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雙減政策|
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消息,我自己知道時是蠻震撼的,陸陸續續越來越多政策與動作出來,感覺是玩真的,所以想說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一個多月來,在中國教育界的一個震撼彈就是政府開始出手管理課外補習教育超載與超前學習的問題,所謂「雙減」,減的是「學生學校作業負擔」與「課外培訓課程負擔」。黨一出手,就是要求嚴格執行,所以在法律明定資本不許進入教育,以後有關線上與線下教育相關的企業都不能上市,另外還要求週末及國定假日都不能補習「學科」(包含中英數等各種學校會考試算分的科目,或有利升學一堆人都在補的奧數那種都不行,但像體能或美術音樂不在此限)。然後學校不能出很多功課,小學一二年級不能有回家作業,中高年級的作業時間量也都有各自時間規定要求,甚至要降低英文重要性,連小學在學校的英文考試都取消,對於外教教課也有諸多限制,因此那些打著外教上課的線上線下機構都也遭殃(有一說是線上課程可以一次半小時為限,但還沒確定),最妙的是連家長都不能給小孩出作業給練習卷那些,整個管很大,但說實在又怎麼可能管得到那麼細呢?(但話又說回來,在這裡,沒有不可能)
政策一出來,各種補習機構哀鴻遍野,股票直落,越大的企業就越先被炒掉,已經有好幾間公司立刻解僱員工、辦公室退租,直接出場;那種內地在老師家住或偷補課的地方,警察會破門衝進去抄家,殺雞儆猴意味濃厚;在城市相對沒那麼野蠻,目前上海稍微小一點規模的機構則還在偷偷觀望,我看他們都還在招生,感覺是眼前能收多少再撐個暑假多賺幾週,之後等「細則」下來再看看怎麼處理(或是看等哪一間又被抄了再說)。
對於家長來說,算是幾家歡笑幾家愁。支持的家長,覺得以後大家都一樣不能在課外時間補習競爭,真的是讓爸媽鬆了一口氣,小孩不用那麼累之外,省了非常、非常、非常多補習費,也不必擔心小孩是不是因為少補了什麼而落人於後。反對的家長認為,現在小學都減輕負擔是很好,但以後中考、高考要不要考英文、要不要比分數?若遲早又要面臨全國競爭,希望出人頭地不還是得加強嗎?這等於是要把原本讓外面專業老師教的時間與能力,放到家裡教,苦的是爸媽自己得下海,萬一A家爸媽沒能力、B家爸媽有能力呢?又或是要偷偷找一對一家叫上門來教,那麼教育成本搞不好比以前更高。再者,不能週末假日補習,言下之意是一到五上學日能補?這樣孩子們是否上學日更累更晚睡,又影響在學校的專注力?總之,每個家庭都有其考量,最煩惱的大概還是有點能力的中產階級,因為付得起補習費又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的慾望,大概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最旺盛了,頂級有錢人根本不管,孩子的學業成績跟他的將來,根本沒有密切相關。
至於中國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大家也都知道這裡競爭激烈,孩子們都被迫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面,教育費又比台灣昂貴很多,所以一般家庭等於把許多時間精力與積蓄,都花在課外補學科上面(提醒一下,中國可不只會補學科,這裏可是運動音樂美術下棋樣樣都補),這樣非常不利中國現在「提倡生二胎/三胎」的政策,爸媽們根本都被恐怖的教育支出與緊張的親子關係給嚇到不敢多生。而且補課到最後,大家只在意幾分能上哪幾間好學校、哪間補習好,什麼學習興趣、創意、均衡發展都不重要,教育的本質完全扭曲,最後只養出在大學畢業前努力學習拚到體力一滴不剩,進入職場後只想耍廢躺著休息完全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另外,當資本進入教育,教育成為一門生意,公司為了賺錢常常就是「散播焦慮」讓家長覺得沒讓小孩贏在起跑點,將來就追不上別人,來吸引家長掏錢補課又卻更加擔憂競爭的壓力,這正是完全違反中國催生政策的目標。有時候,這些機構有的還會挖公立的老師去上課當賣點,影響公立學校的師資。再來,其實如果以資質與大家付出努力程度一樣的狀態下,同樣的一批學生都只在學校上課vs.下課全都去補課,其實名次應該是差不多的,那麼花那麼多時間在補習班,只是把整體成績從85一起衝到92之類的,但以學校錄取的名額以分數名次來說根本沒太大差別,取的幾乎是同一批人,只是把他們折磨得半死不活,而且萬一偏鄉或沒錢的小孩沒辦法去補習班,那就因此吃虧了。最後,其實把這些教育機構抄掉,對於中國GDP根本沒啥影響,還能有利多生政策呢!
老實說,這項政策對我來說影響是微乎其微,搞不好還是微微得利的一方,因為我本來就是走在家自雞自學路線,原本也沒期望孩子能夠坐二望一, 也不會參加中國考試,因此壓力小很多,焦慮感不如本地家長。我自己是很期待今年九月正式開學後,更多的規章和動作出來以後會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上海這邊具體會有那些變動吧!
補充:其實在雙減制度之前的其他項目也有動作,像是去年還是今年開始規定:除了國際學校以外,其他學校都不得使用「境外教材」(也就是不能用國外教材,必須使用中國審定的教材)、降低英文比重等項目,其實某種程度上這些也是「維持ㄕㄜˋㄏㄨㄟˋㄨㄣˇㄉㄧㄥˋ,鞏固ㄍㄨㄥˋㄔㄢˇㄉㄤˇㄙˉㄒㄧㄤˇ」的一種方式。我們今年從轉到雙語學校,在教材上一定會受到影響,將來申請國外大學是否還能有非常優異的成績還很難說,只能進去看看老師們如何因應。凡事都只有試過才知道,反正就是進去新學校看看,萬一發現不適合,我們應該就會轉回國際學校體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越來越嚴重,疫情警報又延長兩週 大家不敢出門,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收入 行政院這週也提出了紓困4.0原則 這次的紓困4.0,跟去年的紓困2.0很像 主要針對幾種受到衝擊的族群做紓困 弱勢族群、無一定雇主勞工及自營作業者 農漁民生活補貼,遊覽、計程車駕駛補貼 企業的紓困措施,包含直接的補助 低...
企業長租試算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岸與國際租稅要聞Update4月號 熱映中
📌本期重點
✅Youtuber快來看!
今年6月起,Youtuber美國收入將被課稅,美籍與非美籍Youtuber各要如何繳稅?資誠稅務諮詢執行董事蘇宥人帶大家進行試算。
✅企業留意! 全球最低稅負機制即將來臨
歐盟附和🇺🇸美國財長葉倫的構想,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究竟什麼是全球最低稅負制?為什麼台資企業都會受到影響?時序遇上CFC日出時間,企業應如何因應?👉立刻看 https://youtu.be/sK_ipHBxLew
🏷 歡迎成為資誠會員:https://pwc.to/2V8Lh8v
🎧專業同步,聽Podcast
►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QBuTiF
► Google Podcast | https://bit.ly/3gJOat1
► Spotify | https://spoti.fi/3vpyjUl
► SoundOn | https://bit.ly/3vw6ZUJ
🏷IG 搜尋 pwc_tw
🏷TG https://t.me/PwC_Taiwan
企業長租試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正確而關鍵性的一步!.....電力數據大解放!民眾未來可以決定電力大數據給誰用!(10/08/2020 ITHome)
臺灣開放電力數據發展邁開重要一步,台電正式推出AMI智慧電表用電查詢服務,讓民眾能以App查看家中每15分鐘用電資訊,這些數據未來還能帶來嶄新的居家能源管理服務,當智慧電表裝設率達3百萬戶時,還能蒐集電力數據衍生新興應用,有機會帶動產業新變革,更將成為台電發展電力大數據應用的關鍵
文/余至浩
走進臺北市忠孝東路6段某棟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稱台電)老宿舍改建的單身出租公寓,即使人才到了門口,不用進房舍,房客從第三方App就能看到現在房間用電情形,不用查看電表,就能知道自己房間用了多少度電,甚至精細到每分鐘用電記錄都一清二楚。
從這些用電資訊,住戶馬上就有看到即時的試算電費金額,不用等兩個月一次的電費帳單才知道,還能設定電費上限,超過立刻發送提醒,這支電力App還能遠端控制冷氣、升降窗簾,來管理每天用電支出。甚至屋頂太陽能板的發電資訊都能整合到單一App中,不只發電,以後連儲電都合一。
不只住戶能精打細算用電,房舍的物管業者,也能從單一後臺隨時監控公寓裡每月、甚至每天整體用電分布情況,來妥善做好能源管理。這些用電數據,可以視覺化圖表來呈現,除了方便管理者觀看不同時段用電變化,還能放大查看每層樓的用電細節和進行各樓層用電趨勢比較,甚至哪一戶今天用了多少電,馬上就能知道。
這是台電今年最新展開的智慧能源管理試驗計畫。
像這種居家能源管理服務模式,以往,只有在少數高級住宅或新建大樓、公宅,才看得到,但台電現在能夠以更低成本,更易於部署方式加以實現,這也意謂著,能夠更容易複製到一般家庭住家,甚至連老舊公寓也都能裝。全臺已有20萬戶就能用到,未來會達到3百萬戶家庭用戶,因為這些家戶都換上了台電最新的智慧電表。
嶄新的居家能源管理服務模式
以台電出租公寓為例,這座由4個連棟組成的集合型社區住宅,目前約60戶房客入住,單是主棟一整棟四層樓房舍,就安裝有4個智慧電表,每個電表對應一層5戶的用電資訊,4棟都採相同配置,除了安裝智慧電表外,在這間出租公寓還裝設了許多顆智慧能源閘道器裝置Cube,主要安裝在住戶房間,部分也有配置在智慧電表旁,來提供家庭能源管理服務,目前4棟樓一共布了36個Cube,都與智慧電表相連。
每具智慧電表蒐集到該層樓用電資訊以後,便會透過如WI-SUN無線通訊技術或電力線網路(PLC),將這些用電資料傳送到Cube裝置上,接著,再將這些數據上傳雲端來做視覺化用電呈現,還可以Cube搭配房間裡插卡式電力儲值裝置,來提供每位房客查看自己房間的用電。
不只取得並整合電表電力數據,在這間公寓的屋頂,還鋪設了多片太陽能板自發自用,光是4棟加起來的數量,總共可提供33kWh發電容量,可為整棟公寓分擔至少三分之一的整體用電,而且同樣可透過物聯網閘道器控制其產電,甚至之後還會搭配儲能櫃與太陽能板協同供電,還可運用大數據分析做最佳化的調控,協助用戶調節電費的支出,以後有多出來的電,還可以回存台電。
近年來以一款智慧能源閘道器裝置Cube在日本打響名號的聯齊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哲淵就表示,現在日本更進一步作法是,將智慧電表結合儲能與能源管理做運用。例如根據不同時段電價,以用戶端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控制如屋頂型太陽能板或蓄電池等儲能設備充放電,幫助住戶來調節電費的支出,以避免按較高電價支付電費。
甚至,因為這些電力數據衍生的新興服務,在日本更掀起新變革,包括老人照護、物流配送服務等。
新版電力App可查看一天前用電歷史資訊,提供每15分鐘更新頻率
臺灣雖然還沒走到這一步,但即使家中沒有HEMS系統,現在也能透過台電電力App來掌握自身用電。
為了蒐集民眾用電數據,台電近年來積極布建智慧電表,從一開始只有20萬戶換裝新電表,到今年年底前就會超過100萬戶,預計4年後更要達到3百萬戶,總用電82%的目標。
未來目標要可查一小時前用電歷史
台電8月新版電力App上線時,也有提供智慧電表用戶一個用電資訊查詢服務,雖然還無法像第三方App可提供即時用電資訊,但已經可以做到前一天、顆粒度每15分鐘的用電歷史資訊的查詢,甚至今年底要能提前到可以查6小時前的用電歷史,未來更大目標是要做到前一小時用電歷史資訊的查詢,但台電沒有說,何時有辦法可以提供即時用電的查詢。
用電查詢服務,對於一般民眾並不是甚麼新鮮事。民眾過去收到台電繳費帳單時,就能看到最近一期的用電度數與電費金額,甚至台電也有提供網頁或App可供用戶查詢家戶用電。
但是,台電這次推出能用App查詢用電歷史資訊的意義格外不同,可從以往每兩月查看帳單,現在改為透過手機App,就能看見前一日家中用電情況,讓每一位住戶可以迅速掌握自身用電情況。
這些用電記錄也會製作成圖表的形式,從這個用電分析圖表上,用戶可以很容易查看不同離峰、尖峰時段的用電分析資訊,還可以每小時為單位的用電度數,來進行不同時段用電量比較,甚至是可以與鄰近同區域用戶進行用電比較,來檢示自身用電有無異常,或是也能參考其他住戶或商家用電變化,用戶在據此來調整自己的用電習慣,來達到節能、省錢的目的。
台電的計畫,是分階段來開放,初期先開放20萬家戶查詢前一日用電,今明兩年會再逐步擴大到百萬民生用戶,目標4年內至少全臺300萬戶都能用。
開放民眾查詢更即時用電記錄,是台電走向電力數據解放的第一步,接下來,台電更規畫以後將把這用電資訊,尤其是智慧電表提供更詳細的用電資訊,提供民眾自主運用,並會透過政府MyData數位服務個人化平臺釋出。此舉,不僅將會加速臺灣在智慧電表發展的腳步,這些電力數據之後也將帶來更多電力衍伸新興服務。
台電智慧電表應用下一步,將結合家庭能源管理服務
為了配合將來的家庭能源管理應用趨勢,台電下一步,更要從電表端深入到家庭端,台電還因此在同一個智慧電表內設計了同時可支援Route A與Route B兩種無線通訊介面模組,前者負責將電表資料透過通訊網路轉送回電力公司,以記錄用戶用電數據及做為後續計費結帳,後者則是可透過連結HEMS系統,控制家中的智慧家電,協助用戶做最佳化的能源效率管理。
舉例來說,未來電表收到用電資訊後,便會將這些數據透過Route B模組傳給家中HEMS系統,接著,再由該系統依據當下用電情況,進而操控家裡的家電,以做適當用電調整或離尖峰時段的用電配置等措施。這些用電資訊,用戶從手機App或居家顯示螢幕也能看到,甚至因為HEMS系統是透過Route B模組向台電智慧電表取得即時用電資訊,因此才能做到能讓用戶在第三方App上,看到一分鐘前的用電歷史訊息。
不過,台電目前只在每具智慧電表裡,先安裝了可回傳用電資訊到電力公司的Route A通訊模組,至於連接家庭應用的Route B模組還未裝。
台電配電處副處長黃銘宏就表示,智慧電表的Route B模組,主要是提供給對用電管理需求較大的電力用戶,如便利超商等小型工商用戶,未來可自行搭配適合HEMS系統方案做安裝。
他也表示,台電之後將會把該模組介面規範開放給能源管理系統廠商,民眾或商家能直接經由台電認證的業者,來協助其裝設該模組在智慧電表裡,並搭配其HEMS系統,就可來進一步做更詳細的能源管理規畫。
像這樣的家庭能源管理新模式,台電3年前也開始在臺北、臺南,高雄的公共住宅、公有宿舍合計1千戶做為其示範場域,來推廣住宅智慧用電與能源自主的理念。台電之後也會將此應用模式複製到更大型案場,並以智慧電表搭配能源管理機制,來展開更多智慧化能源應用及其服務場域試驗。
台電於8月下旬推出電力App更新時,首度增加AMI用電資訊查詢功能,這個功能結合了通訊傳輸功能的智慧電表,讓安裝該電表的低壓或一般用戶,現在也能夠隨時查看前一日個人用電資訊,甚至可顯示每15分鐘用電。不需要等到兩個月後收到帳單才知用多少電。這些用電記錄也會製作成圖表的形式,從這個用電分析圖表上,用戶可以很容易查看不同離峰、尖峰時段的用電分析資訊,還可以每小時為單位的用電度數,來進行不同時段用電量比較,甚至是可以與鄰近同區域用戶進行用電比較,來檢示自身用電有無異常,或是也能參考其他住戶或商家,來調整自己的用電行為,有效達到節電。
為了配合將來的家庭能源管理應用趨勢,台電還因此規畫在同一個智慧電表內設計了同時可支援Route A與Route B兩種無線通訊介面模組,前者負責將電表資料透過通訊網路轉送回電力公司,以記錄用戶用電數據及做為後續計費結帳;後者則是可透過連結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控制家中的智慧家電,來協助對用電管理需求較大的電力用戶,如便利商店等,做最佳化的能源效率管理。
不只開放用電查詢,台電未來也將把家庭用電資料放上MyData由民眾自主運用
其實這些從智慧電表取得民眾在家的用電資訊,也都是一種個人化資料,過去被視為敏感的家庭用戶電力使用資料,台電未來也規畫釋出,提供民眾自主運用。
台電業務處副處長許一女就親口透露:「台電有規畫以後要讓民眾也能將個人用電資料打包來做自主運用,尤其是智慧電表提供的更詳細用電資訊」,希望能夠做到,不論是在網頁或手機上申請,民眾以後只要按一個鈕,確認身分以後,就能獲取他們的用電資料。
如此一來,現今全臺1,400萬用電戶數,未來取得電力資料自主權後,民眾在家每天,甚至每15分鐘的用電資訊,都可以經由個人化資料交換平臺下載,不只可以個人使用,資料擁有者也能將這些家中電力使用數據,授權給需要資料的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下載,做為商業應用。這些服務提供者,包括了家庭能源管理系統業者、太陽能或儲能設備商,甚至是軟體開發人員,之後只要經民眾同意後,就能取得這些詳細用電資料,來開發相關應用或新功能。
比臺灣更早開放的美國,多年前就已透過綠色按鈕(Green Button)的機制,讓民間能夠取得個人用電使用數據,除了運用在協助家庭或商家找出更好的方法管理電力消費,藉此來節省金錢或是資源,也能透過大量數據分析,提供企業能源管理的決策。
這些民眾用電數據,甚至也進而帶動各產業的發展,如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運輸等。
對此,聯齊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哲淵也給予肯定,但他也強調,要完成這件事有許多前提,包括須落實個資保護、確保資料使用權利義務等,他直言,這些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於法令。這也是為何連很早就推行電力數據服務創新的日本至今都未實現的原因。
儘管,這項個人資料服務,得等到智慧電表布建達一定規模,台電才會逐步來推行,但許一女也預告,未來將會利用政府MyData個人化資料交換平臺來釋出。
目前MyData平臺已開放31項政府機關資料集,包括戶役政、地政、健保、交通、能源、教育等民眾個人化資料,但其中屬於國營事業,只有台灣自來水公司,且僅提供下載使用者過戶證明資料,未含家戶用水資料。若是台電跟進,也將成為國營事業在MyData開放的第二家。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0288
♡
企業長租試算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疫情越來越嚴重,疫情警報又延長兩週
大家不敢出門,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收入
行政院這週也提出了紓困4.0原則
這次的紓困4.0,跟去年的紓困2.0很像
主要針對幾種受到衝擊的族群做紓困
弱勢族群、無一定雇主勞工及自營作業者
農漁民生活補貼,遊覽、計程車駕駛補貼
企業的紓困措施,包含直接的補助
低利率紓困貸款等等,舒緩企業資金壓力
今天會分享重點資訊,希望對你有幫助
行政院紓困振興專區:
https://1988.taiwan.gov.tw/
衛福部急難紓困專區:
https://covid19.mohw.gov.tw/ch/np-4710-205.html
財政部紓困振興專區:
https://www.mof.gov.tw/covid19
教育部紓困振興專區:
https://www.edu.tw/COVID-19/
文化部紓困振興專區:
https://www.moc.gov.tw/content_434.html
未列出的單位,可自行查找,歡迎網友補充
00:00 片頭
01:20 中低收入戶紓困生活補助
01:48 申請急難救助紓困金
02:31 職業工會紓困生活補助
03:28 漁民、農民、觀光產業勞工紓困生活補助
03:46 服務業員工薪資補貼及相關計畫補助
04:12 學生停課相關補助
04:47 企業相關紓困貸款資訊
06:49 企業稅務相關紓困措施
08:44 教育相關產業紓困相關資訊
09:07 關於疫苗及你應該做的事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reurl.cc/8yzgGX
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企業長租試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歐洲足總、南美足協先後宣布歐洲盃、美洲盃推遲一年後,2020東京奧運也將改辦在2021年夏季。也因為這次疫情相當的嚴重,東京奧運因此延期或取消了,對日本來說將會是最壞的結果。
因為東奧原本是日本寄託經濟大翻身的救世主!舉辦東奧可帶來場館、交通網絡建設,以及刺激觀光等各種好處,日本經濟成長雖然一度在2019年調漲消費稅暫時下滑,但市場都對東奧能帶來景氣好轉抱持期待!但現在取消了,根據日本民間單位試算,東京奧運如果『延期』,可能造成6000億到7000億日圓的日本國內經濟損失;如果『取消』舉辦的話,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延期』的十倍以上,可能造成7.8兆日圓經濟損失,並讓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減少1.4%!
因為我們現在身處的奧運,跟20世紀上半的奧運完全不同,已經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商業活動,存在國際奧組委、舉辦城市、運動員、電視台、贊助企業等各種利害關係者,中止或延期將導致多方産生巨大損失,光是轉播權收入至少會少賺一半以上!更別說如果『延遲』到2021年或2022年舉辦,還會影響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資金籌集,如何維護贊助商的權利估計也會引起爭論。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討論的『無觀眾方案』?閉門比賽可行嗎?閉門比賽至少可以管控大規模的人員移動,國際奧委會也可以確保轉播權收入,但人潮就是錢潮,沒有觀眾的奧運會氣氛不僅不會嗨,贊助商所獲得的效果也會減半!
而且不讓觀眾來,你也不能保證運動員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啊!看看NBA的例子,運動健將也是很有機會感染!
而且奧運延期才不是像那種把足球賽延到下週六舉行,那麽簡單勒!
根據《法新社》整理了 延期3 大重點,第一點是『賽事安排』!有多達33個奧運項目,各自在接下來一年的單項賽事日程將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大的難題還是在,如何與2021年和2022年的各項賽事進行賽程的協調!田徑和游泳是熱門比賽項目,東奧延期一年會跟明年八月在美國舉辦的田徑世錦賽,以及七月在日本的游泳世錦賽衝突,歐洲冠軍聯賽也已從今年延至明年舉行,若是延期兩年又會影響2024年奧運!對持續針對奧運調整狀態的運動員而言,延期極有可能打亂自身節奏、影響成績。雖然很多事情仍取決於延期時間的長短,但這些變動,對運動員、行政人員及賽事轉播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場夢魘。而且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短,光是延後賽事,都可能很難保持在最佳狀態,更別說一旦取消活動,看不見的改變是運動員的存在感、影響力,他們面臨的身心狀態都要重新調整!
第二點則是『場地安排』,東京奧運共有43個場館,有些是暫時性的,有些是專為東奧而建的或是重新再利用的場地,例如,全新打造、可容納6萬8000個座位的奧林匹克體育館最大亮點之一,就是奧運結束後,將作為文化或體育活動場地。一旦東奧延期,與奧運撞期的文化或體育活動,日期就需要跟著調整,這其中還有志工也是問題,東京有11萬多名東奧志願者,志工五月就要開始培訓了,其中有22%,大概3萬多人是學生,一旦東奧延期,如果無法配合學校上課時間,可能造成這些年輕志工無法到場。
最後第三點就是『選手村後續用途』問題,東奧選手村位於東京黃金地段,不僅可俯瞰東京灣,也可遠眺知名的彩虹大橋,根據規劃,選手村在奧運結束後,將重新改造為豪華型的公寓式住宅,供出售或租用,奧運延期也就意味著,改造工程將延後進行,為那些已簽約的住戶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到後續交屋,這背後也透露跨國大型運動賽會所暴露的問題。
就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甚至造成主辦國財務巨大負擔。
兩週賽事過後,體育場館使用頻率低落的問題,這些議題一再受到檢視,對奧運所宣稱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是可以兌現,備受遲疑,甚至各地還有反對日本承辦奧運的聲浪出現呢。
延期説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存在高難度障礙!東京奧運想要對世人展現福島走出9年前的311震災創痛,但如今日本卻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襲擊,在面對這場疫情浩劫下,續辦與否不再只以疫情為唯一考量,延期雖然無奈,但卻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你對這集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喔。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