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西門町,台北天后宮】
西門町星聚點日前結束營業,肯德基也決定撤租,兩個知名的老地標歇業,讓不少朋友感到不捨。不過,有一座鬧中取靜的古廟仍始終在這裡,見證西門町百年光景。
日治時期,這裡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弘法寺。戰後,原本因戰爭而暫奉於龍山寺的艋舺新興宮媽祖神像與神器也遷移至此,最後輾轉改建成為今日之台北天后宮。
雖然歷史留下了廟地與國有地的爭議,但這幾年在我們的協助下,已逐步解決。而歷史留下更多的是,台日宗教文化在這裡的巧妙融合。
台北天后宮的主神是媽祖,陪神是日本菩薩弘法大師。每到農曆初一、十五,這裏敲響的是日治時期遺留的銅鐘,一走進門,戴斗笠、手持法杖的弘法大師空海像還佇立於此,再往內走入正殿,就會見到台灣人熟悉的媽祖婆。
台北天后宮除了媽祖的祭典以及台灣傳統節慶鬧熱,日本國寶高野山金剛峰寺及東京別院也每年輪流派遣高僧來舉行朝聖禮佛法會。這2年雖然因疫情暫停,但關懷不曾間斷。飄洋過海來台的其實不只疫苗,還有滿滿心意的平安符。
上海老天祿老闆蔡清國,也是台北天后宮的虔誠的信眾,他在西門町成長、當了老闆,仍不忘積極參與廟中的公益大小事。這次疫情衝擊許多餐廳店家,蔡老闆的上海老天祿以外送取代原本的店面收入,撐過這波衝擊,他總是說感謝媽祖保佑。不僅如此,這次東京奧運,上海老天祿獲選為總統致贈給返台選手的「英雄餐點」,他更進一步把光環與周邊商家分享,帶領西門町老店一起發起振興優惠,「請媽祖保庇我們能平安度過疫情!」
這次疫情讓西門町受到嚴重打擊,邀請大家重回這裡,除了消費購物、振興經濟,更別忘了到台北天后宮捻香,走訪廟內許多百年文物,用一種新的心情來體驗西門町。星聚點收了,肯德基撤了,但天后宮屹立不搖,屬於每個台灣人的西門町仍然豐富活潑,在這裡迎接你。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媽祖 #遶境 #covid19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4/20 00:00~00:3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臺灣吧製作影片 00:30~00:55 ...
「龍山文化宗教」的推薦目錄: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趙正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轉錄]有關西元前兩千多年前中原龍山文化的擴張- 精華區Ancient 的評價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龍山文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龍山文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製陶技術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龍山文化宗教 在 古龍山北極玄天上帝01 - YouTube 的評價
龍山文化宗教 在 趙正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缺席 今夏熱血戲劇「#神之鄉」帶領大家深入大溪
今年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確定缺席一年,相信許多鄉親深感惋惜,正宇也是。
然而「大溪」,不只有觀光客熟知的老街、木藝、豆乾,深入體會大溪,你/妳會發現宗教廟宇、陣頭文化、民俗技藝等,環繞著整個大溪小鎮,瀰漫著與其他鄉鎮截然不同的文化氣息。
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缺席了,但今年夏天最熱血的戲劇「神之鄉」7/10即將上映🔥🔥🔥
🐉神之鄉:融合了家庭、回鄉情感、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繞境」等,層層堆疊劇情,將有關 [回家・約定・愛] 的故事,呈現在每一位觀眾面前,更藉由戲劇,引領大家深入了解大溪的宮廟陣頭文化,劇中更能欣賞大溪之美,不論是觀光景點、風土民情等,精彩可期!
🐉神之鄉播出時間🐉
1⃣7/10起 每週六晚間09-11點🚩公共電視13頻道
2⃣7/11起 每週日晚間08-10點🚩東森戲劇40頻道
3⃣7/11起 每週日晚間10點上架🚩LINE TV
對了❗大溪河東、河西各有許多久負盛名的宗教廟宇,各有特色,正宇推薦給各位好朋友,有機會可以前往體會宗教文化之美!
大溪廟宇欣賞推薦:
#大溪普濟堂
#大溪福仁宮
#大溪內柵仁安宮
#大溪南興永昌宮
#大溪埔頂仁和宮
#大溪員樹林三元宮
#大溪三層福安宮
#大溪三民東興宮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大溪月眉山觀音寺
#大溪龍山寺
龍山文化宗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黃淑萍
是迷信,還是相信?
這裡很特別,因為地理位置很特別,在德國那麼大的國家,距離慕尼黑開車不用兩小時,距離超狂景點新天鵝堡也不用半小時,然後也可以半小時進到奧地利喔!
Cherry姐,愛說故事(今天的故事有點長,但是希望在這段期間,讓你們好像跟著我旅遊一樣,我們坐在遊覽車上,放鬆,聽故事就好)
宗教信仰跟飲食一樣,是所有人類的文明習慣,因為不管是我或你媽,不管美國人或德國人,這兩件事情都是從小在家裡養成的。比如我媽咪吃蔥吃辣吃蒜吃香菜,我就吃,而我吃,我女兒當然跟著吃。宗教也許長大後會因教育環境/學習知識/朋友同事圈的影響,亦或夢境的指引,可能會有所改變,不過從小的影響還是存在。
在很多國家旅遊的時候,行程多少都會安排參觀當地知名的宗教景點,義大利羅馬梵蒂岡教皇國、法國巴黎聖母院、日本東京淺草寺、印度新德里阿克夏坦大廟、泰國曼谷臥佛寺、土耳其艾菲索斯夜鶯山……,我們台灣台北的龍山寺。
(The Pilgrimage Church of Wies-朝聖教堂在維斯)德文「Wieskirche」。這個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鎮,海拔760公尺,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很南邊的一個鄉村「史坦加登村」裡。是德國洛可可藝術的完美傑作及代表,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歐地區早在250年前就存在的朝聖地~來自一尊曾經落淚的「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
(傳說中的故事,帶有傳奇性的故事,又有宗教聖蹟的故事。cherry姐看了幾篇英文報導,自己翻譯的內容,再加上我自己的敘述方式,請多包涵!)
故事要從1730年說起,史坦加登村的修道院要在復活節舉辦活動,於是請兩位當地的木匠打造了一尊「 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用了幾年過後因為重複使用開始有點破損跟落彩,所以就把這尊木頭雕像存放在修道院的閣樓。在一次聚會談話中,當地的一位農婦「 瑪麗亞•洛里 Maria Lory 」,就跟修道院表示希望能讓她帶回家侍奉膜拜,就這樣~
傳說1738年6月14日,瑪麗亞突然看見耶穌基督的眼中有淚珠,為了確認,還叫他先生上樓看看是不是地板或牆壁有漏水,真的真的沒有啊!這是這是~停
聽故事的你們千萬不要問:是哪個眼睛?是一直流還是只有幾滴?啊那為什麼不用碗去接著?還是老人家眼睛花了?
《別多想別多問!》
這是真的嗎?隔天一樣,每天都一樣,所以跟隔壁的老黃說,老黃來看,老黃也跟隔壁村的老王說,於是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超多人都想來瑪麗亞家親眼看看神奇的淚珠,而這期間也有多起來此祈求膜拜後的聖蹟出現。史坦加登村修道院為了滿足越來越多朝聖者的需求,於是建造起了一間小小的禮拜堂來重新供奉。接下來,消息跟著人們跨越過阿爾卑斯山山脈,在那只有腳跟馬車的年代,沒多久,一團又一團,一隊又一隊的朝聖者,東西南北不辭辛勞的翻過山來,只為了親眼目睹這來自天堂落下的眼淚!
要做大事了,修道院決定這次一定要好好的慎重的蓋一間真正美麗與莊嚴的教堂來供奉耶穌基督的這尊雕像,小鄉小村小修道院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相信遠在羅馬的教廷應該也給與支持及指示。但是怎麼蓋、找誰蓋還是得當地修道院全權負責,院長最後找到了在當時已經紅遍天的一對兄弟,他們可是在那時候專攻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
朝聖教堂,開工於1745年,1754年完工,由茲默爾曼兄弟(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和(Dominikus Zimmermann,他人生最後11年都奉獻給教堂)聯手呈現了充滿活力、豐富色彩、愉悅氛圍的洛可可風格。讓辛苦用雙腳從歐洲各地走來的朝聖者們一走進教堂,就有如身處在天堂般中的釋放。( 至於有別的文章裡寫到的-整座教堂體現了苦難、悔罪、拯救,嗯……cherry姐個人沒有喔!)
每次來到這裡,遠遠看著她高高在上,我都有種敬仰的感覺,在那一大片草原上唯一的一棟建築,更顯得身為人的渺小。
教堂左右兩邊的外門並不大,進去裡面你們可以看到各種語言的「 請輕聲細語」「 請不要拍照攝影」「我們這世界遺產的建築需要大家的幫忙才可以永續生存」「 蠟燭是修道士們做的,請捐獻給我們,謝謝」
一張照片,一個故事 to be continued
Cherry姐,愛說故事
龍山文化宗教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媽祖 #遶境 #covid19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4/20
00:00~00:3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臺灣吧製作影片
00:30~00:55 老湯開場
00:55~01:04 辰間時光是什麼節目?
01:04~01:10 本集新聞摘要
01:10~05:37 2020媽祖遶境取消,損失上億元
05:37~09:17 媽祖飛到空中繞境
09:17~10:34 平安蔬菜箱,保平安兼做公益
10:34~12:12 老湯:媽祖遶境的各種意義
12:12~12:30 媽祖信仰對你的意義?
12:30 花絮:老湯進龍山寺哭了
--
宗教生活是許多臺灣人的生活日常,
但就在2020年,受covid-19的影響,許多廟宇活動被迫取消,
其中「宗教性濃厚的遶境」的取消與否更是熱門話題。
到底這些傳統信仰從何而起?
而當傳統信仰遇上現代生活,有二選一之外的路嗎?
--
《大甲媽祖回娘家》將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放映!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時間|4/30(五)~5/9(日)
地點|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票價|單場票100元;套票10張500元(ibon售票)
►►售票網址:http://bit.ly/TIDF_TICKETS
►►TIDF官網:http://www.tidf.org.tw/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官網:https://www.tfi.org.tw/
►►TFAI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FilmAndAudiovisualInstitute
--
☕️ 臺灣吧《辰間時光》☕️
從過去看現在,從世界看臺灣,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顛覆對世界的理所當然!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龍山文化宗教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北市萬華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每年農曆10月23日為靈安尊王誕辰遶境盛會,被喻為「艋舺大拜拜」、「艋舺小過年」。今年逢建宮165週年,廟方規劃今年遶境活動重現85年前北港媽祖朝天宮媽祖「參贊艋舺青山王祭」的盛況,恭請北港朝天宮,再續85年盛況。
艋舺青山王祭典日為農曆10月23日,農曆10月20日、21日為「青山王暗訪」夜間遶境,農曆10月22日為「正日繞境」,兩者合稱為「迓青山王」。青山宮暗訪暨遶境祭典起源,相傳因瘟疫而起,青山王於妖魔鬼魅出沒的夜間出巡,藉此驅除瘟疫,之後成為艋舺盛事。
青山宮董事長黃清源說,今年青山王祭典從12月3日至12月5日,最後一天晚間9時30分將邀請市長柯文哲參與西門町成都路藝陣拜壇衝轎活動;這也是艋舺地區一年一度最大的信仰盛事,也是北台灣極少數在冬季舉行的神祇遶境活動。
今年青山宮將重現85年前北港媽祖參贊的盛況。黃清源說,青山宮在當年北港朝天宮媽祖下車的萬華車站搭建聖壇,並依古禮接駕洗塵,此外,白沙屯拱天宮、新莊地藏庵、四湖參天宮、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大甲聖母宮、雲林麥寮媽祖廟等七大廟神尊將駐駕萬華,艋舺境內各宮廟也舉辦祭典遶境祈福,堪稱北部廟會最大亮點。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他上任第一天,市長柯文哲告知青山王祭的夜巡暗訪是全台灣宮廟活動唯一在夜間舉辦遶境的活動,是台北重要的宗教文化盛事。他表示,今年自11月青山王祭開始,接下來北市府將推萬華區的系列活動,持續到明年3月,包括青山王祭、城西生活節、艋舺拼場系列展演,西門町商場也將引進八處國際IP,並搭配台北燈節在萬華,一直到明年3月7日,長達4個多月時間希望國人到台北消費及旅宿。

龍山文化宗教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定古蹟的艋舺龍山寺,舉辦超過150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則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祭典中其中「拜樹蘭花腳」、「祭五泉廟」則是艋舺龍山寺獨有。1853年艋舺頂下郊拼械鬥事件,頂郊三邑人以龍山寺作為指揮總部,事後傷亡者血衣被埋於龍山寺旁樹蘭花下,即使今日樹蘭花已不在,仍持續此祭典。此外,廟方會準備精緻的紙紮五泉廟,祭祀因漳泉械鬥犧牲的泉州人。
佛教傳統「盂蘭盆會」為紀念與超度已逝的親人,龍山寺盂蘭盆會由農曆七月一日「豎燈篙」揭幕,以七星燈迎聖並昭告四方孤幽,並於七月中進行「施食」、「放水燈」等儀式後臻於完成。現民間的盂蘭盆會或中元普度大都是融合佛、道、巫覡宗教、民間信仰等元素,除「普度」意義外,甚至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說,泉州府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同安人,曾為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的「頂下郊拚」,械鬥期間罹難者的血衣都會埋在舊時龍山寺周圍的樹蘭下,為弔慰衝突中犧牲的先民,龍山寺於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日都會在廟西廂前埕,以豐富的金紙與祭品舉行「拜樹蘭花腳」儀式。
黃書瑋補充,為祭奠漳泉械鬥的泉州五縣人,龍山寺後殿原有「五泉廟」,五泉廟雖因龍山寺擴建而拆除,但仍約定於每年中元節以五泉廟紙厝取代,現置於廟埕,將於農曆七月十四日(今日)「牽 」、放水燈後燒毀,除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文化宗教 在 龍山文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龍山文化 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因山東省濟南章丘區龍山街道城子崖遺址的發掘,被人們發現;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 ... ... <看更多>
龍山文化宗教 在 龍山文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龍山文化 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因山東省濟南章丘區龍山街道城子崖遺址的發掘,被人們發現;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 ... ... <看更多>
龍山文化宗教 在 [轉錄]有關西元前兩千多年前中原龍山文化的擴張- 精華區Ancient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allantry 看板]
作者: bxdfhbh (bxdfhbh) 看板: gallantry
標題: 有關西元前兩千多年前中原龍山文化的擴張
時間: Mon Apr 5 18:46:49 2010
: 推 ocean11:我想離題問一下上次龍山文化.為什麼他們侵略性這麼強? 04/04 18:44
侵略性這個詞不太好吧。
你比人家落後,就肯定要挨打。落後必然挨打,強者必然擴張,這是農業社會的必然現象。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加速度是非常快的。
今天社會之所以沒有太明顯的這種現象,主要是現代社會生育率低+工業社會可以用工業品
購買糧食。
臺灣的生育率很低,同時臺灣的工業品可以交換糧食,所以你感覺不到壓力。實際上臺灣
的稻米產量根本養不活2300萬人。
然後說一下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原龍山文化的擴張。
當時周邊各文化急劇衰落,中原龍山文化獲得了壓倒性的絕對優勢(原本大家都是勢均力
敵的),并迅速向周邊地區擴張。
這個擴張很令人注目,所以有很多學者研究這個。
有這些觀點:
有人認為當時可能發生了大規模的天災,或者說氣候變化。
例如當時有大洪水的傳說,有大禹治水的傳說。說明洪水很嚴重。
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文化很可能就在黃河洪水中重創。當時黃河發生了改道,從蘇北入海
改為從渤海入海。
良渚文化也不排除被長江洪水重創,因此才要放棄家園北上。
四川重慶一帶的一些遺址,遭到洪水破壞嚴重。兩湖地區的一些古代城墻遺址,更是為了
抗洪而興建的。
良渚文化北上後,和山東龍山文化發生激烈沖突,最終兩敗俱傷,被中原龍山文化坐收
漁翁之利。
有人研究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現周邊各文化,都有劇烈的貧富分化,富人很富裕,窮
人赤貧。
山東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等無不是如此。富人的墓葬有大量的玉器、家畜骨骼隨葬,貧
者光身入藏。
唯獨中原龍山文化,沒有證據證明有較大的貧富分化。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原龍山文化不興
厚葬。
(我覺得可以從堯舜的簡樸,看出中原龍山文化的貧富分化不大。)
有人由此認為,貧富分化大的社會,大量的社會財富用在了富人的奢侈消費身上,整個社
會的生產力的很大一部分被揮霍掉了,而中原龍山文化的生產力都用在了整個社會的成員
的生活和發展上了,因此在面對天災人禍的時候,中原龍山文化有較強的抗災能力。
當別人在災害面前損失大,你損失小,你的實力自然就相對較強了。
與此同時,貧富分化大的社會,社會矛盾尖銳,大量的力量在內部矛盾中消耗掉了,無法
共同對外,共同對抗天災。
中原龍山文化貧富分化小,因此大家可以團結一致,對抗自然災害,對外擴張。
良渚文化這里需要特別提出,
良渚文化很獨特,就是宗教極其發達,整個社會就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宗教社會。因此社會
凝聚力極強。
但問題是大量的生產力被用在了宗教活動中,同樣削弱了社會實力。良渚文化的玉器極為
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有人從社會結構分析,
發現中原龍山文化,自始至終,總有一個占領導者地位的文化類型,
由此推測,中原龍山文化內部一直都是政治統一的,由統帥者的文化類型統領各部。
有人推測堯對應了陶寺類型,舜對應了造律臺類型,禹及其父親鯀則是王灣類型。
而山東龍山文化,各個小類型勢均力敵,顯然沒有政治統一。這使得山東龍山文化不能
聚集力量對抗天災和外敵。
石家河文化,沒有證據標明實現了整個江漢地區的政治統一,三元宮類型之類的不清楚到
底是被征服者還是僅僅是文化傳入,但起碼在一定的范圍內建立了統一政治,
這也使得石家河文化成為可以和中原地區抗衡的列強之一。
但石家河文化,一直沒有能夠跨過家族血緣政治的門檻,一直停留在宗教、家族等的酋邦
時代,而中原地區則早早實現了王權統治,進入了文明時代。這使得石家河文化在政治上
落後於中原地區。
例如石家河文化的古城,核心古城最大,就是石家河古城,各種器物的等級最高;血緣較
近的聚落較大,各種器物的等級較高;血緣較遠的聚落較小,各種器物的等級較低。
而中原龍山文化則沒有出現明顯的這種傾向。
也有人主張青銅使用之說。
中國的青銅器起源西北,最早的青銅器是距今5000年前的甘肅馬家窯青銅刀。
青銅器從西北向中原傳入,王灣類型出土有青銅器殘片,二里頭文化出土了一些青銅器,
例如青銅戈。
有人認為王灣類型時期,中原地區就有了青銅器,只是沒有大規模發掘到而已。中原龍山
文化掌握了青銅器,就可以征服周邊沒有青銅器的文化。
不論如何,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這次中原龍山文化大規模擴張和周邊文化的急劇衰落,奠定
了中國的漢族文化統一全國的局面,奠定了中國文明的大一統的格局。
假如沒有這次擴張,中國必然和歐洲一樣,小國林立,各文明分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4.0.19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0.194.2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