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針對銀河系與大麥哲倫星系間的交互運動有了新的發現,研究也於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
透過測量銀暈上不同類型恆星的運動,發現銀河盤面正朝著大麥哲倫星系過往的軌跡方向移動;而這個觀測結果亦與數值模擬的模型相符!
*本文轉載自臺北天文館(臺北天文通)
延伸閱讀:
銀河系外還有宇宙|科學史上的今天:12/30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0139
銀河系至少存在36個智慧文明,真的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8017
______________
掃除的崩潰,泛科學也懂!
一起用科學知識,拯救那些怦然崩潰的髒亂吧:https://lihi1.com/kTD4q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泛星計畫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 #中央大學 主導參加的國際「#泛星計畫」,利用泛星望遠鏡取得的第一手影像,尋找未知天體。2014年,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中學生分析泛星計畫的影像,發現了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這是全球首次由高中生發現海王星外的太陽系天體。這顆小行星大小約200公里,距離太陽平均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56倍(56個天文單位),比海王星甚至冥王星更遠。
#恭喜
泛星計畫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灣高中生發現海王星外小行星 命名燭龍】
由中央大學主導參加的國際「泛星計畫」,是利用泛星望遠鏡尋找未知天體。2014年,興大附中的高中生們發現了一顆比海王星還遠的小行星,原本2017年命名媽祖,但此名未被國際天文聯合會(IAU)認可。
2018年 IAU 給予永久編號小行星472235、近日接受「燭龍」為命名,現在它叫(2014 GE45 = 472235 Zhulong),當時的高中生們現在都已經大四了~~
燭龍是山海經中的神怪,後人研究據說有可能是極光的化身,是一個跟天文相當有關聯的好名字呢~
#剛好回憶當年 #你有看到燭龍那個小白點嗎?
(圖片為行星與燭龍小行星軌道,圖片取自IAU網站)
泛星計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泛星計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