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王建煊的溫度計》
*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在夢中的城市裡,他正值青春,而到達依西多拉城時,他已年老,廣場上有一堵牆,老人們倚坐在那裡看著過往的年輕人,他和這些老人並坐在一起。當初的慾望已成記憶。 —-卡爾維諾 《看不見的城市》
* 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汪國真《我喜歡出發》
* 那就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裡,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余光中《滿月下》
*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無遺憾,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席慕容 《無怨的青春》
*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艾里希·弗洛姆《愛的藝術》
* 我的溫度計 隨著她升降——王建煊2021/09/27
我和妻子蘇老師結婚58年,一直是「無子西瓜」。我年輕身體健康,工作一帆風順,工作忙碌。家務大小皆由妻子蘇老師一手包辦,蘇老師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失智的她
日子很快,現在我們都已83歲,我有攝護腺癌,蘇老師患失智症,雖都不嚴重,但總是在末日陰影中。
蘇老師失智雖甚輕微,但仍時露失智特徵,看在我的眼裡,心中感覺不是滋味。很難想像,一個活潑能幹的人,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他常問我:「我媽呢?」我說:「她已過世,去天家了。」我爸爸呢?「也去天家了。」他們什麼時候來看我們?「他們不會來看我們的,但有一天我們會去天家看他們。」我們什麼時候去呀?我說:「這個我們不知道,只有神知道。」那你去問神呀!我說:「我怎麼有辦法去問神呀!」蘇老師很輕鬆的說,你就說是我叫你去問祂的不就可以了嗎?
蘇老師是我的溫度計
類此看似笑話的事,時有發生。你可能會覺得好笑,但對我來說,有時真想哭。
跟我在一起生活了58年,這麼能幹的人,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呢?我的心立刻回到她健康時代,過往的一切都歷歷在目了。心情十分低落,我的心情溫度計的溫度隨著她的身體狀況下降。
蘇老師是我的溫度計。
新冠肺炎期間,我們幾乎是足不出戶。有時間,就讀聖經,終於把整本聖經完整地讀了一遍。我經常在教會站講台,但始終沒把聖經完整的讀過一遍,真是慚愧,這次終於一了心願。
在讀聖經時,有的字不認識,蘇老師認識,有讀錯的,蘇老師會糾正我,我心中溫度計的溫度又上升了,因為這表示她的認知仍然清晰,我十分欣慰。
蘇老師食慾甚差,一餐只吃一點,有時幾乎是意思一下。看醫生,吃開胃藥也沒有甚麼用。每到用餐,我的溫度計就降溫,心情低落。但偶而她也有多吃一點的,溫度計立刻增溫。
患失智症的人有時會嗜睡,動不動就睡,一天可睡15個小時,看到心裡,溫度計降溫。有時中午蘇老師睡了一小時就自動起來了,太好了,溫度又上升。
愛是溫度計的指標
有天晚餐時,我要牽蘇老師去餐桌用餐,她把我臭罵了一頓,拒絕用餐。我很難過,不是因為她罵我,而是因為這種現象,在失智症裡稱為是「黃昏症候群」。就是到黃昏時刻,不知是陽光問題,或是其他原因,病人會出現怪異行為。
想到可憐的蘇老師,情不自盡,會傷感好一會,溫度計降溫了。
當我們愛一個人,關心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會變成那個人的溫度計,愛得越深,溫度計的靈敏度愈高。
人世間除了夫妻之愛外,就是父母子女之愛。孩子學業成績變差或進步,孩子生病或痊癒,父母心中溫度計,溫度都會立刻變化。
為了所愛之人升溫
東京奧運結束不久,自己國家運動員金牌,全體國人歡呼,溫度計溫度躍升,因為人民愛國家。
有對夫妻,妻罹癌,夫有小三,一直以為妻病,最多一年就要離世,但妻子活到第三年還沒走。小三打手機留言給男的說:她怎麼還不走呀!我們要等到甚麼時候呀?留言剛好被病妻看到,妻子哭到沒有聲音,她心中的夫妻溫度計,已降到冰點。
盼望我們大家心中都充滿了愛,以致所愛者的一舉一動,我們都關心不已,深同感受,都會使我們的溫度計,敏感的跳動。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加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突破困境三步曲】
最近客人找我做咨詢時,我發覺她們都面對不少問題;無論是工作也好,感情也好,她們都想不通,無法突破困境。
而困境有時候也很難馬上獲得解決或突破,不過只要跟著這三個步驟去思考,就會很容易想到方法解決;我願意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識別當下問題
這是最基本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現時面對甚麼問題也不知道,又怎樣去解決問題呢?我有部份客人只知道,現時感情未能突破,又或者工作上和同事不和,又或者工作不順,等等這些只是表徵,光看到表徵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一定要很仔細思考,到底現時面對甚麼樣的問題。
感情問題,是甚麼問題?不夠吸引?外表?身材?性格負面?發脾氣?情緒?沒有機會?
工作問題,和同事不和,是自己溝通技巧不夠?為甚麼同事會針對自己?自己工作能力?平台不合?欠缺某方面的經驗?
識別問題,不會即時解決得到,但最少有個範圍;你會知道你面對的挑戰是甚麼。
2. 防備自己的弱點
問題有部份和自己弱點有關,去到這裏,你就要開始了解自己的弱點在那裏,然後再加以防備,避重就輕。
有時候問題未必能夠解決,但會否換個角度去想,你避過了這些東西,你就不會面對這些問題?
客人找我做工作咨詢,有部份人根本去了錯的平台,自然怎樣努力也不會得到成果;你是一條魚,莫非你會去陸地和猴子鬥爬樹?別要强方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應該要想甚麼樣的工作可以成就自己。
3. 增加資源
這是最重要的部份,避重就輕了自己的弱點之後,也需要得到外來的助力,才會成就事情;很多人都以為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但我可以告訴你,九成的事情都是需要外來的助力幫你解決的。
人不會每樣東西都擅長,而成功的人也必然不會十項全能,她們只是有能力找到適當的資源去幫助自己而已。
而幫助自己的資源,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件,可以是知識;要找甚麼助力,就要看是甚麼事情。
我在運氣法則有講過,要運氣來,必然要不停告訴別人你的運氣在那裏;而我的人生當中,很多時候突破都是因為我不停告訴別人我需要甚麼,當有人有這些我需要的東西的時候,他們主動幫助我,我的運氣就來了。
早前參加了投資班,畢業之後有群組討論,也有定期出來聚會數次;同學都說我很主動,問了很多東西。
我和他們關係好,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有些事情可能我想十年也未必想通,但有群組,大家有見面,我也不停主動去問,只要他們知道,他們是樂意幫助我的;因此,我不停都會有進步。
反觀我們群組的其中一位同學,他就是很不好意思,有甚麼問題也不會說,不會問,結果如何?結果就是他的問題沒有人知道,也不能解決,一直都停留在原地,動也不動。
所以,一定要想如何增加有用的資源,看書也好,問人也好,找適當的東西也好,一定要有行動,一定要主動。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費課程:
【精準掌握運氣】短短三十分鐘,讓你掌握五個實質而强大的方法,去幫助你改變運氣,扭轉人生,從此不停交上好運!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luck_intro
【十七個重點讓你成為桃花萬人迷】網上免費課程經已推出!現時報名,不僅可以免費得到原價 HKD2,680 的課程,更可以在完成課程之後,免費獲得精美筆記,讓你可以不停重溫,增强吸引力!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17pointsreg
感情咨詢及一生運程服務詳細了解:
http://lungcourse.com/service
【四天戀愛溝通術】現已接受報名!免費網上四天課程,讓你了解男女之術,將感情由被動化為主動!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methodreg
【五天看穿男人心】免費網上課程,上了這五堂課,你就可以掌握男女心理學,知道男人在想甚麼,這有助你如何和異性溝通,明白他們,掌握男女感情技巧,減少矛盾,讓對方離不開你!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fivedaysreg
龍震天皇牌課程:
【戀愛溝通桃花術】讓男人不由自主做你想他做的事,利用潛意識,方法控制男方!
課程介紹連結:http://lungcourse.com/method
【愛情五十天條】網上課程是讓你明白所有感情理論的根本,不要錯過這個了解男女心理學的機會!
課程介紹連結: http://lungcourse.com/love50rules
【桃花萬人迷控心術】如何思想上控制對方,讓自己主動控制約會步伐?讓身邊男人不愛你也不能,主動向你表白?
課程介紹連結:http://lungcourse.com/3dates
(女神王姬「真愛吸引力法則」課程現已推出!同一時間,「讓你幸福的十個理由」也可以免費下載!
下載「讓你幸福的十個理由」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
經營幸福牌卡(包括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card
真愛吸引力法則網上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course )
加以意思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有不少在乎自己健康的家長來找我安排健康檢查。
談的事情很多,但蠻多都著重於「減重怎麼吃」
今天不談細節,但是跟大家聊聊一些「思考方向」可以減少痛苦
我常跟大家說,除非您的意志力過人,不然不要輕易嘗試極端的做法,撐不了太久的。
而且,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觀點去看他,感覺會差異很大喔!
例如:控制飲食上,提完NG食物後。會請大家思考「正面的清單」。什麼意思,與其去思考「不能吃什麼」,不如去想想「喜歡吃的東西中,哪些是比較健康的」、「喜歡吃的食物,如何變得更健康?」
例如:喜歡吃牛肉,就可以挑脂肪比例低的部位。如:嫩肩、菲力。
喜歡吃雞肉,請避開雞翅。喜歡雞腿,請剝皮。
喜歡吃甜食,可以挑選相對低卡的甜食(這個市面上都有,認真找,都找得到好吃的)
喜歡波霸奶茶,也許可以考慮改選寒天、蒟蒻
當然,體驗度、爽感可能會略減。但這樣好過什麼都不能吃。
我自己是個愛吃鬼,我無法忍受長期的節食。所以在減脂控制飲食的過程中,我是不太嚴格的。但只要把握「熱量赤字」、「均衡飲食」的前提,三個月砍掉 10% 體脂也是沒問題的。
在掌握熱量的前提下,蛋黃酥還是可以吃的😂😂😂
中秋期間,我自己的 quota 就是一天半顆到一顆,端看那天活動量。而且我會砍掉其他的食物。例如:白飯減少一半,把白飯的熱量讓出來給半顆蛋黃酥😂😂😂
我也平安的度過中秋,沒有遭遇「變腫病毒」........
所以,跟大家分享幾個建議的思考方向
1. 與其思考負面清單,不如思考正面清單
2. 把握熱量赤字,找出自己飲食的盲點,加以改進
3. 建立新的生態系與平衡(建構新的生活模式、採購來源等等)
新的習慣建立起來後,即便經歷數個月三級警戒的折磨
體脂也只是稍微上升2%,體重略增一公斤,並沒有失控
一個月後就恢復了
總之,多想想正面的事情,少想點被限制的
人類的創意,會在被限制的時候,爆發的!
加以意思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UFO Presences」, Javier Arcenillas, 2018(RM)
※ https://www.editorialrm.com/libros/ufo-presences/
②「Negative Publicity: 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Edmund Clark & Crofton Black,
2016(Aperture)
※ https://reurl.cc/VXG8lN
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或者是歸納、歸檔的重要物件,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Photo-Text Book」的名稱。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封底及內頁模造紙、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加以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西班牙美食史:西班牙料理不只Tapaswi」介紹
說書人:莊琬華 編輯
內容簡介:
西班牙料理不思議
眼花繚亂的tapas、千變萬化的燉飯、火辣巧克力、野性伊比利火腿......
美味來自馬德里、凡爾賽與那不勒斯,甚至遠及南美洲
★二○二○年世界美食家美食書獎──最佳飲食史書賞
Tapas、海鮮燉飯、巧克力、葡萄酒、還有……
馬德里、凡爾賽與那不勒斯,甚至遠及南美洲
西班牙料理的多樣與豐富,令人目不暇給
在西班牙這個多元國家裡,歷史隨處可見。西班牙的多樣化是歐洲其他地區都難以匹敵的,它的多樣化也是一切西班牙風貌的起源:土地與人民、音樂、傳統風俗、語言,當然也包括了飲食。從古代起,不同的外來文化就一直滋養著西班牙飲食。
在過去,西班牙吸引的是某些外國遊客與作家,他們尋找刺激有趣的故事,以便回家之後加以講述,這些講述可能並不公平,也不寬容,但總是引人入勝;然而那樣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不久以前,正宗的西班牙食物還遭到忽視,人們不屑一顧,不然就是把它拿來襯托法國或義大利菜,不過現在國內外評論家的看法已經大為改觀。如今西班牙的飲食,無論是傳統風格或者前衛風格,在全世界都受到喜愛,並且仍在為自身的悠久歷史寫下新的篇章。西班牙的美與多元特色無可比擬,而且全國各地都絕對能夠奉上滿滿一盤美食。
作者簡介:瑪麗亞.何塞.塞維亞(María José Sevilla)
生於馬德里,身兼廚師與作家,擅長西班牙美食與葡萄栽培,現居倫敦。著有《巴斯克地區的生活與食物》(Life and Food in the Basque Country),《餐盤中的西班牙》(Spain on a Plate),《地中海風味》(Mediterranean Flavours)等書。
出版社: 天培文化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加以意思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繼去年與韓國名廚姜珉求合作開設現代韓國料理餐廳Hansik Goo後,灶神集團今年與來自新加坡的年輕大廚Barry Quek合作,聯手打造全新餐飲概念Whey,呈獻融合新加坡風味的歐陸菜式。團隊甄選本地新鮮時令食材,以北歐料理手法炮製出具備新加坡風味、別樹一幟的美饌。餐廳坐落於中環威靈頓街The Wellington大廈,將於5月25日開始試業。
歐亞融匯料理 味蕾綻放之旅
主廚Barry在新加坡出生及長大,曾在當地米芝蓮星級餐廳Joël Robuchon及Les Amis學藝,先後加入比利時 In De Wulf、墨爾本Attica及倫敦Portland等知名餐廳的廚隊,並於2017年來港開設Beet。他遊走世界廚房後在Whey回歸家鄉味道,以香港本地食材結合新加坡美食元素,活用西方醃漬發酵技術,為現代歐陸菜注入新生命力。他憑藉其細膩樸實的烹飪風格,重新詮釋熱情奔放的獅城味道 ── 為饕客創造難忘的味覺回憶。
嚐味菜單充分展現Barry對精緻餐飲的嶄新視野,盛宴以本地當造春季蜜糖豆揭開序幕,伴上乳清及香草,清新自然;Whey的自家發酵麵包每天新鮮出爐,用上東南亞黑果(Buah Keluak)製作牛油麵包,口感鬆軟且帶異國風味;本地天然酵母酸種麵包則帶果酸味道,讓人吃過不停;煎北海道帆立貝加入大樹菠蘿醬及蝦鬆等新加坡元素,創新演繹常見食材。
主菜「肉骨茶」豬肋排以胡椒肉骨茶(Buk Ket Teh)作靈感,採用新界農場的優質豬肉,以白胡椒湯低溫慢煮,鮮嫩入味,配上豬心及自家發酵椰菜,最後淋上白胡椒肉汁,以歐洲料理手法製造亞菜風味,客人吃時可沾上自家調製黑蒜醬,惹味非常;花蟹叻沙蒟蒻飯為菜單上另一亮點,Barry兒時最愛叻沙配飯,現以蒟蒻米取替麵條,加入咖喱叻沙蟹湯,煮出香濃彈牙的蒟蒻飯,配搭經人手拆肉的本地新鮮花蟹,令人齒頰留香。盛宴最後以多款特色甜品作結,當中包括Barry原創新鮮貓山王雪糕配搭魚子醬,鹹甜兼併,激發驚喜味覺享受。
支持本地生產 關注可持續發展
Whey團隊在炮製美食同時,希望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因此四處搜羅本地優質海鮮、肉類,及蔬菜,並將食材物盡其用,減少廚餘。店名Whey亦含此意,乳清 (whey)是生產乳酪製品過程中,牛奶凝結後所形成的剩餘物,廚師將其轉化為醬汁以提升菜式味道層次,更用作調製雞尾酒;亦會善用蝦殼熬湯、用榴蓮籽經發酵製醋等,充分發揮食材價值。
飲品方面,Whey請來Fernet Hunter創辦人Raphael Holzer為餐廳設計專屬雞尾酒酒單,採用本地時令水果調配,讓佳餚美味加倍;同時設立瑞典品牌Nordaq Fresh濾水系統,為客人提供自家製作瓶裝飲用水。餐廳亦分別與香港品牌Sprue Furniture及FlowPlusLiving合作 ,度身訂造木製餐桌及陶瓷餐具。
自然舒適空間 與美饌互相輝映
餐廳裝潢由挪威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公司Snøhetta一手包辦。正如Whey的菜式融匯歐亞元素,其佈置氛圍亦糅合北歐民間藝術及娘惹建築特色。環境色彩配搭以平靜柔和的大地色和森林墨綠色為主調,運用藤蔓、橡木及雲石等天然素材,加以時尚黃銅點綴;同時展示各國藝術家的畫作,包括來自墨西哥的Bosco Sodi、台灣吳季璁及韓國Jiana Kim的作品,讓整體氛圍賞心悅目,營造舒適自在的用餐環境。
關於Whey
Whey 由來自新加坡的年輕主廚Barry Quek掌舵,他遊走世界廚房後回歸家鄉味道,以香港本地食材結合新加坡美食元素,活用北歐料理手法及醃漬發酵技術,為現代歐陸菜注入新生命力。Barry憑藉其細膩樸實的烹飪風格,重新詮釋熱情奔放的獅城味道──為饕客創造難忘的味覺回憶。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98號The Wellington 高層地下
電話:2693 3198
電郵:info@whey.hk
網址:www.whey.hk
Facebook及Instagram:@wheyhk
餐廳將於5月14日開放5月25日起的訂座
關於灶神集團 ZS Hospitality Group
灶神集團 ZS Hospitality Group 於 2014 年成立,致力推廣亞洲美食,傳乘華人社會的美食文化。旗下餐廳包括 Hansik Goo(現代韓國料理)、營致會館(尊尚米芝蓮二星粵菜)、Miss Lee(創意中式素食)、J.A.M.(亞洲美食市集)及即將開業的Whey(歐陸新加坡)。歡迎瀏覽集團網站以查看更多資料。
ZS 是灶神(Zao Shen)的英文縮寫,在中國通俗及飲食文化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相傳灶神掌管廚房及飲食,亦為家宅神之一。據說灶神除逐年監察每家每戶一年下來的德行外,亦庇祐世人溫飽有財、健康豐盛及幸福快樂。灶,意思為煮食的火爐。集團以灶神為名,一方面表達集團對飲食的堅持與追求,另一方面,亦希望透過美食與貼心的服務,為每一位客人送上最摯誠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