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5年的朱習會,朱立倫致詞時喊出了「兩岸同屬一中」,而昨天朱先生順利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對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馬上發出賀電,裡面內容更提到了「九二共識」、「堅持共同政治基礎」、「為國家謀統一」這些統一語言。
今天稍早,朱主席回覆了該賀電,「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九二共識」、「互信融合」大家覺得這是不是在呼應中共的統一語言??他甚至沒有 #反駁為國家謀統一、他甚至沒有 #提到民主自由!!#更沒有提到中華民國!!
我能下的註解是 #就算換了黨主席又如何??
國民黨的中心思想還是親中、統一,還是沒想為台灣這塊土地發聲,當前小英政府極力的為台灣爭取世界各國認同,台灣人也想要參與更多國際組織。
#但中國國民黨只想要中國共產黨的認同,這樣的國民黨換了黨主席又如何??
.
#我們不要跟中國統一
#台灣就是台灣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沒想到在疫情之中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對台灣來說竟然是美國爸爸不支持台獨啊!許多沒有當兵的台派一時之間哭倒在地,他們單純天真的相信美國爸爸對我最好,怎麼不支持台灣啊烏烏烏烏~~~~~ 台派最近淚滿襟啊,因為天...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比政翻譯192右下到194左上一點點- 精華區NCCU01_PA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募資回饋品全數寄出】 #貼紙組臺灣 的評價
- 關於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中共政權為何可維持這麼久?還能穩多久? 共產國家瓦解是否都 ... 的評價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沒想到在疫情之中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對台灣來說竟然是美國爸爸不支持台獨啊!許多沒有當兵的台派一時之間哭倒在地,他們單純天真的相信美國爸爸對我最好,怎麼不支持台灣啊烏烏烏烏~~~~~
台派最近淚滿襟啊,因為天地變色啦!根據自由時報2021年7月6號的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6日提到,美國支持與台灣之間有力的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充分體認、瞭解此事的敏感性」。外交部今對此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是事實,也是現狀。我國政府一貫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審慎處理兩岸關係,捍衛自由民主。坎貝爾7月6日在華府出席「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活動,談及不支持台灣獨立引起我國輿論關注。坎貝爾長期友台同時強調兩岸穩定,上任前就曾強調美台維持強健夥伴關係的戰略重要性,也體現在拜登政府系列挺台作為中。對於華府政界辯論應走向「戰略清晰」,坎貝爾今年5月也曾表態,不認同取消對台灣「戰略模糊」政策,敦促北京維護台海現狀;他相信美中都認為維持台海現狀,符合雙方利益。】
而且除了美國爸爸表態之外,邱義仁為何也在最近出來講話,是巧合還是經過安排呢?根據上報在2021年7月5日的報導:【總統府前祕書長邱義仁4日上前總統陳水扁主持的廣播節目,聊到台獨議題時,邱義仁坦言,台灣要宣布獨立,不是台灣人民決定,要考慮國際形勢、中國可能作為,「說起來很殘酷,但這是現實!」】邱義仁已經很久沒有出來,怎麼會一出來就跟陳水扁把台獨議題又談了一遍,然後還剛好跟一天之後的美方立場互相應和,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到底一切的起因是甚麼,我國政府許下了甚麼承諾,台派會不會又要怪共產黨啦!
新的ait處長代表的是甚麼意義呢?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現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3年任期屆滿,預計月中離台。AIT華盛頓總部今天宣布,酈英傑職務將由主管紐澳與太平洋島國事務的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孫曉雅(Sandra Oudkirk)接任。她將是AIT於1979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處長。
孫曉雅1991年踏入外交工作,通曉中文與土耳其文。她早年曾派駐台北、北京,也待過愛爾蘭、土耳其與牙買加。她也曾任國務院東亞局助理、緬甸暨寮國科官員、行動中心資深觀察官,以及能源局中東暨亞洲辦公室主任。】孫曉雅的背景和安排代表著甚麼意義呢?在ait搬新家之後,換了新人,台美關係會有變動嗎?
另外,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雄獅一般地襲來,鼠輩似地離開...來喔!來喔!美國軍品大拍賣喔?」苦戰將近20年,美國史上費時最久、耗資最貴、結局卻又最為空虛的阿富汗戰爭,即將於秋天來臨前,以西方盟軍的全面撤離為落幕。為了履約和平協議,承諾要在2021年9月11日前全面撤走的美軍,7月2日也趁著深夜的黑暗掩蔽,在全無預警的機密狀態下,離開了一級戰略要塞——曾是美國10萬大軍優勢骨幹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但為避免洩密而遭趁亂追擊,美軍的巴格蘭撤離行動,竟然故意不通知身為「在地盟軍」阿富汗政府軍,這不僅讓阿富汗軍方極為憤怒而失望,更讓周邊百姓趁機「撿尾刀」闖入機場放肆洗劫發大財。】美軍的撤離怎麼會這麼倉皇,而且塔利班也步步進逼,美國在阿富汗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到底是不是徹底失敗,正常來說應該循序漸進的撤離,但這次怎麼搞得啦!
2020年時,經濟學人曾經出過一篇文章叫作習經濟,【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正邁向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習經濟」(Xinomics)。
習近平自2012年上任以來,政治上的目標就是要強化共產黨的掌控,在國內外全面打擊異己。他的經濟計畫則是以強化秩序與加強面對威脅時的韌性為目標。這樣的設定很合理。中國國債與民間債務從2008年至今,暴增到GDP的近300%。民間企業分成兩類,一種是笨拙的國營企業,一種是像西方企業一樣充滿野性的公司,後者很創新,但得面對官員的掠奪與模糊不清的規定。】結果今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後,翁履中卻說今年新的計劃經濟,習經濟要起飛了,這是為什麼呢?習經濟有三個重點:【第一,嚴格控制經濟循環與債務機制。第二,政府更有效率,經濟規範全面統一。最後一項元素是,國營企業與私有企業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這又跟台灣有甚麼關係,我們有個鳳梨出問題都舉國震動了,新計劃經濟會發生甚麼影響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捷克參議院議長9月初帶團來台灣6天參訪引起不少國際關注,也等於是告訴中國,你有你的「一中原則」,我有我自己的「一中政策」彈性。被中國外長王毅威脅的議長也得到像是斯洛伐克、德國、法國還有歐盟的支持。看起來除了美國之外,歐洲也逐漸對於中國這種戰狼外交失去耐性,歐盟理事會主席國,德國,更著手調整對中國的政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中美逐漸走向兩極化的情況下,歐洲會怎麼做?
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捷克訪台的後續效應。首先在中國外長王毅歐洲行引起批評之後,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後腳跟著就到了跟中國友好的希臘跟西班牙,要趕在習近平參加歐中峰會之前打好關係。相較於王毅,他比較低調,而且都在強調一帶一路的合作,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只說「個別大國唯我獨尊,強權霸凌,毒化國際關係」。
中國在跟美國關係持續惡化下,是很希望可以拉攏歐洲的。但是王毅這次歐洲行之後,彭博的分析最好笑,用了一個新聞標題叫做,「歐洲剛剛從中國宣布獨立」,說歐洲在日益兩極化的世界裡,選擇團結對抗北京。所以王毅在記者會上威脅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才迅速回應說,「歐洲人會密切合作,而且要求中國尊重,說這樣威脅在歐洲是不合適的。他還說歐盟不會成為中美競爭中的「玩物」。要知道外交界是行禮如儀,馬斯直接打臉王毅其實象徵歐洲面對中國有新的基調和方向。
不過這是真的嗎?這些年來,很多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在中國侵犯人權、利用歐洲的開放市場和欺負鄰國時,出於商業上的原因,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想這次不是說說而已。就在王毅離開不久之後,德國政府在9月2日首次推出「印太戰略」,有沒有覺得這個詞很熟悉,印太戰略我們比較常聽到是美國的說法,過去德國會談亞洲政策或是對中國的戰略,但是用印度太平洋的概念去參與或是打造未來國際秩序的決心,真的是滿罕見的。
想當然這就是衝著中國來的,不管是宣稱有南海九段線主權跟中印邊界和巴基斯坦的分進合擊,還有對於民主台灣的侵略,甚至對於歐美國家在新疆、西藏、香港問題上的威脅,德國的「印太戰略」是強調跟亞洲國家,像是日本、印度以及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協一起合作。而且不只是本國,也要在歐盟層面推動架構21世紀國際秩序。裡面關心的議題當然就包括加強多邊主義,增進和平、安全和穩定,公平的自由貿易,和對抗氣候變遷,促進人權和法治。
在這個印太戰略裡,德國強調的是要逐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在這4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到了2018年,德國國內逐漸對於經濟依賴中國有所警覺。德國工業聯合會還站出來警告不要過多依賴中國市場。2019年開始,針對新疆還有香港議題,德國政府和德國大公司受到來自公眾更大的壓力和批評,要求他們不要為保護商業利益而忘記人權價值。
德國總理梅克爾就一直強調對話,因為她擔心如果政策太強硬會導致中國對德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以及德國對中國出口採取報復性措施。德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還有醫療物資對中國的依賴性等等也突顯了德國的弱點。這些都是她知道,但要小心處理的。
中國《環球時報》在德國推出印太戰略的隔天就登了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忻華的評論文章強調,德國跟美國之間的分歧不斷擴大。德國強調的多邊主義跟川普政府推動單邊主義、民族主義和國家重商主義不同。還說川普點燃的美歐貿易戰,也不理會歐洲和德國的安全要求,說這個新的印太戰略實際影響力不大。其實他說的還是有一點有道理啦,川普繼續執政,我想美歐是很難有什麼新的局面,但中國別忘了拜登現在的民調也不低,他的路線跟德國就是一致的。
我想接續觀察的重點就是習近平在9月14日要在線上跟歐盟領導人舉行的峰會,習近平的首要目標是防止歐盟和美國拉幫結派對付中國,而且透過相互投資關係牽制歐盟。但是歐盟在德國主導新的印太戰略下,只會對於中國投資限制越來越多,並且把人權議題納入討論。不過實際狀況有待觀察。
以現在的美國來說,歐盟要施力還是有困難,比起美國現在逐漸讓本國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鉤,歐盟聽起來只是想更多元化,而且還要在兩個不可靠的超級大國所主導的世界中保留一點自主權。不管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這個目標都不會變。無論是哪種方式,中國的外交官們最好在未來的訪問中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太囂張。你覺得歐洲能夠成功減少對中國依賴嗎?歡迎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維基名人錄 32 - 輪椅上的巨人羅斯福 [廣東話]
https://youtu.be/cgDMNhfiUd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Roosevelt)1882年01月30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00年至1904年就讀於哈佛大學,1905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參加了紐約律師考試合格後即輟學。1910年任紐約市參議員,1912年連任。1913年任海軍副部長。1921年8月休假期間患脊髓灰質炎症,仍為民主黨積極分子,由其妻代為參加會議。
羅斯福努力促進民主黨內城、鄉兩派的團結。1920年作為詹姆斯·米德爾頓·考克斯的競選伙伴參加總統競選失敗。1920年至1928年在紐約任律師。1928年任紐約州州長;由於對農民實行減稅,大得人心,1930年連任。1932年競選總統,提出“新政”計劃,以壓倒多數選票獲勝。在他統治美國時期,總統手中的實權空前加大。1933年就職時,美國大多數銀行紛紛倒閉,工業生產水平比1929年下降了56%,失業人數達1300萬,農民極為貧困。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表達了他對復興國家經濟的決心。因而懷抱各種不同政見的人都成為他的同盟者,其“新政”得以順利實施。羅斯福使其政府成員在地理上、政治上均保持平衡,其中有自由派民主黨員,也有保守派民主黨員;有三位共和黨員,還有一位女部長。他的立法計劃面向廣大選民,設法幫助美國經濟中主要的利益集團,並爭取共和黨員的支持。其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農業調整總署,提高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業繁榮;向大中企業貸款,刺激商業;建立專門機構,對失業工人提供救濟和就業機會。1936年競選總統時,羅斯福得到農民、工人和一般下層社會人民支持。第二屆執政期間,儘管小有挫折,其新政中許多改革仍然受到大多數人歡迎。
1939年9月,德波戰爭爆發之後,羅斯福不得不發表正式中立聲明並實施中立法。在9月21日國會召開的特別會議上,羅斯福企圖用禁運政策曾給美國帶來的災難—1814年國會大廈被焚來說服國會廢除禁運條款,同時聲稱“當然,向諸位回顧這點只不過是覆述歷史罷了"。經過國會內外的激烈辯論,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取消軍火禁運條款,實行限購自運原則(現金購買,運輸自立)。羅斯福隨即予以簽署。
1940年5月,英法聯軍遭德軍打擊而潰敗。羅斯福要求國會追加國防撥款,加強戰備。為了獲得共和黨人的支持,羅斯福任命亨利·史汀生為陸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為海軍部長。大戰期間,美國曆任陸軍部長為哈利·伍德林(1937年~1940年6月)、亨利·史汀生(1940年6月~1945年9月)。歷任海軍部長為克勞德·斯旺森(任至1939年)、查爾斯·弗雷斯特爾(1944年繼任)。在英國面臨危亡的時候,羅斯福開始向英國提供武器裝備。
1940年競選總統時,羅斯福和另一位候選人均表示美國不介入國外戰爭。但主張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者均支持羅斯福,結果羅斯福獲勝連任第3任總統。他提出的租借法案在國會通過。這一法案使美國可在財政上對英國及其盟國給予援助。1941年8月,他和英首相丘吉爾會於軍艦上,併發表聯合新聞公報,宣佈《大西洋憲章》,包括民族自決、擴大經濟機會、消除恐懼與匱乏、海上自由、裁軍等內容。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國會應羅斯福之請求,於12月8日開會,四小時內通過對日宣戰的決議。12月11日,德、意對美宣戰。參戰後,羅斯福動員了全部工業積極從事軍事生產。此時美國的軍工生產約為德、日之總和;1944年則達到軸心國生產之兩倍。戰爭期間,他將精力專註於戰略問題,與盟國磋商未來之和平規劃。1943年1月宣佈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這一原則。他認為戰爭與和平之維護有賴於與蘇聯保持友好關係。1943年羅斯福、丘吉爾與斯大林在德黑蘭會晤。羅斯福與斯大林相處頗為融洽。1945年2月,三巨頭再度在克裡米亞的雅爾塔會晤,那時歐洲戰場戰爭已近尾聲。美國預計日本能再戰1年半左右。原子彈雖在製造,但美未曾預計其威力能達到後來實際發生的巨大程度。羅斯福及其軍事顧問急欲爭取蘇聯在亞洲出一臂之力。斯大林許諾了對日作戰。羅斯福、丘吉爾也在遠東向蘇聯作出讓步。羅斯福希望建立一個有效的國際組織,即聯合國,以維護戰後和平。他原擬參加預定於1945年4月27日在舊金山開幕的聯合國成立大會。但自1944年以來健康情況每況愈下。1944年在總統競選中,羅斯福曾發揮其最後活力,戰勝杜威州長,第四次連任總統。任職後不久即赴溫泉休養。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州的溫泉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其遺體安葬在海德公園。按照羅斯福的遺願,美國設立羅斯福圖書館保存羅斯福的公私文件,供後人研究。
作為政治家,他在美國曆史上既最受人尊敬,也最被人憎恨。他的政敵認為他淺薄、無能、狡猾、獨裁;而其擁護者則稱他是美國經濟的救星,認為他是全世界民主政治的保衛者。一般人都承認:作為政治領袖,他獲得廣大人民的支持,在他的政府中容納了各種觀點的領袖人物。許多專家認為:儘管偶爾有混亂現象,總的說來,羅斯福政府的行政效率畢竟是很高的。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募資回饋品全數寄出】 #貼紙組臺灣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這一座太平洋上的小小島嶼上,我們擁有自由、民主,和勇敢的人民。 「小國小民,好國好民。」 ... 如果我必須生一千次,我只願意生在那裡,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 ... <看更多>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中共政權為何可維持這麼久?還能穩多久? 共產國家瓦解是否都 ... 的推薦與評價

共產國家瓦解,是否都能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共產國家內升VS植入蘇聯模式民族主義決定走向民主化市場化太過狹隘共產國家轉型無法一路順遂俄羅斯轉型 ... ... <看更多>
在太平洋上自由民主的國家 在 比政翻譯192右下到194左上一點點- 精華區NCCU01_PA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也需要去考慮民主的穩定性和牢固性,對政治科學來說,當所有主要的政治菁英、
政黨和組織、以及一個大眾的壓倒性多數緊密地集合了民主憲法的系統也完全的遵從民
主的規則與拘束時,民主是〝聯合的〞。值得注意的是,開始於1974年的第三波民
主化只是緩慢的向〝聯合的〞民主發展。雖然第三波民主化在中歐和東歐是發展得較為
快速的,但是它並未根深蒂固,除了在南歐的新民主化〈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和
一些零散的其他國家。
世界上民主和自由國家的全球估計掩飾了國家群體中的大不相同點。重視發展程度的不
同才是正確的。西歐、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和以色列,約30個核心國家
全都是自由主義的、統一的民主,事實上,在所有人口大過一百萬的自由主義民主中,
這些核心國家佔了絕大多數。人口多少也對下面的面向有重大影響,小國家〈那些人口
在一百萬以下者〉是壓倒性的民主和自由主義,除了這30個核心國家以外〈小國家不算〉
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群平均上有這麼多政治和公民自由,在41個人口低於一百萬的國家中
,三分之二是自由主義民主,幾乎五分之四是民主,然而,這些小國只有很小的機會去影
響許多其他國家的方向〈確實,三分之二是島國,因此,並無與他國共用邊界〉
就像在上表中可以看見的,選舉的民主深入幾乎每一個主要的世界區域,雖然在不同的
地區中流行的程度不一樣。自由主義式民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71個中的54個自由主義式
民主國家不是三十個核心國家就是其他那些人口少於一百萬的國家,如果我們除去30個核
心國家還有其他的小國家,我們有129個國家,這些分佈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
前共產歐洲,只有百分之13是自由主義式民主。
同時也顯而易見的是在地區範圍內政體分配的不同,中東歐的這15個前共產國家〈包含鄰
近波羅帝海的國家〉正朝向西方自由民主的自由程度前進,這些國家現在大多是自由民主
的,還有許多正朝向民主統一發展,前蘇聯所剩下的十二個國家,沒有一個是自由主義民主
的,有一半以下是民主的。亞洲二十六國中一半以下是民主的〈東南亞、東亞、南亞〉,
只有三國是自由主義民主的,當我們拿這個群體和11個太平洋島國〈主要是自由主義民主
〉作比較時,我們看到了國家大小的影響。相同地,雖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一半的國家
是自由主義民主的,但是這些國家主要聚集在加勒比海區域,在南美洲十二個國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自由主義民主的,在沙哈拉沙漠以
下的非洲48個國家中自由主義式民主是幾乎不出現的〈百分之10〉〈非洲的自由主義式民
主的出現再一次地和小國家不成比例〉,但是最少這四十八國中已有三分之一是選舉民主
了,比十年前的數字好多了。
相對來說,並不是只有單一阿拉伯政體或大多數回教國家是自由民主的,但確實,這些
主要以回教徒為主的國家只有少許的百分之十是選舉民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8.65.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