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受佛洛伊德事件影響的抗議潮進入第四周,德國明鏡周刊指出:在全美激情之中"絕望"也正在美國整個社會中慢慢悶燒。民間示威方面,各地紛紛有要求"重啟調查"的案件,最新曝光的是一名23歲非裔青年深夜走在路上,被警方攔下反抗時被鎖喉後致死,影像曝光後,經270萬人聯署,科羅拉多州宣布重啟調查。另一奧克拉荷馬州一名27歲拉丁裔男子羅培茲,因為忽然在祖母家中歇斯底里,報警後遭警方制止,由於曝光的影片中,警方在戴上手銬壓制12分鐘的時間裡,不理會男子不斷呼喊"拜託 我要喝水 我要喝水 我不能呼吸了",結果引發爭議!當地警局局長表示願辭職負責後被慰留。民主黨主導的美國眾議院,6/25通過了以弗洛伊德冠名的《弗洛伊德警務公義法》(George Floyd Justice in Policing Act),此項法案被認為是數十年來最大幅度改革警局執法程序和問責制度的法案.。但紐約時報在同一天6/25的一則報導指出:警察團體的遊說領導人哥斯摩(Larry Cosme)也正在白宮親自會晤川普與司法部長巴爾,他呼籲並抵制相關改革法條,據紐約時報報導,哥斯摩已獲得司法部長親自對哥斯摩保證:警方最反對的建立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修改警方免責保護共和黨"不會讓法案這麼走"。】
{內文}
不只在紐約市,對警方執法爭議和結構性種族爭議的反對呼聲,也持續在舊金山 西雅圖 紐奧良 和奧蘭多等美國大城繼續延燒。德國明鏡周刊指出,在全美激情之中"絕望"也正在美國整個社會中慢慢悶燒。
(警方執法影帶)
停下來 你停下來 停下來 我要你停下來,因為你看起來很可疑,轉過來 轉過來
例如許多執法案例,紛紛重新被檢視。包括這起23歲非裔青年被鎖喉後致死,經270萬人聯署後,科羅拉多州宣布重啟調查。還有27歲拉丁裔男子羅培茲,在祖母家中因異常歇斯底里,被警方臉朝地上,戴上手拷壓制長達12分鐘。
(警方執法影帶)
拜託 我要喝水 我要喝水 我不能呼吸了
羅培茲後來死亡。死因究竟是官方說的吸毒過量與突發心臟病,還是媒體指出的警方執法過當致死,正反論戰再戰。除了對執法失信,對全美各地與南北戰爭支持蓄奴者,有關的雕像和紀念碑也陷入一波"拆除潮"。
(CNN記者)
(拆下來),尊崇南北戰爭南方領袖的雕像,一個個被拉下來,在這波反不公對待非裔的運動中,在新墨西哥爆發一波暴力衝突,有抗議者要強拆,西班牙征服者德奧尼亞特的雕像,他被認為殘暴對待美國原住民
(美國民眾)
這是仇恨的紀念碑,這是白人至上主義的紀念碑
(CNN記者)
在加州 西班牙傳教士的雕像被拉下,還有一位邦聯將軍,以及美國總統葛蘭特,他曾領軍打敗叛亂的南方邦聯,但曾有過一位家奴,大約一年,還有弗朗西斯‧凱伊,他是美國國歌的歌詞作者也有過蓄奴
(美國民眾)
我們認為這些蓄奴者該立雕像紀念嗎(不)
而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和喬治華盛頓雕像也遭推倒毀壞,理由是,他們倆人都有過奴隸,而紐約自然博物館前的老羅斯福雕像,本是象徵非洲裔男子與印地安人與他並肩作戰的雕像,如今被認為帶著帝國主義與種族歧視意味。
(白斯豪\紐約市長)
這個雕像顯然...帶著白人優越於有色人種的氛圍,這是此刻無法被接受的
(川普\美國總統)
(叫囂) 我可以叫他"功夫流感"(暗指新冠)
但對全美這波佛洛伊德之死後爆發的分裂動盪,紐約時報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採取的策略是順勢而為搧風點火,以支持武力,暗中高舉白人至上主義,操弄"種族牌"並加以政治化。
(川普\美國總統)
我們在奧克拉荷馬開始,謝謝你們 奧克拉荷馬
紐約時報就追蹤調查,川普之所以選奧克拉荷馬州的土爾沙,作為三月疫情後的第一場造勢地點,因為這個地點。是1921年 著名非裔富人社區「黑人華爾街」,遭種族主義屠殺的地點。
(漢尼拔強森\美國作家)
當地白人轟炸民宅
(雪莉史密斯\土爾沙民間組織領袖)
把非裔屍體丟到河裡,還有人直接丟到大墓地裡
這個傷口,土爾沙市花了119年來弭平,來向無辜受害者道歉。
(土爾沙警局長)
我很抱歉,美國警局當時並未保護好同胞,在那場1921年的悲劇日裡
但身為美國領導人,川普選在非裔美國人慶祝重要六月節(紀念奴隸制度終結)的周末,反客而主 登門踏地,不談道歉與種族和平,反倒高舉自己與選票,對非裔美國人來說,如同"又被羞辱一次"。
(川普\美國總統)
外邊有些很壞的人
(雪莉史密斯\土爾沙民間組織領袖)
我的直覺反應是"總統太不尊重人了",像是對非裔打了個巴掌
另外,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指出,正當美國眾議院通過民主黨版,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警察改革法案時,警察團體的遊說領導人哥斯摩(Larry Cosme),也正在白宮親自會晤川普與司法部長巴爾,呼籲並抵制相關改革法條。據說,已獲得巴爾親自對哥斯摩保證,警方最反對的建立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與修改免責保護,共和黨"不會讓法案這麼走"。
(美國PBS新聞)
民主黨版《警察正義法案》(Justice in Policing Act of 2020)禁止使用鎖喉,建立全國性的警察執法標準指南,限制軍用級裝備轉到地方警察部門使用,明訂私刑為聯邦仇恨罪,建立全國性警員執法不當數據庫,修改對警察法律上的合資格免責保護
(英國Channel 4 News)
川普總統把事情政治化,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只想要法律與秩序","我反對削減警察經費或解散警隊","那些偏激的左派民主黨人簡直瘋了!"
(NBC新聞)
川普總統再次稱呼自己是"法律與秩序"的總統,並且試圖替想要削減警察經費的民主黨,塑造出一個反執法人員且激進的形象
(美國總統/川普)
我們必須尊重我們的警察,我們必須要照顧我們的警察,因為他們保護著我們,如果大家能夠讓他們好好做事,他們一定能做得非常好
各方政治角力與謀略下,讓種族歧視與警方暴力執法兩大難題,仍無法預測將走向何處。據美國媒體CNBC統計,美國警政系統預算連年高達千億美元,僅2015年一年就花了約1430億美元,等於從1980年以來,成長了超過200%,但全美犯罪率 其實反其道的下降。
(我不能呼吸了,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
金錢之處即權力之處,美國根深的痼疾,民眾需被引導的失望與憤怒,皆處於危險的十字路口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F-3cqnDyA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28《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Crs4BOzl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我很想去”擲筊“,因為我很想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這樣一炸,油價是要漲多少 ? 是要漲多久? 講到這一波油價的波動,我想很多朋友己經知道了,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很大的煉油廠被轟炸,影響到國際原油的供給,所以油價就跟著大漲。 沙烏地阿拉伯南邊的鄰居,葉門叛軍己經宣稱說這是他們幹的,很...
「殘響散歌完整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閒聊] 為什麼鬼滅高成本製作卻不剪輯?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完整版「殘響散歌-Aimer」鬼滅の刃-遊郭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Aimer」Demon Slayer S2 Opening Full【With Lyrics】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殘響散歌歌詞Lyrics|Zankyo sanka |鬼滅之刃遊郭編片頭曲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Aimer 「Zankyou Sanka」Kimetsu no Yaiba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鬼滅之刃遊郭篇主題曲Aimer - 殘響散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鬼滅之刃遊郭篇主題曲Aimer - 殘響散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鬼滅之刃直笛譜注音版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鬼滅之刃直笛譜注音版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殘響散歌歌詞平假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殘響散歌歌詞平假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我很想去”擲筊“,因為我很想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這樣一炸,油價是要漲多少 ? 是要漲多久?
講到這一波油價的波動,我想很多朋友已經知道了,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很大的煉油廠被轟炸,影響到國際原油的供給,所以油價就跟著大漲。
沙烏地阿拉伯南邊的鄰居,葉門叛軍己經宣稱說這是他們幹的,很多觀眾現在可能在說,這葉門叛軍怎麼這樣?害我加油要多花五十塊,但大家先別急著罵,人家當初也是和平示威抗議,是後來沙烏地阿拉伯協助葉門政府鎮壓反抗軍,大規模全面轟炸葉門,造成葉門社會整個癱瘓。這才讓葉門叛軍於是抗爭得越來越激烈。
但美國這時候就馬上跳出來說,其實是伊朗幹的。
美國會這樣強調,是因為葉門今天會這麼慘,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拿來轟炸葉門的炸彈幾乎都是美國賣給沙國的,道德上說不過去,就趕快把在很多美國人心中萬惡不赦的伊朗拖出來鞭。但你如果站在葉門人的角度來看,就算是伊朗幹的又怎麼樣?他看不過去了不行嗎?
前兩天,我們又看到香港反送中的代表性人物黃之鋒及歌手何韻詩,到美國國會就香港的情況做說明,並且催生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個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將來可以處罰侵害香港民主自由人權的人,把他列入黑名單,禁止他入境美國,還可以凍結他在美國的資產;這個新法案還要求美國國務卿逐年向國會提交報告,查證香港有足夠自治權,才能延續給香港優惠待遇。
這個後半截,其實我有點疑問,固定審視香港自治權的情況當然是滿好的,但取消香港優惠待遇,第一個倒楣的不是香港經濟嗎?我是叫你去處罰剝奪我人權的人,你怎麼處罰我啊?但不管如何,美國也算是插手了,但這算是人道干預嗎?
人道干預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它的定義,是在別的國家有嚴重違反人權的狀況時,另一個國家或國家們就基於人道理由,用軍事力量介入,這才是所謂的人道干預。但並不是所有的干預都算。當然這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通過,就表示美國國會表態支持香港的反送中爭取人權,但距離軍事介入的人道干預還差很遠,這就好像口頭上罵一罵,跟真的動手打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隨著香港抗爭衝突的情勢越來越升高,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情況真的很緊迫的時候,國際社會有可能馬上進行人道干預嗎?
我知道現代的人都沒耐性,所以我準備了三個回答:
最短的回答:不像
長一點的回答:非常不像
最長的回答是這個:國際上普遍能接受的人道干預需要滿足下列四點
第一個是你要有充分理由,通常是在一個國家在進行種族清洗的時候,你就有理由做人道干預。
第二個是在國際間取得共識,不是你一個國家認定就可以了,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通過,這就是取得國際共識,如果聯合國太困難,至少要多國聯盟,就是不能一國說了算,只有一國,就不叫干預,叫侵略。
第三個是要有方法,各國聯手以軍事力量阻止屠殺,光有理想,沒有方法也是沒有用的。
第四個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要保護無辜的眾多平民。
要全部達成這四項非常的困難。以香港的例子,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所以你要聯合國同意就不可能了。
就算成功取得多國願意聯手出擊,這個外交斡旋時間很長,在這中間,平民的死傷己經很慘重了。以大家都公認算是成功案例的,是九零年代的波士尼亞,但這也是波士尼亞戰爭己經進行三年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是因為要選舉了,認為輿論對他對波士尼亞屠殺袖手不管的批評很嚴厲,已經影響到他連任的機會,柯林頓這才發動了北約組織成員國介入;另一個例子是波士尼亞的鄰居科索沃,從大規模戰事爆發到北約介入,是約一年的時間而已,這是因為前面波士尼亞的慘況己經進行很久,己經引起國際矚目,這才有辦法這麼快。
但像非洲的盧安達,內戰爆發才三個月的時間,就殺了八十萬人。強大如美國都來不及應對,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
至於介入後越搞越糟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美國從2003年打到現在的伊拉克戰爭,美國打到凍免條,在戰事進行到第十一年時,也就是2014年時美國開始撤軍,結果美軍一撤,伊拉克政府軍馬上潰散,政府也差不多完蛋。另一個阿富汗戰爭,也是打了快二十年,現在美軍想要撤退,阿富汗預計跟伊拉克狀況不會差太遠。
沒有錯,這些都是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任內幹的好事,但民主黨歐巴馬政府任內好不到哪裡去。
歐巴馬的人道干預利比亞,是把獨裁的格達費幹掉了沒錯,但結果是反抗軍自己內戰打不停,組成的利比亞聯合政府根本無法管理,鄰國也進來趁機揩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一邊,土耳其跟卡達支持另一邊,兩邊又打個不停,接下來是美國跟西方國家支持一邊,跟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另一邊繼續打,局勢亂到在2012年911發生了美國大使館被暴徒攻擊,連美國大使都被謀殺的慘案。
更糟的是,因為利比亞很亂,政府沒法管,結果吸引了大批非洲難民,想要借道利比亞,前往歐洲。這件事國際上關注不多,是因為歐盟付錢給利比亞的海防軍擋住這些難民不讓去歐洲,結果又造成另一個很壞的模式,就是環境很惡劣的難民營。
到了2011年敘利亞也開始和平示威,政府也是血腥政壓,反抗軍接受卡達及沙烏地阿拉伯的支持跟敘利亞政府對抗,到了2013年,才兩年的時間,已經死了七萬人,照理說敘利亞的獨裁領袖阿薩德殺的大都是遜尼派,是符合種族清洗的條件的,但歐巴馬因為之前利比亞的經驗實在太差,干預的意願很低,但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是基於之前利比亞的經驗,改變了在敘利亞的做法。在俄羅斯的看法,利比亞被美國一搞,變成完全傾向美國,它什麼都沒撈到,所以在敘利亞時,它積極參與,俄羅斯參與,就是大規模空襲,造成數百萬人逃離敘利亞,很多湧到了歐洲,歐洲一下子無法處置這麼多難民,造成社會問題,然後我們就看到歐洲人選了一大堆排外的極右派出來,誓言絕對不讓這些難民進來。
你說歐巴馬沒用,川普上來之後,兩次以阿薩德對平民施用化學武器,對敘利亞空襲,有用嗎?阿薩德後來又用了61次。
這是人道干預最困難的地方,在對這個國家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之下,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策劃一個很有效的軍事計劃來遏止獨裁?
只看到殺得很殘忍,便出手把這個獨裁政府打到爛,卻不去想戰後的重建,是正確的做法嗎?如果說人道干預是為了保護平民,我們剛剛舉的這些例子,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到利比亞到敘利亞,哪一個可以很確定的說,人道干預結果,平民沒有死得更多?
所以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人道干預這次會不會有用呢 ?
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擲筊,請媽祖保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媒體的概念,在這年代已經變得非常複雜
會有衝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
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最近不少朋友紛紛詢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跟幾位我相當崇拜的大大們,私下討論了一陣子。
想一想,有些事情不乾脆點講清楚,搞得自己心情反而越來越差,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試著整理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也方便檢視一下(當然也很歡迎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幫忙批判指教),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的意思,是包括這一次的所謂「世代和解」與其衍生出的許多討論,不論爭議的「焦點」、「風向」怎麼轉,好像都變得跟主題越來越沒關係;此外,它當然也只是一個「個案」——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如今關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的意思是,它通常會直接影響你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到最後總是各說各話、彼此打臉來打臉去,但之後一切繼續「沒共識」,甚至討論核心直接飄到九霄雲外去?
一、關於「世代對立」與「世代和解」
首先,這次爭議的起源,是一個以「世代和解」為名的專案,結果事情發展至今,反而儼然演變成世代間的另一次對立,包括「老派」媒體人跟「新派」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戰爭;當然也包括陳年的,雙方動輒互貼「世代標籤」,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公不公平」的爭論⋯⋯
我想,既然說要「世代和解」,那麼其前提很明顯地,已經預設了「(台灣)目前的世代之間是存有衝突的」,所以釐清「那麼衝突的點到底在哪裡」,便顯得格外重要。
就不談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偏離到哪裡去了。光就討論「衝突的點在哪裡」來講:在此之前,恐怕還必須先釐清的,是「指的是哪個世代和哪個世代間的衝突」(比方說, 20 歲 30 歲的差異常常也極大,這算是泛稱「年輕人」的世代嗎?40 歲上下和 60 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狀況更是天淵之別,他們都是泛稱「長輩」的世代嗎?)
沒有這一層釐清,並且聚焦在特定的議題上討論,那麼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各路網紅名人公知大老紛紛表態,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的熱鬧大亂鬥而已。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衝突」,其面向(或原因)是「社會福利制度傾斜」?是「資本流入創新不足」?(也就是某網紅說的所謂:「老年人都在炒房炒股」)是「刻板印象造成彼此誤解」?還是討論「青年就業」、「青年低薪」等議題?要討論其中之一或全部當然都可以。
但這一塊真的必須非常仔細地先透過事前準備,研究判讀統計數據,才能框住「討論範疇」,才能避免前述討論過度發散的問題。
以這次的專題來說,感覺都有嘗試觸及上述的議題,也看得出整理上的用心,但很可惜到最後沒辦法變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其原因很有可能部分出在「議題設定」時,便已經相對不夠周延仔細。
但如果媒體的主要考量只是要「先吸引大家眼光關注」、「重視這個議題」哪怕就是很直白的「拼流量」,那就沒有上述這個問題了,但這就帶出下一個問題:「該找誰來進行公共討論」?
二、誰能代表「年輕人」、「長輩們」?
很明顯地,這次專題中找來「參與討論」(AKA參戰)的人,彼此之間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名人」。
這在任何媒體的操作上,都是非常簡單明瞭也合乎邏輯的策略:自古至今「名人」(不管叫網紅、公知、戰神、大企業家、大老闆、嘴砲王、刷存在感之王都可以)就是四個字「自帶流量」——這是媒體吸引觀眾注目,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這也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如果連看都根本沒有人看,後面想達到的「討論」、「影響力」之類的效果,也自然都不用提了。
但是,就舉討論的例子來說,找「誰」來談上述的「世代和解」議題時,其實就將近 80% 以上(完全主觀無科學根據)地,決定了相關討論的結果了。
隨便舉例,會有人找陳偉殷先生來談足球,找林志玲小姐來談量子力學嗎?得到的效(笑)果會是什麼?
同樣的,如果找插畫家談土地改革議題,找出版人談科技新創環境,找youtuber談薪資結構問題,其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也就是那個樣子而已。
偏偏,重點來了,這些人通常還真的很會說、很敢說欸!
這不是在批評或嘲諷當事人(謎之音:根本就是),言論自由當然大家愛講啥就講啥,反正文責自負個人造業個人擔,而如今台灣的(部分、或許多)「名人」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所有事情我都要來嘴一下——這不單單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時候儘管名人們只是想私下聊聊、或是發表發表個人心得,都有媒體會追著他 / 她繼續問,更低級的還有截圖阿、複製啊,然後直接拿出來做一條:「李遠哲說女神卡卡絕對是全美最棒女歌手!」之類的「新聞」。(純粹亂寫比喻的,沒有這條新聞)
幾乎可以很武斷地說,在這樣的循環下,「跨界評論」如今已經是各媒體(不論新舊大小)的常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基本上就算靠「媒體開始自我節制」或「網紅開始低調發言」,也已經根本性的無法逆轉了。
為什麼?
因為傳播環境本身,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
(這一段要感謝一位臉友在私版上的貼文,重新思考了一下,覺得單從「專業」來決定「能不能討論這個議題」若過度上綱,也會造成「以人廢言」、「無法容納同溫層外不同聲音」的盲點,所以它應該更像是一個「需要抓平衡點」的工作,不是不能「跨界評論」,而是按照評論者(不論是誰)的「影響力」(權力),可能要有相應的檢視標準,而非「紅」人說的都對、「黑掉」的人說的都是錯)
三、當「社交平台」成為「公共評論」的場域
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至少在台灣,很顯然地臉書極大程度地改變、也主宰了所謂「閱聽人」接受資訊、傳遞資訊的習慣。
臉書的特性,包括所謂「同溫層效應」、「去中心化特性」、「高互動性」⋯⋯等等,都有非常多討論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人提到的可能是:臉書這個平台,基本上是以「社交平台」為目的而設立的。
「社交平台」和「公共討論」之間,有一個本質性的扞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前者是「我用來相挺、關心、聯絡我的朋友我的麻吉我的閨蜜我的偶像用的」,基本上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奇檬子」;後者,卻必須要「大家來不分親疏、唯理是問,怎麼樣也要先來分個是非黑白公正曲直。而且還要盡量彼此凝聚出最大共識,」才能有效。
但這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之後,會變成怎麼樣?
很顯然地,觀察這幾年台灣網路言論的情況,每遇到公共事務上的爭議,就是各有意識形態的「公知」、「網紅」甚至政治人物政黨側翼出來「帶風向」先!「鐵粉」、「親友團」出來「選邊站」先!開玩笑,我兄弟我馬子我家男神我家老闆出來嗆話了,當然挺到底啊!什麼?我小弟我麻吉我最愛的女王殿下我佛如來被人欺負了,當然出去「討回來」啊!
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好批評責怪的,但是公私就這樣混在一起,自然也很難做到大家好好平心靜氣地談。也很容易造成「朋友多」、「粉絲多」的人就是正義的情況——哪怕他 / 她 / 帶著面具或根本只是個漫畫圖像的牠 / 它,只要鐵粉夠多,隨隨便便信口說一句:「我覺得XXX都在欺負我,應該要他去死!」⋯⋯然後他就死掉了。
簡單來說,當公私領域的意見或評論再也難以一刀切開,再加上前面所講的所有特性加乘之下,就自然變成了現在的傳播環境:越是情緒性、越是強烈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被放大。到後來所有公眾討論就是自然而然地失焦,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我短暫擔任過PTT的小站長,PTT也是一個社交性、匿名性極強的平台,但是它在各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版主」到「群組組長」到「站長」的「逐級遞選制」(《黃禍》看太多):
版主由選舉方式產生,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近乎算是獨裁的「行政權」,可以「刪人文章」、可以「浸人水桶」。但版主的制衡是「板規站規」(相當於司法權)還有「版友罷免」(相當於部分立法權),這個東西看似好像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討論「品質」的關鍵。
「品質」好壞是主觀的,但是至少「有管理」的機制,會讓這個版「相對符合該版版友的需求」:要嚴肅公共討論的版有,要純場外嘴砲的版有,要講些臉紅紅男女性事的版當然也有。這也是為什麼,PTT從剛竄紅時總被罵「都是些腦殘鄉民出沒地」,到現在反而會兼顧其開放性,同時還能是許多「超優專業中肯討論」的誕生地。
反過來說——臉書除了那些怪裏怪氣的審核標準,和一夕數變的演算法之外,有任何「管理機制」嗎?
偏偏大家都在用它,因為它自由、它好用方便、我的朋友都在上面——那也就只能承受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公私全部混在一起談」、「越辣的言論越多人看」。
以前(一定要強調以前),「傳統媒體」、「主流媒體」為什麼感覺上「好像比較專業、好像討論品質比較好、好像比較能夠影響政策」?原因除了競爭比起現在少了無限多之外(等下第四點馬上講),其實就是因為他相對來說是「封閉體系」,「管理嚴謹」。(也就是「老長官」們最愛說的「守門人」機制——但守門,可能守掉了劣質情緒言論、也可能守掉了創新,這講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先別講了)
「管理嚴謹」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多成本的。但如今在臉書平台上的訊息傳遞(和發散、失焦)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速——當好不容易一個嚴謹的有範疇有結構的討論模式建立之後,其實大家早就跑去討論(戰)另一個議題了。
四、當人人都是「媒體」時,也就沒有所謂的「媒體」了
這也帶出另一個傳播環境的本質性改變:隨社群媒體主導言論市場而來,另一個重大的衝擊或改變,是「媒體」角色的重新洗牌——最簡單來說,現在管你是中時聯合天下遠見今周商周關鍵評論網報導者風傳媒或 換日線 Crossing(此處為置入),所有老媒體新媒體,都是「臉書」底下的「個版」。
「版內」你當然還是可以管理得很漂亮,但是對臉書來說,你跟任何一個網紅粉專、電商帳號、甚至個人單一用戶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按照最近的臉書演算法來說,甚至地位更低一級。
「喔?你是《紐約時報》要談中美貿易戰?So What?排隊去吧!我這邊(演算法)還有阿苗在帶風向囧星人在哭哭跟館長嗆聲要準備把人打到殘廢哩!」(還是一樣純粹想到啥就亂舉例,鐵粉請勿戰)
意思是,所有的所謂「主流媒體」,儘管還是有著相對更多的資源(人、錢、品牌、或與廣告主的關係)、相對「嚴謹」(或傳統)的訓練,但是你不再是跟「同業」競爭,而是說得極端一點,跟所有的臉書使用者競爭。
今天你花了整整一年,300萬預算,去深入泰緬邊境寫了個30萬字的深度報導。然後呢?有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在臉書直播:「來來來!我跟你說為什麼緬甸人都很討厭翁山蘇姬唷!」
然後就是你的專題300個人看,30個人按讚,另一邊直播是即時在線1300人順便直播結束後再賣個緬甸香精油,直接獲利30萬。
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賠本的事情,還有誰要幹?
於是一些「聰明」的主流媒體當然就開始「轉型」,好啊那我陪你玩,你「小小」網紅要錢要名是吧!來我分給你點錢給你名給你「舞台」,我們來策展議題公共討論你有名聲我有流量大家皆大歡喜。
(有「策展」、「公共討論」都還算是好的了,更多時候就是直接:「大大安安!你的臉書貼文可否借轉放在我們平台?」甚至有問也都至少有個基本尊重,前面提到那種直接把「公開貼文」變「新聞」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總之,媒體們藉此維持影響力不墜(得太快),網路紅人們則多個曝光管道外加可能多個傳統媒體的背書更像個「咖」。本來應該是win win的局面。
但主流媒體卻常常完全搞錯了重點——如今你眼中的「小小網紅」,本質上完全是跟你競爭的「同業」。人家給你面子跟你合作,就算不感激涕零,至少也要以禮相待。
偏偏,還在那邊「給你資源、給你舞台」。
這樣上對下的心態,加上前述所有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合作以失敗收場。
其實,「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新銳網紅」都一樣——對於想要塑造真正有意義的討論環境,彼此截長補短地17活下去,如今各位真正的「敵人」早就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那個藍藍的東西,好嗎?
五、所以,魔王難道是「臉書」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本質上來說,臉書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既沒有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看什麼不看什麼,也沒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說什麼不說什麼。一個不高興,直接刪掉當然也可以。
而且,它也因去中心化的特性,有著所謂「不讓傳統 / 主流媒體」過度掌握話語權、詮釋權的,所謂「權力的傲慢」的功能。(看看現在各大主流媒體被罵得多慘就知道,別說傲慢了,不跪下來就超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抱歉必須很直白地說:所謂「第四權」、「無冕王」的名聲,是要靠勇敢對抗「比你更大的霸權」而得來的——新聞界的前輩在對抗言論審查、對抗政府黑箱作業、對抗資訊鴻溝的時候,不要說「不給看稿」了,我直接把你寫死都可以。
但是傳統媒體 / 主流媒體千萬別忘了,你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的讀者們信任你,賦予你這樣的權力。
如今臉書造就的傳播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的「公平」(很公平地虐待所有人)——當傳統媒體的「光環」直接受到演算法一視同仁的對待,跟一個鄉民等級完全一樣,其實你面對的是另一個「霸權」,不管你要叫它市場壓力、社會現實、甚至民粹反智什麼的都可以。
如果傳統媒體自己在這個龐大的壓力下,放棄了本來的所謂專業、所謂堅持、所謂你之所以得到尊敬的關鍵元素,甚至因為一再地妥協終究導致和「其他的網紅」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那麼當然你就算要採訪別人「給他舞台」,別人自然也可以客客氣氣地回你:「不好意思喔!我要先看稿先審稿,不然謝謝再聯絡喔!」
因為在網紅們的眼裡,你不過就是另外一個網紅(而且比他還不紅),要合作啊?要有誠意啊!什麼新聞界的天條我看不懂啦!我有我的粉絲(大約是數十萬人到數百萬人)要跟他們交代欸!你這樣我很難做喔~
非常簡單來說,台灣所謂的「傳統 / 主流媒體」如今面對的雖然不再是「老大哥」的言論審查,但當人人都可以是媒體的時候,你怎麼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活下去,那現實的挑戰一點都沒有比較輕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戰場,光靠說著「我們以前如何如何」、「我們品質多高多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六、所以,罵完之後還能去哪裡?
看起來,這篇系列地圖炮,我應該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了。
既然這樣,那也沒在怕的,就繼續來講一下「又愛罵又愛看又不付錢」的廣大鄉民們(包括我自己在內)。
既然當今的傳播環境,已經無限接近將所有街傳巷議和專業人士大儒鉅子的言論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估算其「傳播效果」,那麼其實說得直白點,決定公眾討論品質的關鍵因素,只剩下了一個——
所有既是閱聽人也是媒體的,你我每一個人。
不必再去說什麼人家重工阿綠霉阿腦殘妓者智障主播了,拜託先照照鏡子,你看看你自己貼的寫的講的那些,是個什麼東西?
對,既然所謂主流媒體跌下神壇變成跟你我一樣平起平坐,那麼你我也沒什麼好整天批判人家的了——反正老實說吧!人家真正認真在做的東西,你按個讚之後真的有看嗎?你打算付錢支持嗎?你知道那背後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才能產生嗎?
你真的想要進行所謂「有意義的公共討論」,你真的想知道所謂「專業深度的優質資訊」嗎?
是的話,就自己挑一個認同的、喜歡的、還在堅持的主流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網紅公知名人都很好,真的少打點無意義的嘴砲,就真的花點錢支持人家,讓她 / 他 / 它能繼續產出你喜歡的內容吧!
不是的話,例如「老子 / 老娘爽就好,你管我愛講什麼愛掰什麼愛相挺誰愛打臉誰?」這樣當然也可以,但也就別再怪人家什麼腦殘媒體智障網紅愛帶風向又不專業整天報些五四三了,因為反正世代和不和解、台灣怎麼變得更好、社會公不公平那些,你也不是真正在乎。直到所有討論都只是塑造對立,輿論功能完全失效完全無實際影響力,直到可能一時三刻沒啥影響但最後必然出現的「共業」來臨,拜託你也就別再抱怨東抱怨西。
還有,動輒要求別人「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別忘了在臉書這個「滿滿的大平台」上,你我也都分別是一個「個版」、一個「自媒體」——只要任何文章一開了地球,基本上你就變成一個公共媒體,隨時有可能幾千讚湧進來,幾萬人看到你發布的資訊。
我很喜歡一句話,「媒體的本質就是權力。」這也終於帶出了我最後真正最想要講的重點:
當你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請想想,你要拿它來做什麼?
(全文完)
文末補記:昨晚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路下來莫名寫了五千多字,可能真的太過輕率,也真的太久沒有嘗試自己整理想法寫一篇公開的文章了。如今意外地看到許多朋友的轉發,現在馬上也等於給自己上了一課。
回頭看看,很多語氣可能太過強烈或看似針對特定人士與不周到之處,也請大家海涵。如今再怎麼一一去修改大概也沒用了,就誠懇接受朋友們的指教與批評。
希望透過這短短補記,再強調的幾點如下:
1.這篇文章嘗試透過個案,看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傳播環境變化,每一個觀點都只能算是「個人感想」,也沒有要針對個人或特定媒體「開罵」或「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不周到之處,如果冒犯到特定人士或企業,先說聲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引發更專業更有意義的討論——不論批評或贊同——都很榮幸。
2.自己也是所謂媒體業的小小從業員,在「流量」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多所妥協,所以其實深知理想狀況的達成有多不容易,因此本文絕非想要「自命清高」站在某個高點去批判別人或是「覺得自己很會」——事實上,不論是我自己的私下言行或目前經營的小小頻道,基本上都絕對有非常多的缺失需要不斷改進。也希望同業或朋友們盡量不需要「以人廢言」,很歡迎直接就事論事提出指教與批評。
3.因為整篇文章極為冗長,粗淺地點了一些業界現狀,但現在看起來,若化約成唯一一段希望表達的重點,個人會覺得是:「在臉書平台主宰的傳播環境下,權力與義務(責任、或檢視標準)永遠應該相對應,才能促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這點對主流媒體或個人媒體、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就像「蜘蛛人」(?)裡面說的一樣:「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4.我很喜歡一位大大說過的「相互漏氣求進步」這句話。在「解決問題而非私人恩怨」的前提下,希望我們都能盡量做到「傳說中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盡可能就事論事地討論與大家都相關的議題,不至親疏有別或被情緒影響。「跨越同溫層」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但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每個人都稍稍把自己(在網路上的)ego放低一些,多先試著聽聽別人想表達什麼,會比較能夠避免所有公眾議題的討論,到最後常淪為各說各話和日趨極端的現象。
5.本文尚不夠成熟,我個人希望定義它是一個「公開接受各方指教,但維持不斷思考、調整空間」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謝絕所有媒體平台的轉載刊登,若不嫌棄,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即可。
張翔一敬上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我很想去”擲筊“,因為我很想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這樣一炸,油價是要漲多少 ? 是要漲多久?
講到這一波油價的波動,我想很多朋友己經知道了,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很大的煉油廠被轟炸,影響到國際原油的供給,所以油價就跟著大漲。
沙烏地阿拉伯南邊的鄰居,葉門叛軍己經宣稱說這是他們幹的,很多觀眾現在可能在說,這葉門叛軍怎麼這樣?害我加油要多花五十塊,但大家先別急著罵,人家當初也是和平示威抗議,是後來沙烏地阿拉伯協助葉門政府鎮壓反抗軍,大規模全面轟炸葉門,造成葉門社會整個癱瘓。這才讓葉門叛軍於是抗爭得越來越激烈。
但美國這時候就馬上跳出來說,其實是伊朗幹的。
美國會這樣強調,是因為葉門今天會這麼慘,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拿來轟炸葉門的炸彈幾乎都是美國賣給沙國的,道德上說不過去,就趕快把在很多美國人心中萬惡不赦的伊朗拖出來鞭。但你如果站在葉門人的角度來看,就算是伊朗幹的又怎麼樣?他看不過去了不行嗎?
前兩天,我們又看到香港反送中的代表性人物黃之鋒及歌手何韻詩,到美國國會就香港的情況做說明,並且催生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個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將來可以處罰侵害香港民主自由人權的人,把他列入黑名單,禁止他入境美國,還可以凍結他在美國的資產;這個新法案還要求美國國務卿逐年向國會提交報告,查證香港有足夠自治權,才能延續給香港優惠待遇。
這個後半截,其實我有點疑問,固定審視香港自治權的情況當然是滿好的,但取消香港優惠待遇,第一個倒楣的不是香港經濟嗎?我是叫你去處罰剝奪我人權的人,你怎麼處罰我啊?但不管如何,美國也算是插手了,但這算是人道干預嗎?
人道干預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它的定義,是在別的國家有嚴重違反人權的狀況時,另一個國家或國家們就基於人道理由,用軍事力量介入,這才是所謂的人道干預。但並不是所有的干預都算。當然這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通過,就表示美國國會表態支持香港的反送中爭取人權,但距離軍事介入的人道干預還差很遠,這就好像口頭上罵一罵,跟真的動手打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隨著香港抗爭衝突的情勢越來越升高,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情況真的很緊迫的時候,國際社會有可能馬上進行人道干預嗎?
我知道現代的人都沒耐性,所以我準備了三個回答:
最短的回答:不像
長一點的回答:非常不像
最長的回答是這個:國際上普遍能接受的人道干預需要滿足下列四點
第一個是你要有充分理由,通常是在一個國家在進行種族清洗的時候,你就有理由做人道干預。
第二個是在國際間取得共識,不是你一個國家認定就可以了,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通過,這就是取得國際共識,如果聯合國太困難,至少要多國聯盟,就是不能一國說了算,只有一國,就不叫干預,叫侵略。
第三個是要有方法,各國聯手以軍事力量阻止屠殺,光有理想,沒有方法也是沒有用的。
第四個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要保護無辜的眾多平民。
要全部達成這四項非常的困難。以香港的例子,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所以你要聯合國同意就不可能了。
就算成功取得多國願意聯手出擊,這個外交斡旋時間很長,在這中間,平民的死傷己經很慘重了。以大家都公認算是成功案例的,是九零年代的波士尼亞,但這也是波士尼亞戰爭己經進行三年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是因為要選舉了,認為輿論對他對波士尼亞屠殺袖手不管的批評很嚴厲,己經影響到他連任的機會,柯林頓這才發動了北約組織成員國介入;另一個例子是波士尼亞的鄰居科索沃,從大規模戰事爆發到北約介入,是約一年的時間而己,這是因為前面波士尼亞的慘況己經進行很久,己經引起國際矚目,這才有辦法這麼快。
但像非洲的盧安達,內戰爆發才三個月的時間,就殺了八十萬人。強大如美國都來不及應對,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
至於介入後越搞越糟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美國從2003年打到現在的伊拉克戰爭,美國打到凍免條,在戰事進行到第十一年時,也就是2014年時美國開始撤軍,結果美軍一撤,伊拉克政府軍馬上潰散,政府也差不多完蛋。另一個阿富汗戰爭,也是打了快二十年,現在美軍想要撤退,阿富汗預計跟伊拉克狀況不會差太遠。
沒有錯,這些都是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任內幹的好事,但民主黨歐巴馬政府任內好不到哪裡去。
歐巴馬的人道干預利比亞,是把獨裁的格達費幹掉了沒錯,但結果是反抗軍自己內戰打不停,組成的利比亞聯合政府根本無法管理,鄰國也進來趁機揩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一邊,土耳其跟卡達支持另一邊,兩邊又打個不停,接下來是美國跟西方國家支持一邊,跟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另一邊繼續打,局勢亂到在2012年911發生了美國大使館被暴徒攻擊,連美國大使都被謀殺的慘案。
更糟的是,因為利比亞很亂,政府沒法管,結果吸引了大批非洲難民,想要借道利比亞,前往歐洲。這件事國際上關注不多,是因為歐盟付錢給利比亞的海防軍擋住這些難民不讓去歐洲,結果又造成另一個很壞的模式,就是環境很惡劣的難民營。
到了2011年敘利亞也開始和平示威,政府也是血腥政壓,反抗軍接受卡達及沙烏地阿拉伯的支持跟敘利亞政府對抗,到了2013年,才兩年的時間,己經死了七萬人,照理說敘利亞的獨裁領袖阿薩德殺的大都是遜尼派,是符合種族清洗的條件的,但歐巴馬因為之前利比亞的經驗實在太差,干預的意願很低,但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是基於之前利比亞的經驗,改變了在敘利亞的做法。在俄羅斯的看法,利比亞被美國一搞,變成完全傾向美國,它什麼都沒撈到,所以在敘利亞時,它積極參與,俄羅斯參與,就是大規模空襲,造成數百萬人逃離敘利亞,很多湧到了歐洲,歐洲一下子無法處置這麼多難民,造成社會問題,然後我們就看到歐洲人選了一大堆排外的極右派出來,誓言絕對不讓這些難民進來。
你說歐巴馬沒用,川普上來之後,兩次以阿薩德對平民施用化學武器,對敘利亞空襲,有用嗎?阿薩德後來又用了61次。
這是人道干預最困難的地方,在對這個國家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之下,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策劃一個很有效的軍事計劃來遏止獨裁?
只看到殺得很殘忍,便出手把這個獨裁政府打到爛,卻不去想戰後的重建,是正確的做法嗎?如果說人道干預是為了保護平民,我們剛剛舉的這些例子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到利比亞到敘利亞,哪一個可以很確定的說,人道干預結果,平民沒有死得更多?
所以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人道干預這次會不會有用呢 ?
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擲筊,請媽祖保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完整版「殘響散歌-Aimer」鬼滅の刃-遊郭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版 「 殘響散歌 -Aimer」鬼滅の刃-遊郭編-残響 散歌 /鬼滅之刃遊郭篇[中文歌詞]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season 2 OP. 4.4K views · 1 year ago ... <看更多>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Aimer」Demon Slayer S2 Opening Full【With Lyrics】 的推薦與評價

残響 散歌 - Aimer 鬼滅之刃:遊郭篇歌詞修正版Artist: Aimer ... も無論是多麼負面的情感抑是多麼纖長的葛藤歌と散れ都與歌一同綻放吧残響這聲 殘響 ただ ... ... <看更多>
殘響散歌完整版 在 [閒聊] 為什麼鬼滅高成本製作卻不剪輯?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