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即時報【「麟洋配」力克中國組合,為台灣羽球搶下奧運首金、本屆第二面金牌;球后戴資穎打敗印度一姊辛度,勇闖明晚金牌戰;射箭湯智鈞表現出色,銅牌戰惜敗獲第四名;台灣代表隊已創參加奧運史上最佳成績】
台灣羽球今(31)日在東奧大放異采,下午男單一哥周天成先登場八強戰,可惜不敵上屆奧運金牌中國好手諶龍;晚上球后戴資穎在四強戰順利擊敗印度一姊辛度,完成上屆奧運敗給辛度的復仇之戰,明晚將與中國好手陳雨菲爭奪金牌;今晚李洋與王齊麟的「麟洋配」則寫下台灣羽球最大驚奇,不被看好下居然一路過關斬將,金牌戰力克中國組合,拿下台灣羽球在奧運史上首面金牌,成為真正的「黃金組合」,也是本屆東奧台灣獲得的第二面金牌。
今天台灣選手另一項優秀表現,是年僅20歲的射箭好手湯智鈞擊敗韓國好手闖進四強戰,也阻止韓國隊企圖包辦所有射箭項目金牌的「五金行」目標,可惜其後湯智鈞敗給義大利選手,無緣爭金,又在銅牌戰輸給地主日本好手,但力戰各國好手奪下第四名,已可圈可點。
目前台灣代表隊已經在東京奧運取得2金2銀3銅,正式超越2004年雅典奧運的2金2銀1銅紀錄,成為我國參賽奧運史上最佳成績。
■「麟洋配」直落二擊敗「中國雙塔」勇奪羽球首金
我國羽球雙打組合「麟洋配」李洋/王齊麟,今晚在金牌戰面對身高佔有優勢的中國雙塔組合李俊慧/劉雨辰,賽前王齊麟在社群媒體上說:「我們會用盡全力,毫無保留的拼到最後一刻,用我們麟洋全力以赴的精神來謝幕!」「麟洋配」雖然一開始打得有點緊張,似乎尚未完全進入狀況,加上李俊慧的重扣,讓分數一度落後到4分,但狀態極佳的「麟洋配」並沒有因此失落,互相鼓勵下,第一局半場過後急起直追。
王齊麟與李洋開始展現銅牆鐵壁式的防守,雙方多拍來回後,都能製造對手失誤,李洋更是恢復水準,甚至展現假動作的技巧,騙過對手得分,直接追平比數,王齊麟不只重砲厲害,也展現苦練的防守能力,連續施展三記殺球,都能及時解圍,取得2個局末點後,順利拿下第一局,從落後、追平到逆轉,氣勢也轉到「麟洋配」這邊。
第二局開始,雙方先有一段拉鋸戰,但中國雙塔顯然想要急著搶下分數追平局數,出現不少失誤,甚至連發小球都失誤。半場結束,「麟洋配」以11比5拉出一段領先差距,第二局後半場更是激烈,李洋、王齊麟展現絕佳默契,輪番強勢攻擊,王齊麟甚至一度打到球拍都完全變形。
中國雙塔也開始改變戰術,改以放小球試圖要擾亂「麟洋配」的布陣,但並沒有成功,「麟洋配」防守滴水不漏,即使多拍來回也沒有失誤,在搶第20分時羽球幸運地爬過網,讓「麟洋配」取得賽末點,最後一個回擊落在界內,中國提出挑戰,鷹眼顯示落在線上,直接判定「麟洋配」獲勝,雖然錯失展現「人體聖筊」的時機,卻毫無疑問的奪下台灣羽球奧運史上的第一面金牌。
擔任電視台球評的戴資穎姐姐戴靖潔就在轉播時分析,第二局麟洋配完全打開,不管是小球、強攻還是殺球都讓中國雙塔毫無招架之力,以直落二毫無懷疑地為台灣拿下這面金牌。
李洋賽前就在社群媒體上說:「謝謝大家陪我們走到最後,大家看見我們麟洋奮戰的態度!讓大家看見我們台灣人的精神!」、「我金門人我驕傲、我台灣人我驕傲!」
■ 小戴四強戰面對印度一姊辛度,直落二笑闖金牌戰
世界球后戴資穎今天在羽球女子單打四強戰面對印度一姊辛度(Pusarla V. Sindhu),生涯對戰小戴以13勝5敗佔優勢,今天一開局,辛度展現與過去不太一樣的球風,不再強勢攻擊,而是採取保守的先防守再伺機反擊,也取得不錯的效果而領先小戴,但小戴在該局中場後不斷積極讓辛度跑動,慢慢將分數追成11比11平手,兩人開始展開多拍來回,小戴刻意地壓低球路,避免攻擊能力強的辛度有輕易殺球的機會,小戴取得局末點後,辛度回球過高遭到小戴狙擊成功,順利搶下第一局。
第二局辛度試圖展開反攻,但小戴先吊網前小球,等辛度救起後,再拉對角長球,使得辛度必須不斷來回奔跑,造成辛度很多次的失誤,分數也逐漸拉開。小戴越打越順手,甚至連網前小球都能吊到很刁鑽的位置,最後在擁有8個賽末點的絕對優勢下,以一記正拍對角殺球致勝,以直落二晉級金牌戰。上一屆里約奧運辛度淘汰小戴,這一屆小戴沒有再讓機會跑掉,以較大的優勢笑納勝利。這也是小戴生涯首度闖進奧運金牌戰,明晚將面對中國選手陳雨菲。
■ 「小天」周天成遭遇天敵諶龍,止步八強
世界排名第四的「小天」周天成八強戰遭遇世界第六的「中國一哥」諶龍,雖然小天世界排名優於對手,但過去9次交手,小天還沒有贏過對手,諶龍儼然就是小天的天敵。
今天一開局,諶龍展現招牌的控球能力,把球不斷地左右調動,加上網前手感極佳,幾次小球都幸運爬網而過,讓小天無法將分數追近,以21比14先輸第一局,但第二局小天感覺有換手氣,幾次運氣球都站在小天這一邊,並加快攻擊節奏,一開局就掌握優勢,製造諶龍不少失誤,分數也小天以21比9追回一局,比數扳平。
但第三局,諶龍沈穩的球風再次展現,很少出現失誤,雖然小天也打得小心翼翼,但幾個回球與長球都出界,雙方分數緊咬,打成11比8諶龍領先,小天不斷試圖追分,一度追到僅差1分,可惜諶龍並沒有給小天太多機會,依舊穩穩拿分,最終以21比14拿下決勝局,也讓小天連續兩屆奧運都止步八強。
小天賽後表示,這不是終點,3年後還會繼續拼,這場比賽讓他知道自己還不夠好,還有進步空間,可能是上帝要他繼續努力,所以他不會放棄的。
■ 「湯包」湯智鈞擊敗韓國強敵,銅牌戰不敵日本居第四
台灣射箭代表隊僅剩的唯一希望,20歲外號「湯包」的湯智鈞,今天一早在16強戰與以色列選手激烈競爭,前三局湯智鈞已經取得5比1的絕對領先,沒想到對手突然回穩,連拿2點,將比數扳平,必須加射,但湯智鈞頂住壓力,以一記10分箭擊敗對手晉級八強。
八強遭遇的對手是實力超強的韓國選手金優鎮,目前是奧運與亞洲紀錄的保持人,賽前韓國也已經拿下四金,剩這一面男子金牌,就可達成「五金行」的美夢,第一局雙方戰成28比28的平手;第二局金優鎮有些不穩,湯智鈞連續兩記10分箭,以29比27拿下這一局,取得3比1的領先;第三局湯智鈞仍保持穩定三箭9分箭,不過金優鎮射出一記10分箭、兩支9分箭,勝出該局追平比分,第四局雙方也是戰成平手。
進入關鍵的第五局,金優鎮或許是承受太大壓力,第一箭竟然只是8分箭,第二支箭9分,湯智鈞把握機會,連續兩記10分箭,幾乎勝券在握,沒想到金優鎮第三支箭射出10分箭,湯智鈞在壓力下雖然只射出8分箭,但仍險勝、驚險淘汰金優鎮,讓韓國要囊括所有射箭金牌夢碎,晉級四強。
四強戰中,面對義大利選手納斯波里(Mauro Nespoli),對手展現高穩定度,湯智鈞雖然表現不俗,甚至在第二局以連續三支10分箭拿下,但對手10分箭較多,最終以6 比2落敗,只能爭銅牌。
銅牌戰,湯智鈞遭遇日本老將古川高晴,老將毫不含糊,一共射出8支10分箭,湯智鈞雖然表現也相當不錯,射出5支10分箭,但仍以7比3敗給對手,只能屈居第四名。(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今日(7/31)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羽球男子雙打李洋、王齊麟(金牌)
羽球女子單打戴資穎(2:0 晉級金牌戰)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低於標準桿7桿)
射箭男子個人湯智鈞(第四名)
羽球男子單打周天成(1:2 止步八強)
田徑男子100公尺楊俊瀚(未晉級)
舉重男子96公斤級陳柏任(第五名)
【明日(8/1)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6:30 第四回合 )
桌球男子團體莊智淵、林昀儒、陳建安(9:00 十六強)
拳擊女子蠅量級黃筱雯(10:15 八強)
競技體操男子鞍馬決賽李智凱(17:41)
桌球女子團體陳思羽、鄭怡靜、鄭先知(18:30 十六強)
羽球女子單打決賽戴資穎(20:20 金牌戰)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專題】https://bit.ly/3eWqFer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李洋 #王齊麟 #麟洋配 #戴資穎 #小戴 #湯智鈞 #周天成 #金牌 #羽球 #射箭
古神翼龍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死於安樂:八旗軍由盛轉衰的歷史教訓|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清代八旗軍早期戰鬥力甚強。從統一女真各部並征服蒙古、朝鮮,到推翻明王朝政權的歷次戰爭中,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然而入關後不久,八旗軍便開始出現戰鬥力衰退的跡象。隨著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日趨鞏固,戰事日漸稀少,這支軍隊也逐漸蛻變衰敗,及至晚清亟需用兵之際,它已完全變成一支不堪任戰的糜爛之師。本文將著重從軍事領域的各個不同側面,揭示其由盛轉衰的歷史教訓。
一、八旗軍由盛轉衰的歷史概況
八旗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的軍事組織。他起兵後不久,便對女真族氏族社會時期就存在的兼具生產和軍事職能的社會組織──牛錄進行改造,先後建立了黃、白、紅、藍、鑲黃、鑲藍、鑲白、鑲紅8旗。皇太極時,又按民族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軍八旗。各旗設立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等官職,逐級統轄。從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到1644年清軍攻佔北京這一階段,八旗實行兵民合一,兼具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的職能。兵丁平時狩獵務農,戰時自備武器糧秣,隨軍作戰,「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堪稱一支能征善戰的精兵勁旅,作戰時軍紀頗嚴,有進無退,甚至在死傷慘重、屍相枕籍的情況下仍很少有人退縮逃陣。它曾以精兵6萬,採取集中兵力、連續作戰、逐路擊破的戰法,擊敗明朝10餘萬大軍,取得了薩爾滸大捷;用兩年的時間攻克明軍防守關外的寧錦防線,殲滅明軍5.4萬人;後來又在山海關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擊敗李自成大順軍,逐一消滅各地的反清力量,在建立清王朝、統一全中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軍入關並建立全國政權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度,將整個八旗組織原封不動地移入新的社會體系之中,成為完全由國家供養的職業軍隊和職業預備役軍人集團。八旗官兵攜家帶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軍營之中,駐於京畿地區的部隊稱「京營八旗」,駐於全國各戰略要沖之地的部隊稱「駐防八旗」。軍營內生活設施齊備,旗兵及家屬不得私自外出。官兵嚴格從旗人內部選拔,「生則入檔,壯則當兵」。都統、參領、佐領等各級軍事長官同時又是行政長官,平時督促士兵從事生產、養活家口、操練武藝,戰時率部出征。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支柱,酬謝八旗軍功貴族,清廷開國之初即給予八旗將士相當優厚的待遇,期以免除官兵後顧之憂,專心練武,保持原有的軍事素質。同時也嚴格規定,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經商或從事其它謀生之業。然而,事與願違。從順治、康熙年間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現追求享受、戰鬥意志衰退的傾向。在前線指揮戰鬥的親王、郡王和貝勒們「逗留觀望。不思振旅遄進,竟爾營私適己,希圖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機」。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八旗軍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綠營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些重要戰爭,如柴達木之戰、平定大小和卓之戰、大小金川之戰中,儘管參戰的八旗官兵數量有限,其中一些號稱精銳的八旗部隊的表現卻不如綠營兵,昔日敢打敢沖的作風已不復存在。
嘉慶至清末,八旗軍逐漸演變成專靠國家供養的社會救濟組織,失去了起碼的戰鬥能力。1799年清軍在鎮壓白蓮教大起義時,曾一度把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銳營和火器營派往前線,結果因軍紀敗壞,不聽約束,未及投入戰鬥就被迫撤軍回京。清朝末年,有人建議從八旗軍中挑選壯丁加以操練,使之恢復入關時驍勇善戰的面貌。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此時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說:選練八旗丁壯是多年前的老辦法了,你們卻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無可練習。
八旗軍的衰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官兵素質低下。八旗軍入關以後,尚武精神迅速失落,好逸惡勞的現象到處蔓延,直接導致了八旗官兵體能和軍事素質的全面下降。人人耽於安逸,優遊渡日,很少把心思用在練功習武上,掌握良好的鞍馬騎射技藝的官兵越來越少。1815年,嘉慶帝閱看左右兩翼前鋒營官兵射靶,200人內竟無一人能5箭全部射中。八旗兵每逢上操、應差大都是僱人頂替。在皇帝和大臣都要出席的玉泉山閱兵大典上,也是由僕人攜帶著兵器,騎馬乘車趕赴演武場,儼然一副老爺兵的模樣。當時京城中盛傳的謠諺「糙米要掉,見賊要跑,雇替要早,營營要少」,說的便是這幫旗下大爺每次領歲米月糧時都要刁難發放者,臨陣交鋒時唯恐奔逃不及,操演檢閱時都要預僱替身,平日儘量少到營中當差巡城的情形。上述不正常現象的長期存在,必然使八旗軍中充斥人殘技疏、羸弱不堪任戰之人。清末甲午戰爭中,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部隊神機營赴山海關佈防。有人在蘆溝橋遇見他們,但見「前二名皆已留髯,第三名則一十一二齡童子也,余多衣不周體,蹲踞道旁,不願前進」。這樣的老弱殘兵當然不會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有什麼作為。
訓練形同虛設。清朝建立以後,逐漸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軍事訓練制度。但因承平日久,這些制度實際上並無人認真執行。平日規定的每月練習步射、騎射,每年合操、考試大都草草了事。有的將領還肆意篡改條例,減少訓練次數,減輕訓練強度。如乾隆年間廣州駐防八旗的火炮訓練時間就由每年4周減為2周,射擊訓練的次數由10次減為5次。有的駐防八旗部隊,甚至因操場被出租賺錢,乾脆取消了火槍和火炮的射擊練習。
軍隊風氣敗壞。清軍入關以後,軍紀鬆懈、風氣敗壞的現象開始出現。終年仰食於官府的八旗官兵拋棄了以往淳樸簡約的社會風尚,以遊手好閒、華衣美食相標榜,追求安逸舒適的生活。平日裡很少有人按時巡城出操,而是「三五成群,手提雀籠雀架,終日閒遊甚或相互賭搏」,「肆無顧忌窩竊、窩娼、窩賭」。將領整日「居家彈箏擊築,衣繡策肥,日從賓客子弟飲」;士兵穿衣爭用綢緞,飲食必求醉飽,甚至將剛發下來的餉銀拿出來揮霍一空,剛領到的糧米轉手賤賣給商舖,換取銀錢大吃大喝,鬥雞走狗、入班唱戲以及抽大煙之風到處蔓延。一些人倚仗著自己的旗人身份,以為反正在生活過不下去時,官府要予以接濟,所以「多有以口腹之故,而鬻房賣產者,即如每飯必欲食肉,將一月所得錢糧,不過多食肉數次,即罄盡矣。又將每季米石,不思存貯備用,違背禁令,以賤價盡行糶賣,沽酒市肉,恣用無餘,以致閤家匱乏,凍餒交迫,尚自誇張,謂我從前曾食美物、服鮮衣。」一月的餉銀不足數日之需,餉米領出以後便行糶賣。
清中、後期,統治階級政治上的腐敗也嚴重地影響了八旗內部。在生活方面,一些軍官為了私人目的指使手下旗兵去做各種小差使、跑腿,打仗時則在隊伍中挑選精兵專門保護自己。一些軍官藉口各種公務對兵丁錢糧私行科斂。如旗人辦事,需要佐領出具保結,佐領往往要收受銀錢才出具手續,使旗人本來就難以養家餬口的兵餉被層層剋扣。還有一些軍官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屬下兵丁放印子錢(高利貸)。有人甚至與商人勾結起來,讓兵丁先向米鋪借錢,到發放祿米的時候,則由軍官串通米鋪代領,剋扣折算欠款,等到兵丁缺糧少米時,只能向米鋪高價購買。軍官和米鋪商人靠這種卑劣手段獲取重利,不少普通兵丁卻因此家境日趨貧寒,負債纍纍。在用人方面,八旗將領往往以自己的隨營子弟立有戰功及鞍馬騎射技藝出眾為由,將他們提升為軍官。或不顧年齡的限制,挑選心腹及家屬中的孩子和老人當兵吃糧。像防禦和驍騎校這樣較低的軍官職務,簡直可以公開用錢來購買。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一位名叫陳升的廣州駐防八旗馬甲,就因為捐獻了2500箱火藥而被提升為防禦。八旗軍內部腐敗現象的盛行加速了官兵貧富分化的進程,使官兵關係趨於惡化,對軍隊戰鬥力的削弱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裝備殘缺廢損。按照制度規定,八旗官兵出征作戰時都應自備兵器糧草,清軍各級組織對官兵自備兵器的殘缺廢損情況平時要定期進行檢查。但從乾隆年間開始,相當一批八旗官兵的自備兵器已是徒存名目。有的八旗兵丁藉口經濟困難不按規定置辦軍器,還有人將已有軍器典當換錢,甚至偷偷地把軍中利器──火炮砸碎賣廢鐵。清廷三令五申,仍是屢禁不止,最後只好在軍器點驗時實行照顧政策,不再點驗旗員內護軍校、筆帖式以至六品武職的軍器。到了乾隆末年,那些沒有經過點驗的官員所擁有的軍器、盔甲大部分朽壞。皇宮各門所備兵器也都成了擺設,不具備起碼的殺傷功能。
當然,八旗兵衰敗的根本標誌還是其戰鬥力的喪失,是其作為一個武裝集團已失去執行自身職能的基本能力。而對此最嚴格、最全面的檢驗應當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1659年鄭成功攻南京之役,鎮守南京的總管喀喀穆統八旗軍不敢迎戰,只好以綠營出擊,已初露衰弱之象。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大將軍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駐兵荊州,勞師數載,不敢進兵。聽說吳三桂軍隊到來,匆匆將大炮埋在土中倉惶退去。貝勒尚善、察尼、鄂鼐等領兵進攻岳州,藉口舟楫未具、風濤不測,屯兵城下一年之久,不敢一戰,聽到退卻的命令,竟「三軍歡聲如雷」。清中後期,八旗軍將無敢戰之膽、兵無縛雞之能的實情已為舉國上下所熟知,連清廷也不敢輕易把他們派上戰場了。
二、八旗軍衰敗的原因:
八旗軍從興盛走向衰敗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八旗軍的興衰與清王朝的興衰是一致的。作為與廣大人民利益根本對立的封建貴族政權,清王朝的統治最終走向腐朽是歷史的必然。作為這一政權的統治工具,八旗軍由盛而衰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並且是清王朝走向沒落的一個縮影。早在「康、乾盛世」時代,清王朝就開始顯露出種種敗兆。最明顯的表現是封建貴族們出於其追逐財富、剝削壓榨廣大民眾的階級本性,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各級官吏、豪紳,皆一改清初較為簡樸的風氣,肆意侵吞和揮霍人民的勞動果實,追求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康熙6次南巡,費用浩大,銀子花得跟淌海水似的。乾隆的豪侈則遠遠超過他的祖父和父親。為遊山玩水、尋歡作樂,他倣傚康熙6次南巡,途中修建行宮30處,運河上的隨行船隻達上千艘。每到一處,地方官百般討好,搭綵棚、辦筵席、進貢山珍海錯和土產方物,酒無虛日,城開不夜。乾隆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苑囿,如擴建康熙時修建的避暑山莊,建外八廟;擴建雍正時期建的圓明園,增建長春園、綺春園等,不知耗盡了多少民脂民膏。清朝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也上行下效,無不沾染上奢華沒落的風氣,貪污成風,賄賂公行。而歷朝皇帝大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作深究。康熙朝掌握大權的索額圖、明珠、徐乾學和高士奇等人無不是聲名狼籍的貪贓枉法之徒。乾隆的內侄福康安也仗著自己的寵貴地位和特殊功勛,搜刮民財,生活異常奢汰,動輒拿出上萬金幣犒賞軍中將士,家中每日裡姬妾僅買花就花費數萬錢。最典型的是乾隆晚年執掌朝政的和坤。他任軍機大臣達24年之久,專權和貪婪之名,連外國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1799年,乾隆死後,嘉慶將他治罪抄家,僅其家產的一部分就值2.2億多兩,相當於當時國庫5年多的收入。和坤的兩個僕人被抄沒的家產也值700多萬兩白銀。可見他們貪贓枉法已達到何種嚴重的程度。
清朝封建政治的腐敗必然會深刻地影響到八旗軍官兵,這是導致八旗軍衰敗的最根本原因。但八旗軍本身在治軍指導思想以及相關制度、決策上的種種謬誤弊端,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直接加速了其衰敗過程。
其一,對變化中的國家安全環境缺乏清醒意識,缺乏整軍經武、進行改革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清軍入關以後,所面臨的社會歷史環境發生了四大變化:由以遊牧狩獵經濟為主的滿、蒙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進入到以農業經濟為主、漢族佔絕大多數的關內廣大地區;由部族軍隊變成國家軍隊;由戰爭時期進入到相對和平時期;由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進入到火器時代。與此同時,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開始和歐洲通往東方航線的「開闢」,西方殖民勢力加快了從海上東侵亞洲各國的步伐,佔領了爪哇、蘇門達臘、菲律賓、印度、緬甸等許多中國周邊國家,將其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甚至入侵中國的澎湖、台灣,竊據澳門。原先地處歐洲的俄羅斯也在短短近百年間,越過烏拉爾山,迅速佔領東、西西伯利亞的廣闊疆土,成為中國的北方強鄰。這些「千古未遇」的強敵逼處四鄰,虎視眈眈,給中國的安全環境帶來極大威脅。
上述變化客觀上要求清朝統治者從實際出發,對確立於戰爭年代的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特別是將原先「軍民合一」的八旗軍的軍事組織職能與社會組織職能剝離開來,建立適應當時世界局勢及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軍事體制,將八旗官兵家口的生計問題交由社會去解決;要求清朝統治者不能僅僅滿足於應付國內問題,而要學習近代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編制體制和軍事思想,盡快使自己的軍隊擺脫落後狀態。
但清朝統治者卻無視這些客觀需求。他們死抱住「祖宗成法」不放,片面強調「辦理一切事件,皆法祖宗」,把建立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軍事制度與優待八旗軍功貴族對立起來,把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與保持旗人的尚武精神對立起來,軍事改革嚴重滯後。一旦有人主張對八旗制度做這樣那樣的變革,都遭到嚴厲斥責。例如,清中後期,旗人貧富分化日益嚴重,貧窮者不得不將清朝廷分給他們的土地大量典賣他人,單靠朝廷發放的兵餉俸祿生活。而隨著旗人家庭人口迅速增加,往往一份兵丁糧餉要養活十幾口人,致使許多貧苦旗人家徒四壁,有的旗人因為貧窮一輩子不敢結婚,有的旗人跑到農村去討飯甚至餓死。而清朝統治者眼看著大批旗人窮困潦倒,卻不肯對這一過時的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嘉慶帝在聽取某御史關於派京城中的八旗閒散人丁到口外、西北一帶耕墾的建議時,曾大發雷霆說:「若如該御史所奏,八旗男婦皆以紡織為務,則騎射將置之不講。……於國家贍養八旗勁旅,屯駐京師本計,豈不大相刺謬乎」。另一方面,抱著「天朝上國」自大心態的清朝統治者,以為憑著老祖宗」馬上打天下」的騎射功夫足以揚威天下,因而無視近代西方軍事技術的高速發展,無視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現實,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聽任自己的軍事技術停滯落後。清軍征緬作戰時,已發現緬人所使用的來自西方的火槍性能遠遠超過清軍的火槍,但沒有引起乾隆皇帝的足夠重視。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出使中國時,曾帶來一支裝備有新式武器的衛隊。他邀請清朝名將福康安檢閱衛隊演習新式武器。福康安卻不屑一顧地說:「看也可,不看也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麼稀罕。」英國送給清王朝的新式火炮,被收藏到圓明園倉庫之中。直到百餘年後,露出強盜真面目的英國侵略軍打上門來,攻佔京城,火燒圓明園,又把這些沈睡多年的火炮重新搬上船運回國。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朝統治者雖然不斷接到中國軍事技術專家們關於仿製西洋火器的建議,卻並沒有產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緊迫感,仍把這些先進火器打發到倉庫中去睡大覺,並再次下諭,命令八旗官兵們學好滿語、騎射功夫。
其二,當迫於現實壓力不得不進行改革時,卻往往以錯誤的思想做指導。頑固守舊的清朝統治者通常對改革抱著敵視的態度,但在客觀形勢的逼迫下,在陳腐的八旗制度實在難以維持下去時,不得不對其進行某些局部的改變。但在這種時候,卻往往是從優待八旗貴族、解決旗人生計問題出發,著眼於賙濟八旗老弱,為其提供起碼的衣食之需,背離了軍事組織以增強戰鬥力為宗旨的改革方向。比如,為了遏制旗人因為典賣土地,負債纍纍,經濟地位日益惡化的趨勢,清廷動用巨額公款代八旗兵丁回贖「民典」旗地,代還債務,賞賜銀兩錢糧。設立養育兵制度,從那些戶口滋盛,餘丁繁多,因無法補上兵額而生活窘迫旗人家庭中挑補養育兵,每月發一定數量的兵餉或祿米。在挑選馬甲等薪餉較多的職位時,不是以身體是否強壯、軍事素質好壞為標準,而是對貧乏孤寡之人,對無人贍養者,對年老者實行照顧政策,讓其領取更多的薪餉。有時,採取用國庫款項或挪用軍費經商,減少營馬數量,削減裝備和訓練方面的開支,將訓練場地和一些公共建築出租賺錢的辦法,來接濟貧困旗人。
這些措施,從本質上說是為了維護陳腐落後的八旗制度,解決旗人一時生活之需,而不是著眼於解決軍隊的機制問題,對整個軍事制度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並不能從根本上制止八旗官兵生活水平日益下滑的發展趨勢。為救濟貧困而增加的兵額與餘丁數量的迅猛增加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康熙年間是五名丁壯招收一兵,乾隆年間已達到八名丁壯招收一兵,其後兵、壯比例更為懸殊。靠著一名士兵每月一兩銀子、五斗米贍養一家十幾口人的情況相當普遍。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為旗兵贖回的土地很快又被賣掉。平日對八旗官兵的補助賞賜,也只能救一時而不能救長遠。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些以解決八旗生計為核心的做法卻嚴重地危害了八旗軍的建設。為了供養養育兵,救濟貧苦旗人,八旗將領採取減少戰馬和戰船數量的辦法,將原先給戰馬買草料或製造、修理戰船的錢來救濟士兵家口,甚至將戰鬥力比較強的騎兵兵額裁掉,挪出錢來養活更多的養育兵,使八旗軍隊中充斥戰鬥力較低、甚至完全沒有任何作戰能力的冗員。八旗將領用軍費和出租軍產經商,也對清軍內部腐敗現象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人乘機大肆出售軍用牧場、演炮場,造成八旗戰馬數量銳減,士兵無處進行火炮射擊,就連射程比較近的火槍射擊,也因為操場長度不夠而只能在秋收後舉行。而八旗官員整天忙於經商,自然無心進行正常的軍事訓練,平日操演擺花架子,敷衍了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三,軍事功能與社會功能混為一體,軍隊臃腫不堪。為了維持八旗成員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清廷將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全都包下來,給予他們授官襲爵,佔有土地、人丁等許多方面的好處。而長期供養「數十萬不士、不農、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於王家」,必然要給清朝的中央和地方財政帶來十分沈重的負擔,不得不竭盡全力搜括民財予以支撐。清軍軍費支出大體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兵餉馬干銀,主要來自於中央財政支出,其數額在雍正中期以前每年約1900萬兩左右,雍正末年以後每年約為2600萬兩左右。二是歲米月糧,由國家徵收的糧食中統一撥給實物,也有一部分糧米採取折成銀兩的辦法發放。三是武職養廉銀、兵器火藥製造費、軍事工程修造費等,主要由地方財政支出,大約每年500萬兩左右。在上述巨額軍費支出中,僅兵餉馬乾銀一項每年即佔康熙朝中央財政支出的70%,佔道光朝中央財政支出的72%。而其軍費的一半以上都耗費在人數最多時僅有27萬人的八旗軍身上。如嘉慶朝60萬綠營官兵每年兵餉馬干銀約1200萬兩,僅佔當年總數的46%,其餘1400餘萬兩為八旗官兵兵餉馬干,約佔總數的54%。
但在上述管理模式下,清廷每年花費的巨額軍費並沒有真正增強八旗軍的實力。這是因為在八旗俸餉總額中,官兵的家口、馬匹耗費佔了很大的比重。僅以西安駐防八旗為例,其官兵的俸餉佔餉銀總額的42%,所支糧食佔糧食總額的7.4%;而供養官兵家口的費用則佔餉銀總數的20.5%,所支糧食佔糧食總額的90.5%;養馬費用佔餉銀總數的37.5%,馬匹飼料糧佔糧食總數的2.1%。而馬匹飼養費項目的設立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補貼旗人家口生計的性質。清中後期,各駐防八旗軍營都大幅度減少,實際養馬數額,私下改騎兵為步兵,出租牧場,馬匹飼養費實際上是空有名目,大部分被挪做它用。即使是作為兵餉發放的軍費,也有相當數量花在為救濟旗兵生計而內部招收的養育兵身上。這些年幼體弱的「童子軍」數量十分可觀,乾隆年間總數即達到2.6萬餘人。嘉慶後期數量更多,僅八旗驍騎營中已達26872人,佔驍騎營總兵額的33.4%。他們每月所領的餉銀為3兩、2兩、1.5兩不等,按平均數計算,則每月耗銀不低於5萬兩,每年耗銀不低於60萬兩。但這些養育兵實際上是在空吃糧餉,根本不具備起碼的軍事技能,也就無法在戰場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八旗人口的不斷增加,八旗軍費日益增長,大大超出了清廷的財政支付能力,一旦遭逢災害、戰爭,收入劇減,軍費將無法保證按足額發放。清中、後期,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掠奪,國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清朝財政瀕於崩潰,清廷不得不在咸豐年間將旗餉減成發放,京營八旗官兵只能拿到原餉的六、七成。在一些地區,旗兵俸餉拖欠扣減現象更為嚴重。如光緒末年奉天旗人在兩年間總共發了9個月的俸餉,加上扣減攤派,每兵所得不及餉額的十之一二。而這種「既要吃皇糧,又吃不飽皇糧」的現象的出現,對本來就難以維持生計的旗人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一些旗人紛紛逃亡,另覓生路。有的旗人還違禁私下做起了小生意補貼家用,而無心上操應差。更多的人則因為長期享受優待政策,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把當兵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把遊手好閒、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看成天經地義的權力,清廷補貼賞賜稍不如意,就四處鬧事。清代京營八旗兵丁曾幾次為增發津貼等事項,在皇宮門前或親王府中聚眾喧嘩,幾乎釀成大規模暴動,令清朝君臣都頭痛不已。
其四,治軍不嚴,訓練鬆垮,姑息成風。清廷給予八旗官兵特殊的優待政策,也使得「從嚴治軍」的信條在他們身上無法真正實行。事實上,八旗士兵在社會上惹事生非,打架鬥毆,作姦犯科,久已成為京城和各八旗軍防地的一項公害,各級旗營軍官總是曲加庇護,地方官吏也很少敢出面拿問,致使旗營無賴的氣焰愈加囂張。八旗軍的訓練,大都是虛應故事。不僅平日射箭拉弓,視為具文,就連三年一次的大閱兵,也不過臨時稍為演習,過後即置而不問。負責監督軍訓的御史大臣們雖心知肚明,卻仍層層欺瞞,不願意說出真相。一次,某王爺奉命閱操。有一名步軍校遲到,按例要受到鞭打的處罰。執刑人解開他的衣服,卻發現一大堆小古董從其身上掉下來。王爺問是怎麼回事。步軍校哭著回答說:「家中有人十口,每月只有五兩俸銀,吃不飽飯,只好從古董店裡領一些小古董到集市上販賣以養家口。今天早上正逢隆福寺廟會,所以上操遲到了。」最後連王爺也只好將他放了不加責罰。乾隆、嘉慶皇帝對八旗軍內部隱瞞真相、姑息遷就的情形並非毫無所知,也曾多次批評八旗官兵和監察御史。但他們除了在口頭上提倡「鞍馬騎射功夫」外,並沒有採取什麼有效措施來改變這一局面。相反,卻不斷降低軍官和士兵的軍事技能考核標準。如乾隆以後規定,各旗挑選馬甲時不再校閱騎射功夫,只是將備選之人傳赴衙門,令其拉弓,即行選取。據收藏在東洋文庫中的《雍正朝鑲紅旗檔案》記載:當時世襲祖先軍官職務的大多數人,軍事技能考試成績並不好,許多人的步射、騎射成績評語都是「劣」,個別為」平」,幾乎沒有得「優」的,卻都能照樣任官不誤。這些新的考核標準實際上是姑息了僅把當兵作為謀生手段的的八旗子弟,縱容了旗人不習武藝,整日遊蕩的風氣。
其五,實行封閉的用人制度,人才危機日益嚴重。軍隊是擔負專政職能的特殊武裝集團,只有廣泛吸納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才能有效地履行這一職責。但八旗軍始終是關起門來,在自我封閉的小圈子裡搞軍隊建設。八旗制度規定軍職世襲。兵員都從旗人子弟中選募,旗人不得與漢人通婚,以保持血統的純潔;初級軍官主要靠世襲或由官學中學習滿漢語言、騎射功夫的八旗軍官子弟中間選拔。屬於中級軍官的佐領,有勳舊、世管、互管、公中諸種,除公中佐領外,都是由某一個或幾個世家子弟承襲。高級將領如都統、副都統全都由滿洲貴族世代壟斷。由於世襲範圍十分廣泛,八旗軍職的陞遷失去了競爭力,失去了公正性,使得八旗軍官隊伍中充斥昏庸無能、不思進取之輩。特別是清廷常派缺乏行伍經歷及戰爭閱歷的皇親國戚擔任大軍統帥。這些人從小生長在深宮官府之中,過慣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大多不具有擔任軍隊統帥的素質,卻硬被置於關係到戰爭勝敗、國家安危的重要崗位上,由此往往埋下失敗的種子。清軍在征討噶爾丹、平定準噶爾等作戰中屢次受挫,都是由於任用了昏庸無能的八旗貴族做主帥所致。比如清軍對準噶爾用兵時,雍正皇帝先後派出怯懦無能、寡謀魯莽的滿族貴族傅爾丹、馬爾賽為將,結果損兵折將,一敗塗地。而雍正皇帝不自省用人不當的教訓,反而極力庇護敗軍之將,遷怒於漢人將領。賜給傅爾丹御帶,卻將漢人寧遠大將軍岳鐘琪關進監獄,將漢人署寧遠大將軍紀成斌處死。有的八旗將領不僅無能,而且怕死,在戰場上鬧出不少笑話來。康熙年間的烏蘭布通之戰,擔任前敵將領的正白旗副都統色格,臨陣怯戰,推托中暑而下馬。他的家人說:「二品大員如此臨陣退怯,將來回去有什麼臉面見人呢?」又把他扶上馬。色格卻再次從馬鞍上滾下來,躲進草叢。等到打完仗回營時,還是渾身顫慄不已,身穿甲冑、蒙著大被抖到天亮,一時傳為軍中笑談。封閉的用人制度所帶來種種不利影響,從上述例子中可見一斑。
其六,以體恤八旗官兵為由,不願利用寶貴的臨戰機會對八旗軍隊做適度使用。清廷和八旗將領為了優待旗人,保存「國之根本」,一方面禁止他們與漢人接觸,免受漢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以體恤生命為由,不願意在一些小規模戰爭中適度地使用八旗官兵。早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大軍頓兵昆明堅城之下,不思進取。漢人將領趙良棟欲發動進攻,即遭到定遠平寇大將軍彰泰的反對,理由竟是「皇上豢養之滿州,豈可輕進,委之於敵?」其實不僅彰泰,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在歷次南北戰爭中都有不願多用八旗兵的想法。如1767年征緬甸之役,用兵25000名。其中綠營兵22000名,八旗兵僅僅3000名,綠營兵數多於八旗8倍有餘。1787年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用綠營兵10000名,八旗赴前敵者僅100名。1853年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清軍調集綠營兵53436名,八旗兵僅4999名,綠營出兵人數較八旗多出10倍有餘。即使是派八旗軍上戰場,打仗時也往往是由綠營兵甚至臨時招募的勇營兵打頭陣,八旗兵在後跟隨。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是對八旗官兵的體恤優待,從長遠觀點看卻是坑害了他們。在相對和平時期,每一場戰事都是檢驗軍人素質和軍事訓練水平的難得機遇,也是將帥們積累作戰指揮經驗的極好機會。然而從清朝統治者到八旗官兵都千方百計逃避上戰場,只滿足於在平日的操演教閱中走過場、擺花架子,以領取糧餉度日。清後期,八旗官兵除了蒙古、吉林、黑龍江馬隊還稍能打仗以外,京營八旗和各駐防八旗大都是兵無縛雞之能,將無才智之士。當時荊州旗營官兵甚至連自己軍營中的財產都保護不了,還需要花一大筆錢僱人替他們站崗放哨,以防止小偷偷竊財物,由此不難看出其軍事素質之低劣。
綜上所述,八旗軍由盛轉衰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現象,它的衰敗與封建統治階級腐朽沒落的趨勢是相一致的。但同時也要看到,任何軍隊從戰爭年代進入和平時期,都要面臨嚴峻的考驗。古今中外的軍隊都要經過這一關。八旗軍由盛轉衰的事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和平時期軍隊建設過程中某些普遍傾向。清朝統治者對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影響認識不足,固步自封,拒絕改革,直接導致了八旗軍的迅速衰敗。這一歷史教訓對後人仍然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古神翼龍鞍 在 Soccer Fun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話說之前屠門神登上Yes Card 封面,即時諗起好多童年回憶😂
邊度有得抽
HK110 博士文具 堅尼地城 卑路乍街40號曉幀閣1樓
HK111 姿華玩具 堅尼地城 士美菲路41A-43號美菲閣商場2號
HK200 冒險樂園 銅鑼灣 皇室堡商場2樓215-216號
HK210 趣樂 天后 天后蘋果商場1樓97號
HK300 柔美 柴灣 柴灣永利中心地庫B100
HK301 太月星文具 柴灣 漁灣村漁順樓9號
HK302 新大東文具 柴灣 興華村商場1樓106號
HK303 通行文具 柴灣 柴灣華廈村華欣樓地下5號舖
HK310 別樹一格 西灣河 西灣河筲箕灣道57-87號太安樓地下A20B鋪
HK320 1+1 筲箕灣 愛東村愛東商場2樓204號舖
HK322 大東文具 筲箕灣 耀東村商場S116-S117
HK340 大發行文具 太古城 太古城金山閣P24-25號
HK341 冒險樂園 太古城 太古城中心第二期103號舖
HK360 敏達文具 小西灣 小西灣廣場,2/F,201號舖
HK370 1+1 杏花村 杏花新城西翼213號舖
HK400 不二家 香港仔 海怡西商場1樓115號舖
HK401 文儀坊 香港仔 華富一村華安樓地下121號
HK402 昭明文具 香港仔 香港仔大道225號利群商場地下29號
HK403 冒險樂園 香港仔 香港仔中心2期2樓1號舖
HK404 嘉怡精品 香港仔 利東村利東商場301室 (第一期)
HK405 嘉明文具 香港仔 鴨利洲西村利澤樓16號
KC101 666 葵涌 葵芳葵涌廣場2樓C27鋪
KC102 巨龍玩具店 葵涌 葵芳葵涌廣場3樓3027鋪
KC110 A4 Plus 文具 葵涌 葵興商場地下5號舖
KC111 太陽文具 葵涌 葵芳盛芳街恆景商場G樓G10號
KC112 冒險樂園 葵涌 葵芳盛芳街恆景商場1樓101號
KC113 大一文具 葵涌 葵芳盛芳街7號地下3號舖
KC120 文豐 葵涌 石蔭村商場 G樓7號
KC121 俊威文具 葵涌 石籬商場1期 CX108舖
KC122 京都文具 葵涌 石蔭村商場 G樓15號
KC123 藍海洋漫畫 葵涌 石籬商場二期2樓226號
KC124 甜甜屋 葵涌 石籬商場二期地下12號
KC140 卓鴻文具 葵涌 葵涌村商場2樓205號
KC141 冒險樂園 葵涌 葵涌村商場2樓208號
KC150 國榮文具 葵涌 麗瑤村富瑤樓地下1號
KC160 蒙恩書報 葵涌 葵盛東村商場1樓124號
KC161 零食新地帶 葵涌 葵盛東村商場1樓121號
KC190 源泰文具 葵涌 梨木樹商場地下3號
KC200 冒險樂園 青衣 青衣長發商場4樓408-413號舖
KC201 博名 青衣 青怡花園商場1樓14A號
KC202 潮士多 青衣 青怡花園地下36G ( 93172227)
KC203 新華文具 青衣 長亨村商場6樓13號
KC300 玩具舖 荃灣 荃灣麗城花園2期2樓225號舖
KC311 冒險樂園 荃灣 愉景新城購物中心3樓303號
KC312 千葉願 荃灣 愉景新城購物中心2樓2052號鋪
KC313 美樂士多 荃灣 荃灣愉景新城 L1-Donut Village入口
KC340 創軒店 荃灣 荃昌昌寧商場1樓1號
KC341 明發士多 荃灣 荃灣大霸街41-43號地下
KC342 冒險樂園 荃灣 荃華街16號荃薈商場2樓207號
KC343 維多利校服 荃灣 荃灣福來村海壩街永嘉樓地下9號
KC380 Everyday 荃灣 荃灣海濵花園6座地下120a舖
KC381 買文具 荃灣 荃灣海濱花園A平台119B舖
KC390 大生文具 荃灣 石圍角村商場石方樓115號
KC391 民興麭包店 荃灣 象山村翠山樓204號
KE100 多彩店 慈雲山 慈正商場2期地下4號
KE101 東興文具 慈雲山 蒲崗村道125號舖
KE102 菠蘿東興 慈雲山 慈雲山中心5樓553號
KE103 冒險樂園 慈雲山 慈雲山中心6樓608~610號
KE110 星輝文具 黃大仙 鳳德村商場2樓219號
KE111 耀興書報 黃大仙 竹園廣場2樓S232號
KE150 緯澤圖書 九龍城 馬頭圍村瑰玖樓地下115號
KE151 冒險樂園 九龍城 九龍城廣場地庫B115A號舖
KE152 明儀文具 九龍城 翔龍灣廣場G40號舖
KE200 幸福之森 新蒲崗 新蒲崗廣場 2/F C22號舖
KE201 頤豐精品 新蒲崗 采頤花園767號地下
KE202 珍珍文具 新蒲崗 越秀廣場地下G30
KE230 大一文具 鑽石山 富山村富仁樓地下1號 (91707043)
KE231 千年店 鑽石山 荷里活廣場2/F 232號舖
KE232 冒險樂園 鑽石山 荷李活廣場3樓316-317號
KE300 恩恩文具 觀塘 順利紀律部隊宿舍商場2樓3號
KE301 宏達文具 觀塘 順利村平台6號
KE302 英漢文具 觀塘 順天村天瓊樓地下8號
KE303 天恩文具 觀塘 順天村天瓊樓地下4號
KE304 順潮Trendy 觀塘 順安村安群樓地下9號舖
KE310 寶怡文具 觀塘 秀茂坪寶達商場1樓110號
KE311 新華文具 觀塘 秀茂坪商場2樓206號
KE312 茂誠文具 觀塘 秀茂坪商場1樓104號
KE320 德興文具 觀塘 德田村商場1樓119號
KE331 本格 觀塘 官塘工業中心四期地庫昇龍廣場11室
KE340 放宮樂園 九龍灣 MEGA BOX 9/F 23號舖
KE341 金佰利文具 九龍灣 樂華北村商場2樓220號
KE342 兩儀精品 九龍灣 牛頭角街市1樓A365號
KE343 文氏 九龍灣 彩德商場5/F,512號
KE344 冒險樂園 九龍灣 欣榮花園地下12號
KE345 咭將軍 九龍灣 九龍灣麗晶花園商場一樓107室
KE360 冒險樂園 藍田 啟田村商場2樓233-234號
KE363 HYPER KR 藍田 滙景商場209號
KE370 1+1 油塘 油塘鯉魚門商場208A
KE380 啟德文具 九龍灣 啟業邨啟業商場4號
KE391 德豐文具 彩虹 彩雲村3期商場B1-B6號
KE392 文氏 彩虹 坪石村藍石樓地下121號
KE393 嘉南辦館 彩虹 彩虹村金華樓地下2號
KE394 港信玩具 彩虹 彩虹村翠瓊樓地下45號
KE395 彩虹禮品文具 彩虹 彩虹村金碧樓地下21號
KE396 期富精品文具 彩虹 彩雲村2期商場3樓A306號
KE400 英明閣 寶林 寶林村寶勤樓地下
KE401 冒險樂園 寶林 新都城3期商場1樓155號
KE402 東京文具 寶林 景林村景松樓5號
KE410 幸運樂園 將軍澳 將軍澳翠林村翠林新城5樓127號舖
KE411 城市書報 觀塘 翠屏村商場101號
KE420 千年店文具 將軍澳 尚德村商場1樓112號
KE430 千年店文具 將軍澳 新都城一期G055號舖
KE450 千年店文具 將軍澳 厚德商場西翼W119號舖
KE480 千年史文具 調景嶺 都會駅商場LG2 76-77號舖
KE481 敏達文具 調景嶺 彩明苑2樓
KS108 J&M 黃埔 108商場地下49號
KS123 冒險樂園 土瓜灣 翔龍灣廣場1樓123號
KS190 Comic Gallery 紅磡 紅磡廣場1樓90B
KS202 昇興士多 旺角 旺角富榮花園第8座地下14號
KS204 雲起漫畫 旺角 旺角信和中心
KS206 破格空間 旺角 旺角中心商場2樓S65A號舖
KS211 維多利校服 太子 太子 長沙灣道 38 號恒滿樓地舖
KS212 Player's club 太子 太子運動場道21-27 運泰大廈4D
KS220 3.3零食館 大角咀 鐵樹街24號富多來新村1期地下6號舖
KS221 興隆士多 大角咀 大角咀橡樹街59A
KS222 糖果屋 大角咀 富多來2期78號
KS250 愛民單剪專門店 何文田 愛民村頌民樓地鋪D11號
KS301 冒險樂園 尖沙咀 尖沙咀海運大厦地下OTG11號舖
KW100 奇趣天地 2/F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2樓
KW101 LEAD STARS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5/F 239-240
KW104 冒險樂園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6樓601號A
KW105 7001AB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001舖
KW106 Melody Box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117舖
KW111 Need Box需格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132-7133舖
KW112 MM CAT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018舖
KW113 專業改衣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115舖
KW114 Twinkle House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7樓,蘋果商場,7035舖
KW115 奇趣天地 8/F 深水埗 西九龍中心8 , 9樓
KW115 幸福小鋪 深水埗 深水埗西九龍中心5/F 233號鋪
KW116 水之蜜柑 深水埗 深水埗西九龍中心7/F 7140號鋪
KW130 怪獸模型 深水埗 天悅廣場1樓132號
KW170 京都文具 深水埗 順寧道寶熙苑商場地下9號
KW180 新文化文具 深水埗 富昌邨商場地下CX16號
KW201 嘉富利文具 長沙灣 海麗村海麗商場109號
KW300 花之藝 石硤尾 白田購物中心地下G78號
KW310 源泰文具 石硤尾 石硤尾村美薈樓地下7號
NN001 冒險樂園 上水 上水名都商場L2,31A號
NN002 1003模型 上水 龍豐廣場2樓9號鋪
NN003 源泰文具 上水 青河村商場地下4號
NN004 金鋒書報 上水 天秤村商場地下112號
NN005 千品城文具 上水 天秤村商場地下113號
NN111 新華文具 粉嶺 碧湖花園商場UG層11號
NN138 鉑德文具 粉嶺 花都廣場地下38A 號
NN158 冒險樂園 粉嶺 粉嶺中心地下G158-166號
NW300 元朗書店 元朗 元朗教育路117號鴻運樓地下9號
NW301 山比高 元朗 元朗媽廟路12~42號 永發大廈地下Q舖閣樓
NW302 源盛文具 元朗 朗屏街市閣樓14號檔位
NW302 源盛文具 元朗 朗屏街市閣樓14號檔位
NW303 維多利校服 元朗 元朗媽橫路 51 號 褔順樓地下 6 號舖
NW500 千年史 天水圍 天耀商場地下24-25號舖
NW501 達明玩具 天水圍 元朗屏山坑尾村86A地下
NW502 甜心屋 天水圍 新北江商場A163-4號
NW503 草津田文具 天水圍 嘉湖山莊銀座2期1樓113A-C號
NW504 千年史 天水圍 天瑞商場地下16號
NW505 敏達文具 天水圍 天澤商場 212號舖
NW506 千年史 天水圍 嘉湖山莊銀座2期地下10B
NW507 多彩店 天水圍 天悅村T TOWN NORTH 2/F,N241,N242號舖
NW508 維也納音樂中心 天水圍 天水圍嘉湖銀座二期 1/F 110A-B號舖
NW510 Square Box 天水圍 新北江商場1樓C20A號舖
NW511 My secret. Box 天水圍 天水圍天秀路8號 天一商城一樓1075號鋪
NW800 千年史 屯門 蝴蝶廣場地下R121號舖
NW801 新日尚 屯門 大興村商場1樓10號
NW802 景隆文具 屯門 山景村街市地下6號
NW803 Comic Centre書軒 屯門 柏麗廣場20樓2009號
NW804 海龍神 屯門 利宝商場1樓74-76號
NW805 冒險樂園 屯門 蝴蝶村商場3樓321-324號
NW806 澤田文具 屯門 龍門居商場地下96號
NW807 多彩店 屯門 良景村商場4樓441號
NW808 冒險樂園 屯門 卓爾居3樓302號
NW812 金豐 屯門 屯門建生村良德街9號盈豐商場1/F B94B 號
NW813 金豐 屯門 屯門置樂利寶商場1樓 85號
NW814 K's Store 屯門 屯門置樂青山坊2號壹號總站23號舖
NW816 華昌文具 屯門 大興村商場1樓1號
NW817 維多利校服 屯門 屯門 蝴蝶邨 蝴蝶廣場地下 R165 號舖
ST100 Kodak 沙田 駿景廣場G88號舖
ST101 中記文具 沙田 廣源村3座商場2號
ST103 龍記文具 沙田 秦石村商場2樓19號
ST104 地球文具 沙田 新翠村商場2樓27號
ST105 富強文具 沙田 顯徑村商場2樓209號
ST106 趣緻屋文具 沙田 顯徑村商場2樓210號
ST107 金鸞文具 沙田 隆亨村商場1樓120號
ST108 工藝坊 沙田 美田村商場2樓202號鋪
ST109 冒險樂園 沙田 沙田希爾頓中心3樓68-70,76-77號舖
ST110 藝林文具 沙田 瀝源村褔海樓3樓19號
ST111 格格有神 沙田 禾輋商場3樓321號
ST112 海欣公司 沙田 禾輋商場3樓318號
ST113 千年史 沙田 馬鞍山廣場2樓119號舖
ST114 微星動力 沙田 沙田置富第一城 G103-104號
ST115 陽光禮品店 沙田 博康村商場110號
ST116 148 GIFT BOX 沙田 石門京瑞廣場二期1/F 148號舖
ST117 源泰文具 沙田 沙田水泉澳廣場G07號舖
ST119 毅青文具 沙田 大圍雲疊花園商場地下8號舖
ST121 維多利校服 沙田 沙田 乙明邨 明信樓地下 45號鋪
ST122 千葉願 沙田 沙田牛皮沙街2號愉翠商場1樓103號
ST124 廣福文具 沙田 廣福村商場3樓P305號
ST125 A4+ 沙田 沙田水泉澳廣場110號舖
ST200 逸興 馬鞍山 馬鞍山頌安村商場,1/F,108號
ST201 Happy Box 馬鞍山 沙田石門京瑞廣場二期1/F 102C2號舖
ST202 微星動力 馬鞍山 新港城中心四期,3樓 3045-3047號舖
ST203 明山文具 馬鞍山 新港城3期商場地下35號舖
ST340 零食小天地 大埔 新興花園商場地下41號
ST341 榮昌文具 大埔 大元村泰德樓106號地下
ST342 小飛象文具 大埔 大元村泰德樓103號地下
ST343 喜發隆 大埔 大元村
ST344 盈溢文具精品 大埔 大埔寶湖花園商場214A舖
ST347 尋星舍 大埔 大埔廣場33街21號舖
ST349 翰林文具 大埔 汀角路17號C
ST350 海洋文具 大埔 富善村商場1樓111號
ST351 德昌文具 大埔 太和村安和樓303號鋪
#屠俊翹 #yescard #EliteSpo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