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家電:https://lihi1.cc/mdzk9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小人物職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心得] 你給我的喜歡x只是結婚的關係- 看板China-Drama 的評價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金句2023-在Facebook/IG ... 的評價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其實你很好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坐擁40 萬粉絲的YouTuber 艾爾文:接納你的情緒低潮 的評價
- 關於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40] 細說分鏡 Vol.17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39
🖍任何一幅作品,若吸引住你的目光,那是成功的
🖍但又是否能進一步勾起你心中激動與共鳴
🖍這點,我們值得好好的想想
什麼是「好照片」,是一幅值得讓人產生共鳴、深思、富有故事性、代表性的照片嗎? 還是拍出如同現場感受的照片? 還是構圖漂亮讓人賞心悅目? 還是對自己感到滿意就好? 多少個「還是、還是」,都很難說什麼是「好照片」的標準定義,這是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解讀,也是個人追尋的目標…之一吧?
🟥按讚的照片
為了追尋「好照片」的定義,我想多數人會先接觸一種通俗、簡單的說法「一張構圖漂亮,吸引人留意,引起他人有所認同的照片」,就是一張「好照片」,這定義最多人接受,也比較不會有太多爭議,若再以現在通俗一點的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那就是「臉書上獲得許多讚」,就是一種最簡單的認同。
🔹說到這,讓我想到曾經有位學生,來我這裡學習攝影目的,我都會問他「為何想學攝影」,對方回答「想拍出好的照片」,但這個「好的照片」如同前面述說的,非常多討論空間,經過幾次你一言,我一語,終於討論到他想學攝影目的 – 他想要拍的比某個朋友還要好!
雖然我沒看過他朋友的照片,我也不確定我是否能幫助到他到這一步,但我接著問「學到後頭,那要如何…,證明你拍的比你朋友還要好呢?」 還是幾句接連的問答,我們得到了結論 – 我要我的照片獲得的「讚」比他朋友還要多就好,這個答案真是簡單、具體又有力,我們就往這方向一起努力達成。🔹
「一張照片,獲得許多人按讚」,我敢說現今這也是許多人非常在意的一,若是在相同的曝光方式,比如說相同的攝影討論社團,如果你的照片真的拍的不錯,自然能得多很多人按下「讚」以表認同,也許感受不出你的照片意義,但就是讓人喜歡,那個「讚」是直覺的表達,同時非常簡單。
說真的,一張受到很多「讚」的照片真的也不簡單,這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簡單去定義一張「好照片的標準」的方法,比起攝影展投稿,複雜的投稿過程、評審間不一致的標準、主辦單位飽受黑箱作業的批評等等,或許這個臉書上按讚的動作,真的說不定是個最簡單的方法。
🟥按「讚」就是好照片嗎?
按讚的照片,雖然稱不上「好照片唯一標準」,但卻能吸引你目光,並且停留下來多動一下手指、滑鼠按一下讚的動作,能做到這點,至少是個成功的階段,可說是一張照片獲得他人「直覺上」的認同,話雖如此,卻也不是那麼容易達到。
當你滑手機、看臉書過程,平均一個螢幕顯示停留時間會是幾秒? 如果不感興趣的話,大概 1-2 秒間你就往下滑下去,但一張照片若能得到你的目光,再讓你點讚下去,這過程相信至少 2 秒少不了,而有機會讓你進一步去看看照片的故事,或是作者想對你表達的觀點,但先別說這張照片故事是否有趣,作者說上段話也不見得理解,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直覺上」的欣賞感受,喜歡、不喜歡非常明顯。
但不見得直覺上喜歡,你就會去按讚,但至少眼球會停留一會。
在這樣子細微的動作分析,我們…至少可以說達到這樣子的照片,也可說是好照片成功要素之一,若是連讓你停個 2 秒的注意力都沒有,這張照片再有深邃的故事意義,也很難被人用心去體會。
🟥好照片與好構圖
當討論到「好照片」的標準,最大公約數意見都認同,一張好照片不該只是直覺上喜歡而已,它要有故事、代表一些人事物、象徵一些隱含價值等意義,這點是最多人認同的標準,我也認同,而說的簡單,又該如何具體的去做呢?
「參考各式的構圖技巧,並且加以練習」,底下學生這麼表示,你說的很好,確實刻意練習、模仿一些構圖技巧,可以讓一張照片更「吸睛」,但「吸睛的照片」就是好照片嗎? 我想並不只是如此。
是不是這張照片,本身還是得要含有上面大家的共識 – 有故事、有內容、有感動、有意義,吸睛的照片是否有這種價值嗎? 也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那還有沒有什方式,來讓我們拍出所謂的「好照片」?
好的構圖,是否能更適當的表達故事、富含內容,揭開事物背後隱藏的意義? 嗯,這一點也是許多人討論到好照片可能的標準之一,那從這角度來看,「好構圖與好照片」之間會有一些關聯,我會這麼說:
🔹「構圖是為了說一個故事,而 “構圖技巧” 則是包裝這個故事」🔹
當課堂上談到構圖等話題,我都會這麼跟學生分享這個觀念,雖然無法讓所有人認同,但可說是一個比較聚焦可以定義「好照片」的方法,而且可以具體的練習、追尋。
🟥構圖目的
用一張照片,來訴說一些故事,這是我對於「照片」定義之一,如果一張照片真的能訴說千言萬語,有聲勝無聲,那麼「構圖的追求」就是適當的考量。
🔹該如何決定畫面的範圍、切入的角度,曝光的衡量,光圈大小選擇、快門速度取捨,色溫的決定等等,如何盡可能的搭配得宜,能讓這張照片表達一些觀念也好、意義也好,若能達此程度,那麼我們可以說「構圖技巧」就像是說故事的技巧,好讓我們運用來「拍出一個故事」。🔹
🟥構圖技巧
當你也認同,構圖目的是讓照片 「表達、訴說一個故事」,那麼該如何做到這點? 此時「構圖技巧」就很重要,但掌握構圖技巧,不代表你就運用得宜,就好比你熟知任何棋類的規則 (比如說將棋、暗棋、五子棋、圍棋等等),但不見得下得一手好棋,相同的故事,人人表達方式不同,表達的好讓人意猶未盡,差的表達如同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此時「好的構圖技巧運用」,拍出漂亮的畫面,也就等同於「嫻熟的說故事技巧」,讓一個故事更加精彩,不但一張照片富含故事,也同時更加吸睛,面面俱到,兩全齊美。
🟥構圖、好構圖、好故事
一張再有故事意義的照片,得不到你目光吸引,輕易的在你目光中流失,我想也很難說這張照片為前面提到的「好照片」,再怎麼精采的故事,透過照片加以呈現,而在資訊吸收過程中,了解照片故事之前,還是得先讓一張照片「吸引他人目光」,稍作停留,才能讓人耐得住性子,往下聽聽照片的故事。
🔹如何加以解救這個困境? 那麼「好的構圖技巧運用」,就如同「好的說書技巧」,進而包裝這個故事,能讓相同的故事,得到更多的關注,吸引我們眼球焦點加以停留下來,再花點時間了解照片故事,使一張「好故事的照片」,在每日大量資訊淹沒每個人,在感官麻痺之前,獲得多一點的注意,不致於淹沒在海量的資訊裡,得以浮現出來。🔹
🟥為了構圖而構圖
我感到現在的攝影氛圍,充滿著「為了拍構圖而談構圖」,我是對此有些疑問、好奇,甚至帶點反感。
一張漂亮構圖照片人人喜歡,但為了得到「好看的照片」,因而「為了構圖而構圖」,這點我覺得沒有問題,沒人說照片非得要傳達什麼意義、什麼故事,這也只不過對照片的一項定義與追求而已,又或著縮小範圍,這只是我「個人對照片」所追求的其中一個看法。
我可以了解自己對「照片所追求的目標下個定義」,但不懂的是他人,為了拍出某些構圖而拍照,目的是什麼,因此產生疑問、好奇,但如果他人大聲的說「為了構圖而構圖,是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得到很多人的目光、很多讚,這就是照片目的」,那我也同意這種角度來看待照片的意義,這沒有問題,只是我個人不喜歡這樣子而已。
但前面提到「反感」的原因是,當說好一張富有故事性、寓意性的照片,卻不斷「追求構圖而構圖」拍出「漂亮吸睛的照片」,卻又說不出來這張照片故事是什麼? 寓意在哪裡,這樣子好像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對此我則感到反感,這就有點像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構圖一詞讓人又愛又恨」,沒有人能說…誰充份掌握了構圖所有原則,並且永遠運用得宜,但也不會說自己在拍照時不努力試圖構好圖,拍出好看的照片,我們永遠都能拍到漂亮的照片,努力練習構圖技巧,仍能提高這樣子的機會。
🔹不過在追求「構圖技巧」時,我仍比較喜歡採取這樣子的角度去思考「構圖的意義」,是為了表達、訴說一些觀念、故事,揭露出隱藏在事物表面之下事情,而不斷練習「構圖技巧」則是讓照片更加的出色,讓人願意在這張照片多停留一會,多聽聽我想說的照片故事。🔹
人人都有表達對「構圖」「 構圖技巧」「好照片」的定義、關係,沒有誰對誰錯,但我認為總是要有個想法,告訴自己追尋的方向,才能讓自己拍出每一張照片富有生命,並且延續自己攝影的熱情。
我時時將這些心得放在心裡,能否做到則是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小人物職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聰明人從不走捷徑,夢想的路要用雙腳丈量:聰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只想走捷徑
.
👉看著社群軟體上一篇篇賺大錢或是成功人生的勵志文章,人人都無法避免被影響,就也想著賺快錢或是一步到位,於是心態就變得焦慮、浮躁,無法靜心思考,一旦失去腳踏實地努力的動力,再美的夢想都只能是白日夢,現在的社會,聰明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每個人都想找到快速的捷徑,而不願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
.
👉太多得理不饒人的人,往往都是因為心中有怨氣,一旦自己占理,無論事大事小,都很容易受情緒影響變得激動,發脾氣只是為了洩憤,這就是精神層次低的真實表現,《傅雷家書》:「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即使占理,也能不失風度地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給對方一個台階下,為對方留點面子
.
👉當我們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別人的身上,用來證明對方是錯的,換句話說,我們也把絕大部分的能量,花在了證明自己的委屈上,而煩惱恰恰來自於對別人用心太多,對自己用力太少,你該做的是向內看,不斷改變自己,《沉思錄》:「絕不要去猜測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揣摩別人心思的人從來都不是幸福的人」
.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沒錢根本不足以阻擋前進的腳步,假使真的沒錢,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努力充實自己,沒錢可以努力賺,但不要因為沒錢而放棄內心真正的渴望,千萬不要用沒錢作為擋箭牌來敷衍生活,當你有了敷衍生活的心,精神上自然就趨於平庸,不要當一個既沒物質也沒精神的「窮人」
.
👉在成長的路上難免遭遇困境和不解,但當我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哪怕距離夢想很遠,只要過好眼前的每一天,就有可能拉近和夢想的距離,如果怨天尤人,就只能距離夢想越來越遠,若是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唯有走到生命的那一個階段,就喜歡那一段時間,完成那一個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
.
🎉抽書活動
📚獎品:《聰明人從不走捷徑,夢想的路要用雙腳丈量》實體書 2 本
🗓活動日期:9 / 20 ~ 9 / 24,抽獎日:9 / 25
👇抽獎資格:
(1)追蹤小人物職場
(2)按貼文愛心、收藏
(3)於貼文留言
(4)分享貼文到限動
⚠️因為是實體書寄送,得獎者需提供姓名、電話、email、寄送地址(限台灣)
.
📍歡迎大家「 分享 」、「 收藏 」,有任何想法請留言或私訊,最後記得開啟「 小鈴鐺 」,訂閱小人物職場的最新通知
.
👋小人物每月皆會舉辦職場相關主題免費線上講座,歡迎到個人檔案連結加入「 小人物職場好友 」,優先取得活動資訊與報名資格
.
🎈喜歡記得追蹤 @work.thinking
#聰明人從不走捷徑 #高寶書版 #職場 #成長 #習慣 #學習 #新鮮人 #同事 #小人物職場 #工作態度 #價值觀 #目標 #故事 #想法 #職場語錄 #職涯 #工作 #閱讀報告 #閱讀筆記 #閱讀心得 #閱讀日常 #勵志 #生涯規劃 #夢想 #高效率 #活在當下 #自律 #沉思 #聰明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家電:https://lihi1.cc/mdzk9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
相機要怎麼挑?在選購相機之前,你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到底要買單眼/微單眼/類單眼呢?」。其實這三個問題在過去是不太好選擇,畢竟以前微單眼的技術也沒那麼成熟,在選購上確實會讓人陷入選購障礙。
但都已經到了 2020 年了,現在還是依然如此嗎?其實走到現在,這三種相機的用途也益發明確,三者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因此今天哥就從三種不同的適用範圍,來跟大家談談 2020 年的相機選購該怎麼做吧!!
#相機 #單眼相機 #攝影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自從 iPhone 增加了超廣角鏡頭,「iPhone 超廣角畫質有夠爛,果然蘋果就是爛」就成了用來批評 iPhone 的重要突破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像是跑分(蘋果 CPU 跑分海放大家)、價格(三星也跟大家比貴)這類過去可以拿來說嘴的東西,現在都已經是過往雲煙,無法再繼續拿來講。
但 iPhone 超廣角畫質真的很爛嗎?是的,真的很爛,而且是那種不用放大就可以看出來的爛。但你以為這是蘋果才有的特徵嗎?不~這怎麼可能咧?光學物理限制不是那麼輕鬆就可以突破的,單眼相機廠商年年都在研究,企圖要完美克服的超廣角畫質缺陷,豈是手機廠商能輕易破解的呢?
但為什麼超廣角就一定會讓畫質變差?今天我們就從相機鏡頭的角度出發,來談談到底為什麼 iPhone 超廣角畫質很難做得好吧!
#iPhone #攝影 #超廣角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蘋果一直都很重視教育市場,早在蘋果二號時期,蘋果就已經開始推廣「電腦融入教學」,希望能將蘋果電腦帶入教育場域之中。後來蘋果也從未間斷他的教育價優惠,是少數市面上全年無休針對學生做特惠的品牌,從這角度來說,蘋果對教育的重視可謂無人能出其右。
而每年七、八月份的「返回校園 Back to school」專案更是將教育特惠再往上推一個層次,從過去的送 iPod nano,到現在的送 AirPods,都可說是全年度蘋果官方的最優惠銷售活動。
但這真的就是最便宜的買法嗎?其實也不盡然。今天哥就來跟大家談談「買蘋果最便宜」這件事,你會發現,其實蘋果電腦比你想像的還要便宜!
#蘋果 #Mac #AirPods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金句2023-在Facebook/IG ... 的推薦與評價
你 ,很好:接受过去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经典语录名句经典语句欣赏:1.不要累到失望了,才开始想起要善待自己。 2.现实逼著人长大,是要你看见自己喜欢的模样。 3. 很好 ... ... <看更多>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其實你很好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其實你很好書評,其實你很好停止自我苛責ptt,其實你很好電子書,你很好讀書心得,其實你很好誠品,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其實妳很好, ... ... <看更多>
你很好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心得 在 [心得] 你給我的喜歡x只是結婚的關係-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一段時間沒有看陸劇了
最近在B站看到你給我的喜歡片段剪輯
當下真的很驚訝怎麼有男女主那麼配
後來覺得飾演男主辛旗的演員越看越眼熟
查了一下發現竟然是王子奇
之前御賜小仵作我可是刷了好幾次
總之透過片段剪輯發現王子奇時裝也很帥
演女主閔慧的王玉雯同樣長在我的審美標準上
讓人感嘆原來霸總劇就是要靠顏值
因為過去可沒有什麼霸總劇讓我看得下去
另外,兩位演員這部是三搭
可能是因為有這樣的默契和熟悉
兩人的對手戲都很自然
在受到吸引下決定去看你給我的喜歡
這部集了替身文學+帶球跑+破鏡重圓+遺傳疾病
可以說是相當狗血的套路
但拍起來那種男女拉扯卻相當吸引人
男主辛旗和女主閔慧當初因誤會相愛
後來以為閔慧在騙他因此決裂
沒想到閔慧已懷了孩子並生下來獨自扶養
故事就從五年後再度相遇開始
不得不說王子奇眼神戲非常厲害
各種複雜的情緒都能夠展現出來
第一集相隔五年遇見女主
眼神配上肢體語言那種愛恨交織我愛死了
王子奇後來在談自己對角色理解時
覺得劇本裡寫的辛旗原本只存在恨
但他認為男主這五年來對女主還是帶著愛
我想他真的把那種感覺演出來了吧
劇裡女主則是研發女強人
和霸總能夠針鋒相對不是柔弱小白花
王玉雯在劇裡的幾個感情爆發點都還不錯
最重要的是兩人站在一起cp感完全超標
小孩全全則是雙方破鏡重圓的關鍵點
扮演著邱比特的角色
由於有了帶娃的情節
讓這部劇多了不少家庭的氛圍
看霸總變爸總也很有趣
在看劇的時候我一直想知道兩人什麼時候才和好
沒想到男女主現在式劇情第一次接吻
竟然要等到快演完三分之一集數的時候
真的是急死我了
然後狗血劇慣有的誤會不當下說清楚
或者是男主後來用各種手段重追女主有點拖戲
至於特意製造的偶然接近或肢體接觸
無論是男女主或配角團都有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幾乎每次都尬得在床上扭來扭去
後來覺得男女主很甜就還好
但配角那邊真的接受不了
尤其是女二配男三的姊弟戀
不過女二和女主的職場閨密戲都演得不錯
這部劇將五年前戲份聚集在片尾非常棒
不會影響到劇情的連貫性
一些閃回的回憶則能夠加深當下情感的厚度
談一下我最愛的一個場面
好像是16集那裡辛旗在晚宴上為閔慧解圍
當眾承認全全是自己孩子
一家三口穿著禮服在回房間路上跑了起來
讓人感到幸福就是這個樣子吧
快追完時因為捨不得
先跑去看了兩位演員二搭的劇
只是結婚的關係
在講霸總尹司宸和女主顧兮兮展開契約婚姻
屬於先婚後愛的故事
這部相較起來霸總味更濃
因為王玉雯演的顧兮兮算是個小設計師
偏小白兔類型的
雖然說還是有自己的主見
但總歸是比較逆來順受
只是結婚的關係特點在於第一集就親了
就類似那種莫名其妙的摔倒吻
而且第四集就開始契約婚
前期意外肢體接觸、誤吻、偷吻
都比三搭的戲多上不少
但我看得超開心
因為在三搭的基礎上我就是來嗑糖的
這部沒有帶娃的戲碼
更多的是聚焦在霸總和小白兔的相處上
我真的很能get到王玉雯在這部的演法
她把那種被霸總接近想逃但又不知所措的感覺演出來了
王子奇也讓我覺得很能演這種更霸的霸總角色
另外我很愛劇中月老 大設計師Alex
沒有他男女主就不會相遇相愛
Alex有一種溫柔又堅毅的氣質
而且衣服穿得很好看
如果要選這部劇我最愛的場面
那就是最後一集兩人互相求婚那裡
真的拍得很唯美
我都不知re那段多少次了
缺點就是男三女三官配的戲我覺得很痛苦
男三你講話可不可以快一點
還有就是第17集男女主終於確定情意
結果一直介入兩人關係的男二女二還在勾勾纏
我當然知道是為了劇情需要
但就是很不愛這些橋段
最後
非常期待未來雙王能夠四搭
沒辦法這兩人真的是太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0.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684663831.A.2C8.html
※ 編輯: paericsson (49.216.20.204 臺灣), 05/21/2023 19:34:18
不過因為王子奇不是男主就沒看了(掩面
看花絮覺得兩人的原聲都不錯
不懂為何堅持要配音
求求資方讓兩人四搭
王玉雯當時有直播念過一點橋段
尬到想鑽地洞
劇本是整個大改
不過那段戲播出時好像沒剪進去
還有在三搭裡看二搭的劇超好笑
※ 編輯: paericsson (49.216.130.148 臺灣), 05/25/2023 19:11: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