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摧毀天際線?城市景觀誰決定?】
左營國中舊校地開發案,自2015年起,歷經5次招商均流標而閒置至今,因此近期都發局將地目由「特定觀光發展區」檢討變更為「商業區+公園用地」結合TOD發展住商+觀光遊憩利用,引發多個公民團體質疑,變更後建商會蓋超高豪宅,嚴重破壞龍虎塔天際線與「百年人文景觀」,恐摧毀「千億觀光產值」,呼籲市府明定「樓高在六層樓以下,不得轉售私人,維持公有低密度使用」。
這令人想到,剛好最近都發局也通過了「鳳山國泰重劃區台糖商二土地提高建蔽率案」,在這案基地旁邊,就是慈濟鳳山靜思堂,該堂量體也相當龐大,採用全台一致的慈濟風格,同樣也和周邊的衛武營藝文中心格格不入,也曾在網路上引發討論。不過作為私人產業,倒是沒有公民團體反對。
公民團體提到蓮池潭「#百年人文景觀」,剛好我們可以找百年前的照片、老地圖進行對比,但就會發現,蓮池潭原本的「人文自然景觀」,是完全沒有西岸這些建築物的。
春秋閣、龍虎塔、玄天大帝像這些建築,全都是戰後由潭邊廟宇興建,屬於其附屬建築,例如春秋閣在1953年由啟明堂興建完工,龍虎塔由城邑慈濟宮在1976年興建完工、玄天上帝神像為元帝廟豐穀宮在1995年興建完工。而孔廟則是1977年由市府「填潭」,以中國北方宮殿建築風格興建。以今日觀點來看,這種未經環境評估、未經都審、隨意填潭的行為,都會被環團抗議「#嚴重破壞生態與景觀」,蓮池潭畔真正的「百年人文景觀」應該是舊城等建築群,怎麼時間一過,這些湖畔的「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反而變成「珍貴的高雄特色」了呢?
如果以「龍虎塔已成為高雄地標」來論述,那麼,高雄近25年來,不乏超大量體的知名地標,例如85大樓(378m)、佛光山佛陀紀念館(108m)、夢時代摩天輪(102m)等等,那是否反向操作,只要能成為「新景點」,變成「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地標」,那就應該興建呢?
也有議員指出,例如日本京都等地,都實施嚴格的高度與景觀管制,認為市府應該明確限制樓高。然而,京都市是在1976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143條第1項制定了《#京都市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並歷經修訂,在符合文部省「重要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選定基礎」的地區,實施從高度、建物外觀、招牌樣式、顏色等完整的規範。先不論舊左營部落能否符合類似標準,如果照這種思路,應該先檢討的是龍虎塔正對面一整排的增建鐵皮屋「嚴重破壞高雄人文景觀」吧?
另外,蓮池潭東岸早已經有「湖岸第一排」的15層住宅大樓完工多年,而蓮池潭西岸的現代廟宇也早有超過20m高度者,那要根據哪種邏輯,才能一致性去特別限制新基地的高度開發呢?
如果我們來看其他日本水岸案例,如東京的蓮潭「不忍池」,其人文史蹟可追溯到江戶初期(近400年),但並沒有實施限建。而同樣有著350年歷史的濱離宮恩賜庭院,背後更是最高達210m的汐留超高建築群。當初開發時,東京都於核定更新計畫時,並沒有要求不得破壞濱離宮的背景天際線,而是在汐留的街區上,進行天際線分區配置,管理設計風格,讓景觀能維持協調。
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要「各個年代」的建築文化並陳,並互相尊重,又或者是不破壞「經典觀景角度」,那麼在程序上,最能直接發揮作用的,還是落實「#都審機制」,促使開發者調整量體退縮與造型,並提供 #多視角天際線模擬等可視化資料 供審查,並調整關鍵都審會議之時間和舉行方式,便於更多公民參與。
如果要進一步立法,則需制定高雄版的「重要建築物群景觀保存地區」相關自治法令,不論是哈瑪星等舊社區,或高雄車站、衛武營等大型地標公共建築,都能列入規範,要求後續開發維持協調性與避免遮蔽特殊角度,方能維持程序上的公平。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大糭王】肇慶裹蒸糭用3種葉共10塊葉包 中山蘆兜糭一隻重4斤 元朗$16隻鹼水糭又平又好味 https://bit.ly/33vTbNJ 糭是非常簡單的食品,基本上,有糯米有糭葉,包裹就成糭。但不同的糭葉、餡料、包法都可以令一隻糭的味道南轅北轍,所以簡單的材料,也可以有變化出不同品味的學問。...
春秋地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60搭配服用地圖:弓頭鯨遷徙路線與阿拉斯加捕鯨聚落
原本只是抱著好奇心想去看看Nalukataq而飛到Utqiagvik (Barrow),沒想到卻不小心入了個大坑。
在事前做功課時,就聽說每個聚落可以捕鯨的時間不太一樣,有的地方只有春天能捕鯨、有的地方捕鯨季是秋天,還有一些地方春天秋天都能捕鯨,但究竟為什麼會是如此呢?究竟是純粹因為各地生活習慣不同,還是有其他原因?
一直到離開Utqiagvik的那天,這個問題仍未獲得解答,於是我回來之後繼續尋找答案;以前求學階段非常不喜歡讀生物的我,還為此去鑽研了一下弓頭鯨的習性與遷徙行為。最後在看到遷徙路線圖的那刻,我整個恍然大悟——
原來,弓頭鯨的在春天和秋天的遷徙路線是不一樣的!大體上來說,位於西側的聚落只有春天會有弓頭鯨經過,因此捕鯨季為春季,東側的聚落則是在秋季;至於夾在中間的Utqiagvik,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因此春秋兩季都可以捕鯨!
這張圖上分享的資訊,不只解答了我自己的問題,也再次讓我感受到人與環境互動的迷人之處——環境當然不會100%決定人的行為,但環境條件的限制(無論是地形、氣候還是生物習性)仍然形塑了許多地方的文化傳統;認識這些傳統,不只讓我們更加欽佩老祖宗的生存智慧,似乎也對自然界的奧妙更加崇敬!
資料來源為Alaska Eskimo Whaling Commission
底圖為Esri World Oceans
投影法為North Pole LAEA Alaska (EPSG:3572)
【EP60 北極圈裡頂天立地的他們,稱呼自己為「真正的人」——弓頭鯨、極地民族Iñupiat與美國最北邊的小鎮】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拉斯加 #美國 #北極 #極圈 #永晝 #愛斯基摩 #因努伊特 #原住民 #捕鯨 #弓頭鯨
春秋地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古代科技創造的智慧
在古代,地圖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被視作機密,私人收藏地圖則有謀反之嫌疑。所以,那時候的地圖測繪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導,組織人力測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沒有飛機、衛星、雷達、遙感等現代科技的古代,地圖又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
【古代地圖是怎麼畫的?】
20多年前出門旅行辦事,到一個新的城市,多半是要買份當地的地圖。如今外出,只需要打開手機,電子地圖就可以幫你定位導航,十分便捷。
在古代,地圖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被視作機密,私人收藏地圖則有謀反之嫌疑。所以,那時候的地圖測繪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導,組織人力測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沒有飛機、衛星、雷達、遙感等現代科技的古代,地圖又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目前,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當推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地圖,它的測繪時間大約在西元前300年的戰國晚期,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還要早兩三百年。放馬灘出土的地圖共有七幅,繪製非常之精確,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該地區的許多峽谷在該地圖中都可以找到。
我國古代地圖繪製成熟期則是在西晉時期,有「中國科學製圖之父」之稱的裴秀對地圖製作進行了理論總結,並提出了一套製圖方法論。裴秀曾隨司馬昭出兵淮南,收集了許多地圖資料。後來借助職位的便利,又接觸到皇宮收藏的地圖等資料,為他建立地圖理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裴秀主持編繪了《禹貢地域圖》18幅,又縮繪了漢代的全國地圖為《地形方丈圖》。
在對地圖的廣泛瞭解和製作實踐中,他逐漸總結經驗,建立起一套地圖製作的理論原則——製圖六體。即繪製地圖所必須遵循的六條原則:分率、准望、道裏、高下、方邪(斜)、迂直六個要素。
分率即比例尺;准望為方位(是指以互相垂直的線條在圖紙上畫滿符合一定要求的方格,這樣既能表示縮小的比例,又便於確定方位。這種方法稱為「計裏畫方」) ;道裏是指距離;高下、方邪、迂直是指對曲折變化的複雜地理要素的處理方法,即高取下,方取邪,迂取直。
裴秀的製圖理論中,除沒有提到現代地圖中的投影和經緯度之外,其他主要要素都已明確提出。更重要的是,由裴秀所建立的這一套地圖製作理論和方法,一直影響着我國古代地圖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形成以「計裏畫方」為主要特徵的地圖學體系。到了北宋時期,著名的百科全書式科學家沈括在裴秀製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分率、准望、牙融(指拼圖的原則方法)、傍驗(指校驗)、高下、方邪、迂直的製圖七原則。
裴秀所開創的地圖製作理論,在我國古代一直施用了1500多年,走在了當時世界的前列,是充分說明了我國古代並不缺乏科技創造的智慧!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地圖
春秋地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四大糭王】肇慶裹蒸糭用3種葉共10塊葉包 中山蘆兜糭一隻重4斤 元朗$16隻鹼水糭又平又好味
https://bit.ly/33vTbNJ
糭是非常簡單的食品,基本上,有糯米有糭葉,包裹就成糭。但不同的糭葉、餡料、包法都可以令一隻糭的味道南轅北轍,所以簡單的材料,也可以有變化出不同品味的學問。當然,每一隻糭能有立足之地,自然都有自己的秘技,才能擁有一批長年惠顧忠心不二的食客。
【傳承37年】八鄉圍村秘製$20柴火客家糭 花生綠豆豬肉勁足料 村民開網店日包150隻:保存原始手工藝
https://bit.ly/3uDGuMZ
「我平均每天都要包超過100隻糭,端午節前十天,是無間斷地包糭。丈夫甚至請假幾天,協助我看火。」在元朗八鄉某條村的角落,每逢端午節前便有炊煙裊裊升起。那是從灶頭升起的煙霧,鍋中煮的是客家糭。
鍾太・私製品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rschunghomemadekitchen/
【揀手貨】軟糯油香老字號上海糭 脢頭肥豬肉+起沙鹹蛋黃 特調醬油浸糯米
https://bit.ly/3hjpFDg
糭的口味當然因人而異,我就鍾情上海糭,貪其體積大小一手可掌握,一個人獨食一隻,不會覺得太飽太膩。最重要是甚麼?就是糯米味道足又香,甚麼都不用蘸點,就已經很有鹹香味。
上海新三陽南貨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49至51號地下
電話:2382 3780
營業時間:8am-8pm
【食糭秘笈】烚定蒸?煮幾耐?大廚教你煮糭竅門
https://bit.ly/2Q6N67s
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買糭吃。不過,買了糭回家,很多人卻不懂得如何煮。想把糭煮至熱透,要蒸還是烚呢?不同大小的糉,要烚多久才會熟呢?有些店鋪為方便保存,會把糭雪凍至變硬,買了回家又要煮多久?如果不是當日吃,糭要放在哪裏最恰當呢?今年我們找到有三十年入廚經驗的大廚李文基師傅,教教大家,如何煮出最好吃的糭。
【邪惡之糭】一隻裹蒸糭=六碗飯 五花肉鹹蛋黃有10茶匙油 中午當正餐吃最好
https://bit.ly/3uEv1Nc
端午節吃糭是常識,不過單看糭的材料,糯米、五花肉和鹹蛋黃,就知它有多邪惡。傳統較大的裹蒸糭,大約重700克,高達1,400卡路里,相等於六碗飯,已是一個成年女性每日所需的熱量。鈉含量亦有2,700毫克,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高。當中的五花肉及鹹蛋黃,脂肪含量更加相等十茶匙油,別以為不吃餡便可,對不起﹗糯米已經吸䀆油分,避無可避,鹹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更加是普通蛋黃的三倍。
【端午習俗】端午食糭唔係紀念屈原?春秋時代已有糭之原形 食糭同夏至關係更密切
https://bit.ly/3y50MRo
糭的原形稱為角黍,在春秋時代已經出現,比屈原身處的時代,還要早數百年。它是將小米煮至爛熟,再用葉子包成尖角狀的食物。五月在古代被稱為「毒月」,天氣快要轉熱,所以古人會在五月,用角黍來祭祀祖先及神明,祈求平安度過今年。當時百姓會在夏至時吃角黍,「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相信大家都聽過,說明了糭跟夏至的關係密切,後來因為夏至和端午節的日期相近,兩個節氣才合為一體,最終演變成端午吃糭的習俗。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端午節 #食糭 #裹蒸糭 #蘆兜糭 #鹼水糭 #客家糭 #上海糭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春秋地圖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 一鍵收聽你想聽的歌 ♫
❖ 抖音/TikTok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wduBTjBHknz5U4_ZM4n6qm
❖ 華語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5t_T2v2iuW1pqnj89kY4F
❖ 廣東歌/粵語歌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xBtfYS-CM3UXto2VbUL8hA
❖ RAP/說唱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D5qKNqumkTXqtPiYj3mlr
❖ 古風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9uWRObrUifsgJBdpBEq-y
❖ 翻唱/改編/Remix/EDM 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9-257u_Eknjf0sjW6HDjH
❖ 更多分類歌單: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45x_D7DgK5313D3ftM_EQ/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17
----------------------------------------------------------------------------------------------------------
❖歌詞在下面❖
演唱:王靖雯不胖
作詞Lyricist:大月@小分隊
作曲Composer:箱子@小分隊
編曲Arranger:劉也
吉他Guitarist:吳余濤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李妙心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Hikoon Music Studio
混音工程師Mixing Engineer:張鳴利
母帶處理Master:張鳴利
和聲Background Vocalist:李沅芷
配唱製作人Vocal Producer:譚煒星@小分隊
製作統籌Coordinator:李瓏殿@小分隊/黃偉@小分隊
製作人Producer:譚煒星@小分隊
OP:武漢伯樂愛樂
又一年驀然回首
步履匆匆不曾停留
忙碌的城市
疲憊而溫柔
又一季新的春秋
零點的鐘聲以後
是否 所願還依舊
心願會實現嗎
會嗎 會吧
付出總有回答
會嗎 會吧
浮沉起落變化
會一直 在一起嗎
未來是坦途嗎
會嗎 會吧
百度地圖出發
到達 再出發
春天還會遠嗎
你看那 煙花開啊
Wow 每一天 晝與夜
朝與暮 哪怕荊棘鋪滿路
Wow 每一步 悲與歡
離與合 真心永不負
深山的鹿不知歸處
萬般皆苦無人遠渡 皆自渡
心願會實現嗎
會嗎 會吧
付出總有回答
會嗎 會吧
浮沉起落變化
會一直 在一起嗎
未來是坦途嗎
會嗎 會吧
百度地圖出發 到達 再出發
春天還會遠嗎
你看那 煙花開啊
----------------------------------------------------------------------------------------------------------
❖歌曲上架平台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HWMJ4zK
----------------------------------------------------------------------------------------------------------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 微信:EHPMusicChannel(id:xy-z1315)
(歡迎查詢合作/投稿音樂/攝影作品等等)
❖Original Photo by Alex Motoc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春秋地圖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法式牛角酥丹麥酥 竟然來自奧地利 (D100 為食麻甩騷)
法式牛角酥丹麥酥
竟然來自奧地利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1. 思浩感激梅艷芳同劉培基,唔係都唔識做明星!(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JpeCslMqw)
2. 思浩細數一眾擔嘢紅嘅影星!波蘭花梗製環保飲管!(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5DKRzlsXU)
3. 太古城中產區 咩店舖是嬴家? (D100 為食麻甩騷)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YTkFJTz8U)
#地圖 #d100 #奧地利 #維也納 #法國 #德國 #波蘭 #土耳其 #art #一個月 #師傅 #好多人 #唔識 #唔該 #你自己 #有幾多 #有冇人知 #IE #一個人 #熱辣辣 #十分鐘 #第一個 #好似係 #應該係 #PLA #Qui #成年人 #兩分鐘 #殊途同歸 #為食麻甩騷 #d100 為食麻甩騷

春秋地圖 在 8 春秋戰國ideas 的推薦與評價
2019-5-7 - Explore Zi Feng's board "春秋戰國" on Pinterest. ... 爪哇小鎮(Java Town): 春秋地圖Diagram, Blog, Fictional Characters. 春秋地圖. 更多資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