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_Touch展覽首映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渡邊節 在台唯一已知的作品,建築本身以及掛牌後的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背負著建構與延續歷史的使命。
本次「V-Touch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邀請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從建築古蹟的歷史切入,到修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後續規劃,若台灣日後將會不斷面臨古蹟活化的考驗,參照攝影中心在古蹟轉換為文化場域的過程,有什麼細節可以參考?過去,台灣攝影史的建構多為由民間攝影藝術家各自點狀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文化發展的開端,攝影中心的定位為何?攝影中心目前最應該著手的事情有哪些,才能補足攝影在台灣長時間缺乏主要機構推動的歷史空白?關於攝影文化的影響則邀請 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 #曹良賓,分享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產業觀察,以及對於該中心的展望。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下載「TW Art Guide 臺灣藝術指南」app,鎖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現在展什麼?
ios版>>https://apple.co/3sea61k
Android 版>> https://bit.ly/2Ruykrx
📌相關閱讀:
臺灣百年攝影史: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典藏精選>>https://bit.ly/3sGvg8p
攝影界引頸期盼的國家級機構,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公布開館日期>>https://bit.ly/3ehG9Zf
國家攝影中心臺北館正式試營運,將跨出臺灣攝影產業健全第一步>>https://bit.ly/3gnU9n7
-------------------------------
🔹V-Touch 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
「大里歷史人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地方賊The thief Of places - 【賊旅行/台中大里】大里其實有 ... 的評價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20120719《大愛人物誌》台中大里--吳福樹老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里歷史人物 在 臺中大里塗鴉示範區因工程施作即日起暫停開放 - 警政時報 的評價
大里歷史人物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V_Touch展覽首映預告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渡邊節 在台唯一已知的作品,建築本身以及掛牌後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背負著建構與延續歷史的使命。
本次「V-Touch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邀請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從建築古蹟的歷史切入,到修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後續規劃,若台灣日後將會不斷面臨古蹟活化的考驗,參照攝影中心在古蹟轉換為文化場域的過程,有什麼細節可以參考?過去,台灣攝影史的建構多為由民間攝影藝術家各自點狀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文化發展的開端,攝影中心的定位為何?攝影中心目前最應該著手的事情有哪些,才能補足攝影在台灣長時間缺乏主要機構推動的歷史空白?關於攝影文化的影響則邀請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 #曹良賓,分享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產業觀察,以及對於該中心的展望。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下載「TW Art Guide 臺灣藝術指南」app,鎖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現在展什麼?
ios版>>https://apple.co/3sea61k
Android 版>> https://bit.ly/2Ruykrx
📌相關閱讀:
臺灣百年攝影史: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典藏精選>>https://bit.ly/3sGvg8p
攝影界引頸期盼的國家級機構,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公布開館日期>>https://bit.ly/3ehG9Zf
國家攝影中心臺北館正式試營運,將跨出臺灣攝影產業健全第一步>>https://bit.ly/3gnU9n7
-------------------------------
🔹V-Touch 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大里歷史人物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Q日誌
【3Q壘球隊 vs 台中媒體壘球隊】
今天很開心,能夠活動筋骨。在烏日榮泉球場,帶著3Q壘球隊和台中媒體隊,進行友誼賽。手氣不錯,第一打席就打出一支帶有2分打點的三壘安打,但媒體隊的守備也不容小覷,第二個打席後,就被以嚴密的防守佈陣回敬。雙方有來有往,打得很過癮,希望能號召更多對壘球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投入壘球運動!
【霧峰 阿罩霧文化辦桌活動】
霧峰舉辦在地特色展:「阿罩霧文化辦桌」,有新健康農業、探訪綠活村、在地文藝復興、詩情民主運動、全人生態教育、企業倫理深化等等,共6個主題。還安排了霧峰當地,最具代表的兩種鳥類 --
黑翅鳶和貓頭鷹的結親趣味活動,我也和天生議員穿上古裝體驗。活動迎親隊伍遶行霧峰市區,從中正路到樹仁路商圈,熱鬧有趣!現場還有還有公民審議推動投票,我也去投了一票。行程現場有位姊姊想找我爭論食安議題,在我耐心跟姊姊解釋後,姊姊說很欣賞我願意溝通的態度。
【十八庄迎媽祖、白陽聖廟落成典禮】
什麼是十八庄迎媽祖呢?傳說是台灣早年先民,因種植稻米受蟲害所苦,現今的大里、烏日、太平、霧峰等等地區,共計十八庄的住民,請求媽祖賜福,這個十八庄迎媽祖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固定於農曆3月1日起駕,22日返回。今年因為疫情,延至10月17日起駕,天數從原本的23天,縮短至5天。很榮幸今天能和清德副總統、盧市長、其昌副院長、欣純委員、萬堅委員,以及在地議員、仕紳一起參與樂成宮起駕儀式。我也誠心祈求媽祖賜福台灣,讓疫情早日落幕,並紓解台灣比較緊繃的水情。
此外,歷經20多年建造的一貫道祖師紀念館白陽聖廟,也在今天舉行落成典禮,小英總統、清德副總統、監察院長菊姐、立法院其昌副院長、交通部佳龍部長、內政部國勇部長、台中盧市長、台北市蔡副市長、欣純委員、競程委員,以及在地民代、議員、鄉親耆老,都來參與典禮。聽說白陽聖廟,將向金氏世界紀錄申請「世界最高銅鑄圓頂建築」的認證。建築本身真的壯闊寬廣,總統蒞臨時,我和其他民代前輩,在樓梯上要用跑的才來得及,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霧峰 明台高中、林獻堂博物館,萊園、五桂樓、林獻堂先生祖塋獻花、草地音樂會、尋找1920紀錄片及映後李崗座談會】
1921年的10月17日,蔣渭水、林獻堂等有志之士,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而文化部永得部長也特別在17日來林獻堂先生的故鄉 -- 霧峰,並和其昌副院長、欣純委員,洪顧問慈庸姐接,以及在地議員、各界代表,一起參與「霧峰民主草地音樂會」。霧峰草地台上開民主音樂會,我也在行程中,中途插花在地民眾的滿月酒席,上民眾的野台唱了「腳踏車」,這就是台灣可愛的地方。
說到林獻堂先生,可以說是台灣歷史的縮影。舊稱阿罩霧的霧峰,位於中彰投三行政區交界,也是平原與丘陵交會處,因此發展很早。由於農產發達,人文薈萃,霧峰在台灣的近代史上,其實有很重要角色,稱之為「民主古都」也不為過。
霧峰林家的林獻堂,在日治時期積極推動議會民主,是體制內非暴力抗日代表人物,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還有正牌的台灣民眾黨內,都扮演重要角色,可說是台灣民主運動的老師祖。在戰後,國民政府佔領台灣,曾經心向「祖國」的林獻堂被選為省參議員,但親眼目睹228事件國府清鄉鎮壓,自己甚至被中國國民黨政府列為「台省漢奸」,心灰意冷下走避日本,客死他鄉,然而他播下的民主種子,只是休眠,並未凋亡。
今天能為林獻堂先生獻花,並參觀林家的萊園、五桂樓,是我非常榮幸的事情。我在選前也曾提出「霧峰民主城」的提案,即結合霧峰林家歷史,與省議會紀念園區、立法院議政博物館、南溝故宮,可以成為台灣奮鬥歷史的重要紀念史蹟,並結合「國會遷台中」計畫,發展民主觀光行程,讓國內外旅客,能了解百年來台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的努力與成果。
我很希望,我們這些後輩做的微小努力,能讓林獻堂前輩等人,稍有寬慰,台灣之路,就交給我們繼續接棒努力!
#離開的人無離開
#愛一步一步
大里歷史人物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渡邊節 在台唯一已知的作品,建築本身以及掛牌後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背負著建構與延續歷史的使命。
本次「V-Touch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邀請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從建築古蹟的歷史切入,到修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後續規劃,若台灣日後將會不斷面臨古蹟活化的考驗,參照攝影中心在古蹟轉換為文化場域的過程,有什麼細節可以參考?過去,台灣攝影史的建構多為由民間攝影藝術家各自點狀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文化發展的開端,攝影中心的定位為何?攝影中心目前最應該著手的事情有哪些,才能補足攝影在台灣長時間缺乏主要機構推動的歷史空白?關於攝影文化的影響則邀請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 #曹良賓,分享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產業觀察,以及對於該中心的展望。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下載「TW Art Guide 臺灣藝術指南」app,鎖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現在展什麼?
ios版:https://apple.co/3sea61k
Android 版: https://bit.ly/2Ruykrx
📌相關閱讀:
臺灣百年攝影史,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典藏精選https://bit.ly/3sGvg8p
攝影界引頸期盼的國家級機構,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公布開館日期:https://bit.ly/3ehG9Zf
國家攝影中心臺北館正式試營運,將跨出臺灣攝影產業健全第一步:
https://bit.ly/3gnU9n7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許雲喬 Hsu Yun-Chiao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蔡念栩 Tsai Nien-Hs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凌宗魁 Lin Tzung-Kuei、曹良賓 Tsao Liang-Pin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
🔹V-Touch 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大里歷史人物 在 20120719《大愛人物誌》台中大里--吳福樹老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Got it. 20120719《大愛 人物 誌》台中 大里 --吳福樹老師. 261 views 10 years ... 历史 却欠他一段详实的记载. 船长读画. 船长读画. •. •. 443 views 2 weeks ... ... <看更多>
大里歷史人物 在 臺中大里塗鴉示範區因工程施作即日起暫停開放 - 警政時報 的推薦與評價
人物 故事 · 愛心公益 · 美食旅遊 · 影視娛樂 · 讀者投書 · 獨家 · 媒體聯盟. 新聞. 頭版 ... 《警政時報》追求公義見證歷史報導允中不分藍綠: 全台第一公義 ... ... <看更多>
大里歷史人物 在 地方賊The thief Of places - 【賊旅行/台中大里】大里其實有 ... 的推薦與評價
... 歷史人物有些關係,在大里也可以找到,以之命名的爽文公園與爽文路,畢竟大里是林爽文來台後的居住地。林爽文隨其父親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渡海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