之下,隔天就讓北角返回住所收拾、5月14日當天返回日本。抵達成田機場後,北角直接向記者們陳述經歷:
.
「雖然自己沒有遭到暴力相向,但是精神的壓力極大。在監獄裡也有許多針對政治犯的嚴酷審問...」
.
據北角的說法,自己是單獨住在一個牢房,有基本生活飲食,「某種程度上是VIP待遇,可能因為我是日本人吧。」但期間軍方對他審訊不下7、8次,都用嚴厲苛刻的態度施以言語威脅和精神暴力,還多次要求他簽署文件來取供。北角表示,獄中其他類似、甚至更殘酷的凌虐手段多不勝數,「一直聽到悲慘痛苦的叫聲...」
.
因為牢獄中禁止提供筆一類的紀錄工具,北角回憶當時自己想盡辦法把所見所聞好好記錄下來,有機會逃出生天的話一定要向世人公開;北角苦無工具之下的紀錄方式,「就是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回想這些事情,牢牢記在腦海裡。」
.
然而回到日本的北角固然身體無恙,卻不見有任何喜色。北角說,「很感謝大家的救援與付出,但身為記者最後只有自己平安回國,實在很不甘心。我有責任要把在緬甸經歷的一切,向外界真實傳達。」北角說,調整好狀態後就會開始回到新聞崗位,繼續撰寫緬甸新聞、策劃相關倡議活動。
.
北角的遭遇並非獨特個案。早在3月下旬,一位在當地的波蘭記者羅伯特(Robert Bociaga)在撣邦報導時也遭軍方逮捕。根據他的說法,士兵在當時用警棍重擊他的頭部和右手臂、砸壞他的機車,並且將他扣留在警察局共13天的時間。警方說他會被逮捕是因為其所持有的旅遊簽證,只能拍攝當地的風景和寶塔,因此違反了規定。
.
而在被拘留期間,羅伯特說他目睹了一位緬甸青年在一開放的房間裡跪著,雙手交叉放在頭後,此一情境是唯一一次讓他心生「恐懼」的時刻。他在被釋放後表示,「我比緬甸人受到更好的待遇,他們的處境要糟多了。」事實上,舉凡被拘留和逮捕的緬甸人在監獄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惡劣對待,有些甚至已遭受酷刑而死,例如反軍方的緬甸詩人克席(Khet Thi)遭逮捕,其家人發現他的遺體被歸還後,部分器官已經被摘除。
.
當中,有些人士在被釋放後也形容在獄中的殘酷景象。23歲的Hnin因為在3月3日於仰光示威而被捕。她形容,和她被關在一起的其他女性,大部分是受傷的示威者,而有些則是遭警方夜間突襲被抓走的無辜女性。這些被關押的女性有些因為害怕而哭泣,有些則接連被拷問和毆打,身心皆受到傷害。
.
「當我睜開眼睛時,警察就拿著槍站在我們面前。」Hnin說比男性示威時常在獄中遭到酷刑與毒打,部分軍官仍會阻止其同事毆打女性。據不同示威者的說法,警察不會在其他人面前毆打或折磨這些拘留人士,但是只要他們被個別帶走接受審問時,時常就會帶著傷痕回來。《Frontier Myanmar》報導,其中一位和外國人在一起的女性示威者被拘留後,被毒打至無法進食與行走的嚴重程度。
.
即便被釋放,這些示威者也需要簽署一份文件,證明自己在獄中「沒有遭受任何酷刑」。同時,他們也會受到警方的威脅恐嚇,例如:「我知道你住哪裡,再上街的話,小心你和家人都有危險!」、「你會被殺死,即便消失了,也不會有人知道你在哪裡!」
.
根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統計,截至5月16日,至少有796位平民遭軍方殺害,3,998人被逮捕、指控與判刑,當中包括不少親民主派、專業人士如醫生和詩人以及名人等,其中於4月8日遭到逮捕的緬甸「最帥和尚」Paing Takhon 至今也仍未被釋放。
.
photo credit:(1)(2)AFP/北角裕樹(3)AFP/緬甸被捕示威者、(4)Miss Universe /緬甸環球小姐高舉標語「Pray for Myanmar」
.
#日本 #緬甸 #北角裕樹 #YukiKitazumi #記者 #緬甸政變 #Myanmar #ミャンマー #japan #journalist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afp myanmar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新【緬甸75萬民眾無懼軍方逮捕、持續上街;翁山蘇姬再遭軍方起訴;聯合國憂緬甸軍方升高鎮壓;台灣將安排救援班機撤僑】
緬甸民眾無懼於軍方的宵禁令和逮捕,仍持續上街。昨(17)日上午,有超過75萬民眾走上街頭,在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舉行罷工。這次的罷工遊行,是緬甸軍方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根據緬甸英文媒體《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報導,仰光市中心的觀光勝地蘇雷塔昨日擠滿抗議民眾,並且在仰光各地的路口,都有民眾將汽車停在路中間,企圖癱瘓交通,進而達到大罷工的目的。政變後,有許多緬甸公民在網路上發起公民不服從運動,號召包括公務人員的各行各業一起加入,癱瘓國家。
緬甸軍方在2月1日發動政變,將翁山蘇姬與內閣成員逮捕並拘留後,緬甸民眾自此不斷上街示威抗議,要求政府釋放翁山蘇姬等人。
在密支那(Myitkyina)跟首都奈比多(Naypyitaw)等地,都曾傳出軍警對示威群眾開槍的消息,並且有民眾用手機拍攝的軍方強力鎮壓畫面傳出。
緬甸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已經在13日簽署一系列的命令,中止「保護公民隱私和安全」等3條法律,讓軍方可以隨意進入私人住宅進行搜查與逮捕,並且可以限制人民的通訊。從政變發動至今,已經有450人遭到軍方逮捕。
■翁山蘇姬遭軍方以違反《天然災害管理法》起訴
翁山蘇姬的委任律師金蒙紹(Khin Maung Zaw)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翁山蘇姬17日透過視訊的方式參加法院的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控方以違反《天然災害管理法》起訴翁山蘇姬,指控其違反COVID-19疫情期間的禁令,法院將在3月1日開庭審理案件。這是緬甸軍方在3日以翁山蘇姬持有6支無線對講機為由,以違反《進出口法》起訴她之後,第二個起訴的罪名。
緬甸軍方的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昨天在政變後,首度召開記者會面對媒體,紹敏通在記者會上表示,軍方的目標是再次舉行選舉,並且會將政權轉交給勝選方。但紹敏通並沒有說明選舉舉辦的時間跟時程表。
聯合國特使安德魯斯(Tom Andrews)接受《法新社》採訪時指出,他已經接獲消息,軍方調動大批軍隊進入各大城市,他認為這種調動軍隊的規模伴隨而來的都是血腥鎮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對於翁山蘇姬再度被軍方指控一事感到擔憂,若美國駐緬甸大使館的人員感到人身安全威脅,美方已允許他們申請離開緬甸。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也在同一天指出,緬甸軍方對翁山蘇姬的指控是捏造的。
我國駐緬甸代表處15日發出公告,在21日跟28日安排華航的救援班機,接送希望離開緬甸的僑民。(文/楊智強;攝影/AFP)
#延伸閱讀緬甸政變報導
【緬甸政變後,海內外緬人如何展開不服從運動、自力救濟?】https://bit.ly/2M1GdT1
【投書|緬甸政變現場:翁山蘇姬被軟禁,人民支持、反對還是觀望?】https://bit.ly/3k0NCyd
#報導者 #緬甸 #政變 #翁山蘇姬 #抗議 #示威
afp myanmar 在 Mẹ Nấ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ập nhật đến 9h00 tối ngày 1/04/2020, theo giờ Houston (Texas):
- Tổng số ca nhiễm trên thế giới: 935,582
- Số ca tử vong trên thế giới: 47,232
- Số ca phục hồi: 194,277
Virus Vũ Hán đang ảnh hưởng đến 203 quốc gia và vùng lãnh thổ trên thế giới.
*Nhóm quốc gia có trên 10,000 ca nhiễm :
– Mỹ : 215,081 - Ca tử vong: 5,109
- Ý : 110,574 – 13,155
- Tây Ban Nha : 104,118 – 9,387
- Trung Quốc: 81,554 - 3,312
- Đức : 77,981 – 931
- Pháp : 56,989 – 4,032
- Iran: 47,593 – 3,036
- Vương quốc Anh : 29,474 – 2,352
- Thụy Sĩ : 17,768 – 488
-Thổ Nhĩ Kỳ: 15,679 - 277
- Bỉ : 13,964 – 828
- Hà Lan : 13,614 – 1,173
- Áo : 10,711 – 146
*Nhóm quốc gia có trên 1,000 ca nhiễm:
- Hàn Quốc : 9,976 – 169
- Canada : 9,721 – 129
- Bồ Đào Nha : 8,251 – 187
- Brazil : 6,931 – 244
- Israel : 6,092 -26
- Úc : 5,105 – 23
- Thụy Điển: 4,947 – 239
- Na Uy : 4,877 – 44
- Ái Nhĩ Lan : 3,447 – 85
- Đan Mạch : 3,107 – 104
- Nga : 2,777 – 24
- Ba Lan : 2,420 - 36
- Nhật : 2,384 – 57
*Khu vực Đông Nam Á:
-Malaysia : 2,908 – 45
-Philippines : 2,311 – 96
-Thái Lan : 1,771 – 12
- Indonesia : 1,677 – 157
-Singapore : 1,000 – 3
-Việt Nam : 222
-Brunei : 131
-Campuchia : 109
- Myanmar : 15
-Lào : 10
*Hong Kong : 766 - 4
*Đài Loan : 329 - 5
*Malta: 188
-Hãng tin AFP ngày 2-4 đưa tin Hải quân Mỹ đang sơ tán hàng ngàn thủy thủ khỏi hàng không mẫu hạm USS Theodore Roosevelt sau khi hạm trưởng của tàu này cảnh báo việc virus Vũ Hán đang đe dọa tính mạng của các thành viên trên tàu.
-Điện Kremlin ngày 1-4 cho biết sức khỏe của Tổng thống Nga Vladimir Putin đang ổn, dù khẳng định sẽ họp chính phủ qua video do ông Putin đã tiếp xúc với người mắc COVID-19.
-Tập Cận Bình tuyên truyền việc kiểm soát dịch ở Trung Quốc bằng cách không đeo khẩu trang, đứng cách xa người dân khoảng 1-2 mét, trong lúc trò chuyện với họ.
Việt Nam :
- Đề xuất giảm 10% giá điện ;)
- Đi từ Gia Lai qua Kon Tum bị đưa vào cách ly tập trung
- Ca tử vong tại Quảng Bình sau khi nhập cảnh tại cửa khẩu Cha Lo âm tính với virus

afp myanmar 在 Thailand's PTTEP confirms takeover of Myanmar gas field 的推薦與評價
Credit: LILLIAN SUWANRUMPHA/Contributor/AFP via Getty Images. Thailand's PTT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PTTEP) has confirmed it will b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