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延宕的春季檔,原本緊接在《古瀧兄弟出租中》的《MIU404》,突然臨時插入讓野木亞紀子的《月薪嬌妻》重播。雖然說重播的確也起了不小的效應──現在仍是每週二推特關鍵字熱門榜第一名的常勝軍,但這就像是餐前的小蛋糕,《MIU404》像是在這初夏,不急不徐地正式送到觀眾面前,確實是蓄勢待發。
說起來也湊巧,這季有中園美保以《Doctor X》的爽片寫法再寫十三年後的大前春子──身處企業的底層卻是銳不可擋的英雄;也有其實不太擅長寫熱血劇情的井上由美子,又幫一年一度必定登場的日劇金字招牌木村拓哉寫《BG 終極保鑣》續作。但兩位女腳本家前輩該說是保守嗎?萬般日本電視劇風氣就是如此,不用說即將登場的半澤直樹,英雄仍是英雄,觀眾要將自己投射在這耀眼的英雄身上。
但年輕的野木亞紀子及導演塚原亞由子,用了兩年前的《法醫女王》方式又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機構──很難成為做英雄的小螺絲機構,只是UDI是兇殺案死後的第一道關口,而這「MIU」卻是在犯罪前先制止的第一道關口。
是的,連續劇的主角們不免會在劇情裡成為英雄──連三澄美琴都必須親上火線成為死亡直播的偵探角色,這一次的《產科醫鴻鳥》雙組合,從婦產科醫生變成警察辦案的第一關,開著車,飆著車,追著犯人,第一集就在東京街頭惹出大麻煩,那是主角的權力。
只是連日劇迷妹野木亞紀子,都藉由綾野剛之口「你難道不憧憬《危險刑事》嗎」,是啊,戴著墨鏡的館廣跟仲村亨一邊飆車一邊開槍的刑警戲碼,那已經是泡沫八零年代的豐功偉業了,現在虛構出來的MIU,其實首要工作是紀錄證詞及寫報告,然後再交給下一關,不帥氣也不率性,即使綾野剛那樣風風火火的熱血態度,確實是血性英雄個性,但一熱一冷,終究還是被星野源給擋了下來了。
劇名《MIU404》,這404很明顯,從HTML網頁的Not Found錯誤訊息來的,第一集就直接開這個玩笑了,他們是錯誤的,不存在的,被湊出來的。上司是美麗的麻生久美子,開個線上記者會,旁邊也只有「美人警官」這種留言,說到底,她也不過是被最上層推出來當作「是的是的我們沒有性別歧視,我們有用女人哦」的半炮灰,但一如《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用了不討喜的方式寫給三十歲的大人們(包括新垣結衣),而這就是野木亞紀子想寫的刑事劇。
第一集野木亞紀子寫了兩條線,一條主軸追犯人,另一條主軸看起來沒什麼關係,而野木亞紀子其實也連的不夠漂亮,但野木亞紀子的職場戲,其實說起來沒什麼,就是大家想都想拍但怎麼拍的拍不好的「團隊合作」,角色們湊在一起,就是一起共同完成這個目標,《法醫女王》是這樣,塚原亞由子的《型男主廚三星夢》也是這樣(說到這個,下一期聯合文學雜誌我有寫到一點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野木亞紀子有一種看起來很不像野心的野心,她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的,只是她一手寫日劇主流職場戲,另一手卻寫了氛圍大於劇情的非主流路線(像古瀧兄弟),但在這主流,她卻比其他人更主流,還要懂得現在的職場戲的第一關是不能再寫一人英雄了,一定要大家一起合作,《MIU404》第一集讓我覺得她做到了一部份了。
期待後續。
墨村守美子 在 黃世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時俱進的客家文化
值得大家一起討論
舊例要改,新例要設
--從葉曾孟《姑婆塔》藏頭詩談起
數月前看到我鄉鄰村好友葉曾孟
作有一首七言的《姑婆塔》藏頭詩
阿堂哥讀之深有同感
春節大年初一當天我到五美堂公廳
看到葉玉珍老師偕夫婿同來祭祖
他們依例逐爐參拜上香
怎麼葉家的女兒也來拜祖先?
阿堂哥想一個問題
如果百年之後
跟葉老師一樣的葉家女兒
因為宗族百年鐵例無法入塔
這是台客家族男性沙文、父權社會的惡習
誰說:【舊例不改,新例不設】?
都什麼時代了
蔡英文都當總統快3年了
台客文化協會受桃園市文化局委託
將於6.22-7.04期間
於桃園土地公會館舉辦台語詩畫展
劉正偉理事長跟我決定
邀請葉曾孟這首《姑婆塔》參展
《姑婆塔》-大牛欄客福佬葉家藏頭詩 葉曾孟
春秋遠祖沈梁公,
迎受楚昭封葉公,
女遷佛嶺隨洙公,
兒陟惠州居海豐,
歸鄉永傳春日公,
娘育五美子傳宗,
家承特孝與特鳳。
榮華富貴春繁宗,
英雌那堪攀折榮,
子嗣孤承葉家宗,
女僮獨守閨門空,
返抵祖祠何所從,
葉氏鳴嚮千年鐘,
家道堪稱百年璁。
喜鵲迎來家門旺,
開祠歸宗望女逢,
宗族平等九族望,
門第和綏毋內訌,
女是莖葉亦是芃,
兒是雀鷹亦是鴻,
回鄉終始心亦同。
葉落入泥心所終,
氏族繁衍何所從,
家承繼嗣難為衷,
業力障礙難敵衷,
傳說那堪終如潼,
萬心依雲似非虹,
年歲倚盼望穿瞳。
★姑婆塔緣由
雍正13年(1735)春日公渡海來台起,傳下五美堂派下『特大高廣旭明倫。 斯時欲識同宗德』,自『明』字輩以下在世者橫跨七代,瓜窳連衍子孫逾12000人。每逢清明祭祖,各台媒體報導蔚為台灣奇觀。惟往昔重男輕女,加上少子化、獨生女,或不婚、離緣者日增。同是葉家骨肉卻流離在外,無能入塔安魂,興建姑婆塔,是當前我們必須面對的新議題。
葉曾孟簡介:
桃園新屋人,大牛欄葉家子弟,社區營造、海岸生態調查研究專家,現任桃園海客協會理事長。2011年投入社造,經石滬、藻礁、老屋、葉家及考古等議題的洗禮,著墨在地文史生態的田野調查、論文發表、媒體受訪、導覽解說及演講授課,2016年取得環教人員認證,目前環保局社區調查改造、文化局社造計畫,甚至參與市政府諸多單位評估規劃,為家鄉前景增加底蘊,讓人與土地感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