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是這世界的肉身菩薩
特殊生不該被視為負擔,
而是讓我學會用一種更謙卑的心情來照顧對待。
然而,我對特殊生的教育是:
老師的愛是懂你的特殊,但不讓你特殊!
「學務處!學務處!陳老師,學生現在在學務處!」電話那頭幫忙安撫學生的老師,來不及細聽我的詢問,便著急地不斷喊著。
「對不起,我現在要監考,請幫我先安撫他,我監考完就立刻過去。」電話這頭的我也緊張不已。
五分鐘後就要模擬考,我急著向班上說明接下來可能遇到的狀況,要大家在待會同學進教室後,不要刺激他,也希望大家穩定自己,盡可能不受環境影響,好好專心考試。
我嚴肅而著急,一邊也用訊息關心情況。
* * *
我的學生現在正在情緒崩潰邊緣,他平日溫順善良,但遇到「固著點」時就會崩潰爆炸。他非常介意自己「遲到」的行為,偏偏他是一個很難入睡、經常失眠的孩子。雖然我對他的情況非常了解,不在意他的失誤,總是安慰說:「沒關係,老師也會犯錯,老師可以理解你的不小心失誤,沒有那麼嚴重。」但他依然會陷入「遲到SOP」裡。
只要一遲到,他就會大聲地斥責自己、打自己的頭、要求自己不准搭運輸工具(從台北到蘆洲跑步上下學)、並在周末逼自己跑二十一公里,這些對自己的懲罰不因氣候改變,不論寒流或大雷雨,他依然堅持必須如此。
高三了,或許課業壓力讓他更難入睡。昨天,他再次因為遲到暴走,一到學校就在我座位旁情緒激動地大罵自己,我要他看著我的眼睛,慢慢緩和情緒說話。與他磨合了這麼久,我總是不捨他的這套模式,試圖引導他其他作法和轉念思考,但他有他的固著,所以,我也逐漸找出處理方式――安撫、尊重他的作法,給予安全提醒,甚至給他跑步後的糧食補給當精神支柱,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我在安撫後,從抽屜拿出一包能量飲,跟他說:「這給你跑完後喝,老師為你加油。」他雙手接過,深深一鞠躬,才終於回教室繼續上課。
* * *
每天早上,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孩子的遲到,幸好他多半只遲到一天,第二天就會準時出現。
「老師,大晏還沒來。」沒想到,他今天再次遲到。這兩天是模擬考,他因此錯過了第一堂國文。
「媽媽,大晏現在還沒到學校喔。」我趕忙發訊息給家長。
「老師,他一早發現自己遲到後心情很激動,但八點四十分就已經出門了。」家長無奈表示。
我看看時鐘,現在已經十點,他還沒出現,到底去了哪裡呢?
過了約莫半小時,特教老師帶了我的寶貝上來,他看來依然情緒緊繃,口中唸唸有詞。我趕忙關心,但他卻越來越激動。
教室內,大家正在考第一次模考,我必須盡快讓他平靜,也得繼續監考。
於是,我帶他進到教室坐下,發下了考卷,跟他說:「遲到的問題我們等一下再說,現在同學在考試,你也必須考試,記得先做到保持安靜,不要影響其他人,我們先寫考卷。」他點點頭。
我回到講台環顧四周,看著其他孩子振筆疾書,也看著他眼神不定、唸唸有詞的樣子。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
* * *
大學時,媽媽鼓勵我利用課餘時間,多多做些公益活動。當時我除了暑假到醫院當外科病房的義工,看到非常多因為車禍或生病開刀、外型幾乎人不像人的病人,讓我非常震撼之外,最大的影響,就是每周六到天母聖安娜之家服務的體會。
聖安娜之家是一個專門收留與照顧重度腦性麻痺患者的機構,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重度腦性麻痺患者。
在此之前,我接觸的多是輕度腦麻患者,他們身體或顏面失調、走路歪斜、說話也不清楚,每次看到他們,我總是很心疼。
當我來到聖安娜之家,舉目所見是一個個躺在病床上蜷縮著身體的人們,他們的四肢扭曲在一起,眼神空洞,看起來年紀很小;但事實上,他們因為重度腦麻幾乎停止發育,外表看來是孩子,但實際年齡卻已經四、五十歲了,有些狀況好的還可以在地上爬行,狀況不好的則是終年躺在床上流口水。
他們因為沒有牙齒、無法咀嚼,一輩子吃的食物都是食物泥,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周六去幫忙餵食。
餵食的時候,會拿著一個裝滿稀飯的大碗,和一條很大的毛巾,餵進食物之後,患者因為不太能咀嚼吞嚥,便會將食物吐出來,這時候就要把吐出的稀飯再餵進去,並用毛巾幫他們擦口水。一來一往,一口口的稀飯餵完,常常都需要一兩個小時。
餵食過程中,我也會跟他們說話,每當他們對我笑時,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就更賣力跟他們說話。
可是事後,工作人員卻告訴我:「他們其實沒有意識,他們的笑不是笑,只是神經抽動。」
這個答案讓我很震撼,那時的我就想到佛家的「因果說」。
佛家因果相信「前世因,今世果」,相信「這輩子多行好事,下輩子就可以解脫超生」。
我想的是:「如果我們相信佛家因果,相信每個人透過這輩子努力都可以改變命運,那麼,眼前這群重度腦麻患者,他們從出生到死亡就是躺在這裡,他們可以在今生改變些什麼?他們這輩子來人世的意義又是什麼?」
* * *
畢業後,雖然無法再如以往前往聖安娜之家當志工,但多年來,在那裡的記憶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心裡,這個問題也一直盤旋在我的生命中。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宥勝的一段訪問,他提到自己前往印度的垂死之家當義工,當下也想到與我類似的問題,之後的某一天,他突然體會到:這群天生有殘疾的人們就是這世界的肉身菩薩,他們用自身的殘缺來告訴我們:「生而健康、可思考、可改變的我們有多麼幸福,以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值得感恩!」
後來,也有網友與我分享另一種說法,她說:「讀過一個理論,特殊的孩子是幫我們承擔了大自然中必然的遺傳變化機率,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激,成為他們的代言人,協助他們。」
這兩種答案都讓我無比震撼,也無比安慰,之後,便以這樣的觀念擴及所遇到的一切。
* * *
在強調教育應普遍普及公平的現代,特殊生會被安置到班上,一個班級裡常常會有好幾個情緒、肢體或讀寫障礙的孩子。
這些孩子有時表達與眾不同,有時程度完全跟不上,還有身體的缺陷與辛苦,他們像是脆弱的幼苗,需要更多理解與照顧,也需要環境更友善的包容;只是,這些原本應該被保護的不同,卻常淪為被霸凌的下場,因為班級適應問題,有些老師不免對此感到不耐或心煩。
我也常因為這些孩子在班上,擔心自己處理不好與各種突發狀況而壓力沉重,可是,當我理解「特殊生是這世界的肉身菩薩」後,想法就改變了。
我想既然這是緣分,就代表上天認為我們有能力可以照顧他們。特殊生不該被視為負擔,而是讓我學會用一種更謙卑的心情來照顧對待;既然我們擁有比較多,就可以去付出更多,這才是上天給我們幸福健康的意義,也是人世的一切教導我們的道理。
於是,我把這樣的思考帶給學生:「特殊生的特殊不是他們願意的,如果可以,大家都想選擇跟『你們』一樣,可是命運如此,他們著實也非常辛苦。你們既然擁有這麼多,也能從對方身上體會這層道理,就該把你們擁有的一切用感恩知足的心回饋出來,他們需要你們的照顧,也需要你們的包容。
「你們的一切都是上天給予,應該感謝天,相信擁有的一切都有使命,而且憑什麼欺負那些天生就有缺陷的人。另一方面來說,這世界每個人都不完美、都特殊、都需要被接納包容,誰又有權利去評斷別人的優劣呢?」
* * *
特殊生是這世界的肉身菩薩,他讓我感恩,也讓我明白使命。
然而,我對特殊生的教育是:老師的愛是懂你的特殊,但不讓你特殊!
因為知道除了爸媽之外,可以影響他、理解他的,或許就是老師了,離開學校教育,出社會後,就不一定有那麼多人可以給他耐心和等待。
所以,即便心中有包容,但引導他的標準如同其他學生一樣,是用「出社會後的處境」在進行教育思考。
當他行為脫序時,我會說:「想想看,如果你以後在外面因為這種狀況而大吼大叫,你的老闆能接受嗎?」「如果你以後見到老闆時,都說這些他聽不懂的話,你的老闆會有耐心理解你?還是覺得你沒在點上,可能因此要你滾蛋呢?」
我不斷提醒自己「愛他不只是理解他,還要幫助他進入社會,被其他人所愛」,不斷用更高視野帶領他看到這些行為的問題跟盲點,每個學期都設定不同的行為標準,並在每次脫序時嚴格制止。
一個學期又一個學期,這孩子雖然不像其他學生能夠立即就懂,常常會回到原點,但也逐漸改變。
當老師給出愛,孩子也能明白我們愛他的苦心,就會願意跟從老師的行為設定慢慢有了進步。班上雖然不免還是有缺乏同理、不夠成熟的孩子,但也有更多善良溫暖的心靈。
教育不是選擇你想要教的對象,而是想辦法把你不想教的對象變成一個可教的人。
生命是如此無常短暫,我們應該用愛給別人更多包容和溫暖。
.
摘錄自《#最難的一堂課》
作者:陳怡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之前有位家長為了特殊生孩子的在校困境,跟我求援,讓我想起這篇文章。特殊生的校園適應,老師真的可以幫上很大的忙。
非常感謝陳老師的付出與記錄,讓我們有可以學習的榜樣。我長期陪伴著,知道親師生都相當地努力,儘管遭遇很多挫折與不諒解,也沒放棄。
祝願您,能試著理解這世上還有許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困境,也許我們不一定幫得上忙,但能給出體諒的空間,就是貢獻!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最難的一堂課》
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Teacher0903
.
贈書直播_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一種僥倖
https://fb.watch/4IO_P1BsDm/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Leo 里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嘗試新企劃!這次影片算是超級短片, 單純想拍看看整體出來是什麼感覺, 覺得太糞片的就當作沒看到吧QQ FB搜尋【Leo里歐】粉專上架啦https://www.facebook.com/Leo%E9%87%8C%E6%AD%90-488816981867523/?modal=admin_todo_t...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Elle Onn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Leo 里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的評價
- 關於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我看不到希望」 陸青年失業率飆17.9% - Mobile01 的評價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Elle Onn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收到很多私信
關於麻麻們的詢問
我是如何鍛煉小賽自己進食的
又或者很多人跟我說我很會訓練小賽自己吃之類
大家說,如果不是真的看到影片
很難相信一個一歲多的小嬰兒可以自己吃完一整碗飯
或者其實很多3-4歲的小孩都無法做到
其實我真的覺得小賽自己吃飯這件事
都是她自己在鍛煉自己的
我並沒有教她什麼
如果真的有的話
應該就是我給她這個 #自己學吃的權利吧
記得在小賽4個月左右的時候
醫生說小賽是要開始輔食階段了
要準備準備了
那時候的我很糾結
要做puree嗎,還是要BLW
心裡覺得如果可以BLW最好
不過如果小賽喜歡puree
反正我有Thermomix
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可是BLW的話
必須要等到6個月可以坐的時候才能開始
我又怕她開始puree的話
就很難回頭
所以我好不容易熬到小賽6個月
那時候我把同一個食材
同時做成兩種類型
puree和切成長條狀
我讓小賽自己選
她要哪一個
沒想到那時候她很激動
直接搶過我本來要餵她吃puree的湯匙
然後開始慢慢用牙肉磨咬那個長條食材
還咬出一個小缺口
那時候我就在想
好吧,既然你想要自己吃
那麼就選擇BLW吧😃
當然,在這之前
媽咪們可以先研究好BLW的進食順序
還有急救法
我都是上Youtube, Facebook 和Google學習
也很感謝很多網友媽咪互相分享教了我很多
其實我也沒想到在這大約1年的時間
小賽的進步是如此之大
現在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頭的餐廳
她都可以自己用餐
我最開心的就是
我幾乎不需要理她
可以好好享受我的食物
尤其看到其他媽咪追著小孩用餐的時候
我心裡真的是很proud of 小賽
如果你問我心得的話
我想應該是我做了這幾點
1. 心臟和耳朵都要夠強 ❤️
其實如果你的寶寶不是自己照顧
而是保姆或者阿嫲照顧的話
基本上是比較難BLW的
因為老人家一般都比較難接受
就算是我自己的家娘
都不是很贊成小賽自己吃這件事
覺得她吃得很亂很髒
或者沒有吃到東西,只是一直在玩
這個時候
你就要左耳進,右耳出 👂🏻
最主要還是你和另一半要堅持
我的做法是,如果帶回家需要外婆幫忙帶
就按照他們的方式
餵粥就餵粥
反正只是1-2天
回來小賽還是自己吃
沒有大礙 😂
2. 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坐在餐椅上
我們家是按時 1pm 吃午餐 7pm 吃晚餐
早餐和下午茶時間就比較自由
一家人一定要坐在餐桌特定位子
小賽也一定坐在自己的 high chair 上
所以每當她看到我們準備好餐椅
開好用餐的背景音樂🎶
帶她去洗手的時候
她就知道要開餐了
餐桌上只可以出現用餐的器具和食物
沒有 Toys 也沒有 Ipad
千萬不能讓小孩一邊玩樂一邊吃
不然你的噩夢將會延續很多年
3. 吃飯的時候不可以開卡通
我們家是每次用餐的時候
都會開 bossa 音樂或者高級餐廳咖啡廳的背景音樂🎶
雖然很做作 😂
可是真的很有feel
也希望可以這樣培養和提升氣質 😂😂
而且也可以促進胃口哈哈
4. 不要吃了/吃飽了 就收走食物
小賽也不是每一次都會把食物吃光光
她還是會有偶爾鬧脾氣的時候
間中也有一個愛丟食物的階段
我會很平靜和她說
掉在地上的食物就不能吃了
那你就沒有東西吃了
如果她停止用餐
我們也吃完後
就會清理收拾
讓她知道過了用餐的時間就沒得吃了
她要吃的話就要等到下個用餐時間
她可以自由選擇食物
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飽或餓的程度
來自己決定要吃多少
其實不用怕他們餓到
他們比我們還要清楚
5. 千萬別怕髒
這點超級重要!
小賽在家的時候會吃得比較髒,雖然現在情況好很多
可是她在外的時候
表現也會不同
會比較斯文,我也不懂為何
就是很自然的
有時候小賽也會吃到臉和頭髮都是
我其實也沒有理她
我覺得千萬不要在小孩一邊吃的時候你一邊擦
其實這樣也會影響她用餐的心情和能力
就放手讓她自由發揮
反正
吃完了整個丟去洗澡就好了🚿
我會建議買一個餐盤比較大或者品質好的high chair
會讓清理工作好處理很多
講真,IKEA的餐椅真的很容易掉食物也很容易踢到腳
小賽是用著Quinton的high chair
用了一年,餐盤很大,還有輪子
我目前也剛入手了 Stokke ❤️
一個好的 high chair 真的可以用很久
餐具方面小賽使用率最高的就是
Miniware
款式和顏色很漂亮,品質也很好
可以到鏈接用固本下單
coupon code:ELLEXPLA
下單鏈接:https://bit.ly/3gYci8X
如果你的孩兒已經錯過了自己用餐的黃金時期
我覺得還是可以試試看的
永遠不要嫌晚
我相信如果你們能夠信任他們其實也可以自己做到
他們的潛力一定會讓你有所驚訝 🌝🌝
18個月在外用餐的影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317298461685774&id=1735126776569625
#突然想到還有一點
對了,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
6.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大人的聲音要溫和
也不要大驚小怪
這點是要配合家裡人的
一開始 BLW的時候
她很有可能會小嗆到
可是她會自己咳嗽出來
這也是她的一個學習過程
只要她知道這樣咬食物太大塊
下一次她就會咬小一點才吞
大人要陪伴用餐
也要學會判斷 是嗆到還是啃到
有時候如果太緊張反而會嚇到她
還有就是
小賽吃東西的時候我們把她當大人在看待
不會在旁邊嬉笑玩鬧弄她
我覺得可能這點也是讓她可以專注吃飯的原因
這裡長長的分享文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有個參考
#歡迎註明出處轉載分享
#小賽blw
#blw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一則即時新聞吸引我的關注,全球首例因為新冠疫情而亡國的國家,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有這個國家的存在,竟然被正式記載在維基百科條目裡,我當時震驚了……
名為「赫特河公國」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的私人國家,據報導在龐大的稅金壓力之下,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賺不到觀光客帶來的收益,決定宣告破產,販售所持有的土地來清償積欠的債務,從此結束了獨立50年以來的光輝歲月,果真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終於不敵亡國的命運,澳洲政府倒是鬆了一口氣,這個微型國家願意面對現實,相信對彼此都是一件好事。
把時間拉回到 1969 年,「赫特河公國」的誕生起因於一時衝動之下做出的決定,建國之前,該國的李歐納德親王原本只是西澳大利亞的一名平民農夫,因為小麥生產的問題,血氣方剛的他直接跟澳洲政府摃上,他對於政府的處理態度極度不滿,數度溝通卻宣告失敗,於是憤而成立「赫特河公國」,他的農莊範圍所及之處即是國土,一個微型國家就此誕生,感覺超酷的,這名農夫好有 Guts ,沒有揭竿起義,也敢自立為王。
有趣的是,澳洲政府並沒有以「一個澳洲」的原則來要脅赫特河公國,只是不斷透過行政與法律訴訟,希望他們能夠履行納稅的義務,一邊努力催收稅金,而另一邊則是堅持不繳稅來抵制政府,不覺得很和平美好嗎?雖然雙方的對峙局面在今年劃下句點,留給世人很大的啟示,全國百姓只有26人的小國家也積極的對外建立邦交,人口二千三百萬人的台灣還怕什麼?
有沒有一種誤闖平行時空的感覺?
這篇報導讓我聯想到一則著名的都市傳說「來自陶樂德的男人」。幾年前在網路瘋傳的時空旅人經典案例,來跟大家科普一下,首先「陶樂德」不是一個曾經存在於我們這個地球上的國家,你在維基百科上是找不到關於陶樂德的描述,它和「赫特河公國」的命運簡直天壤之別,有人說「陶樂德」位於平行時空的另一個世界。
資料參考出處https://ameblo.jp/siyohtomiyama/entry-12400542756.html
話說 1954 年的夏天,大概是七月的時候,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一說是成田機場)發現一名男子持假護照試圖入境,於是被海關人員攔截下來,當時這名白人男子蓄著鬍鬚,穿著體面的西裝,提著行李與其他人一同走下飛機,老老實實地排隊等待通關,一切都看起來很正常。
這名男子所說的母語似乎是法語,日語也說得很流利,看上去就是一個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沒毛病嘛。那麼依照程序,海關人員詢問他幾個問題,像是你從哪裡來?來日本從事什麼活動?這次打算待多久?男子表明自己是第三次造訪日本,來的目的是打算和一家往來的日本商社談生意。
當問及他從哪裡來的,此時氣氛變得詭異而緊張起來,因為他說了一個十分陌生的地名,他表示自己是從「陶樂德」來的,海關人員當場懵了,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還以為他在開玩笑,不要說海關沒聽過這個國家,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叫做「陶樂德」的這個地方啊,你可以再誇張一點沒關係。
海關人員要他出示護照,上頭簽發護照的國家確實寫著「陶樂德」國,海關人員感到十分訝異,再仔細翻開護照本的內容,確實有入境日本的鋼印,也記載著其他歐洲國家的出入境章,後來警方檢查他的皮夾,發現塞滿了各國貨幣,與其他的商務人士並無二致,但就是無法理解「陶樂德」怎麼會印在護照上,而且還有模有樣的印有國徽和英文。
要說是假護照也未免太扯了吧,當作是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膩?又不是在拍電影,弄本假護照沒有很難,但是瞎掰一個不存在的國家,是想要惡作劇嗎?把海關人員當白癡是嗎?海關當然二話不說,把這名男子攔下並且拒絕讓他入境。
謎樣的時空旅行者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海關人員的大動作激怒了他的情緒,白人男子堅稱他每次都是拿這本護照順利通關,上頭還詳細記載了入境的日期,不可能出錯呀,應該是你們的問題吧,我還要趕時間,何苦這樣為難我呢?隨即遞上他要前往造訪的商社名片,如果你們不相信我,可以現在打電話去問對方啊!
男子愈說愈氣,一旁的海關人員和民眾也為他緩頰,有話好好說,別這麼激動,如果中間有什麼誤會,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的。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海關方面也陷入苦惱,從沒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於是只好致電給名片上載明的商社,問他們是否認識這名男子,並詢問相關細節,包括業務上的商談等等。
說也奇妙,這家商社是真實存在的公司,但他們並不認識這名男子,既沒聽過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代表的公司,更不知道「陶樂德」的存在,而男子聲稱的商業辦事處,依照他記憶的電話打過去,只聽見話筒傳來,您撥的電話號碼是空號,這條線索看來行不通。
一切都像在雲霧中,教人摸不著頭緒,到底這名男子是精神有問題呢?還是純粹的偷渡客?說謊的技巧並不高明呀,到底打算來日本做什麼?難道是間諜打算來日本蒐集情報?哪有這麼瞎的間諜,用來歷不明的護照妄想通關,是不是太低估日本海關人員的智商?男子再三表明陶樂德國是歐洲的國家怎會沒聽過,你們不要欺人太甚喔,我告訴你,別以為陶樂德人很好惹的,叫你們長官出來!身為歐洲公民竟然被如此對待,我要提出控訴,告你們妨害人權。他覺得自己好像被羞辱了,實在氣不過,音量也愈來愈大聲,附近的民眾都圍了過來,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湊在一旁看熱鬧。
海關也覺得這名男子很盧,無奈之下只好找人從辦公室拿出一張世界地圖,要男子指出陶樂德的所在位置,男子看了看地圖,不假思索地用手指著一處位於法國和西班牙邊界的地方,一般人可能不曉得那裡確實有個國家,但海關人員也是有做過功課的,那裡有個微型國家從 1278 年正式成立至今,叫做安道爾親王國(加泰隆尼亞語 Principat d'Andorra),一般稱作安道爾。
(以下是維基百科時間)安道爾位於庇里牛斯山脈東南部,旁邊的鄰居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官方語言為加泰隆尼亞語,通用語言為西班牙語和法語。該國的軍隊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共同保護,境內只有管理治安的警隊,既沒有自己的軍隊也沒有自衛隊。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國內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安道爾高山峽谷遍布全境,全國平均海拔高達1,100公尺(3,600英尺)是歐洲地勢最高的國家。它是君主立憲國家,據說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為回報安道爾人與摩爾人作戰,頒布特許狀,允許在其境內設立教區,並任命主教,後來該地區自成一國。二戰期間,安道爾維持中立,長時間以來,安道爾幾乎與世隔絕,只保持與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友好關係,1993年安道爾舉行公投,通過安道爾憲法,並成為聯合國的一員。
讓我們回到事件現場,男子堅稱從未聽說過安道爾這個國家,明明這裡就是陶樂德,跟我瞎說什麼安道爾,陶樂德是至少存在千年以上的先進國家,跟歐洲各國都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在各國也設立了商務辦事處和外交領事館,別瞧不起人了,我是歐洲公民,擁有合法的護照入境,有什麼不對?
他強調前二次來日本都有順利通關,為什麼這次不行,好歹說個理由呀,男子爆氣了,他愈說愈不爽,懷疑自己被設局,怕是給人捉弄了,憤怒的他拿著護照指著海關人員聲張自己的權益。
眼看雙方僵持不下,海關人員決定扣留他的假護照,暫時將他拘禁在警衛室,大約待了八個小時,後來基於同情的理由,在相關人員的護送下,請他暫住入境旅館,房間外還派了兩名警衛看守,往上級單位通報後,警方也積極介入調查這名神秘男子的真實身分,對於海關來說,他是一名無國籍的偷渡客,這點是不會錯的,至於真相如何,只能靜待調查。
這名男子待在過境旅館的期間,海關允許他可以在旅館的餐廳用餐,此外限制他的行動自由,只能待在旅館房間,其他哪兒都不能去,有道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縱使無奈,男子也勉為其難地接受這樣的安排。
男子用完餐回到房間,要在這兒睡上一晚,隔天可能要被遺返出境(能遺返到哪兒呢,一個不存在的陶樂德國?),或是被送去警局繼續接受盤查,還是像《航站情緣》那樣從此住在羽田機場?
無論是哪種情況,總之今天什麼事都不能做了,只能待在房裡看看報紙雜誌和電視新聞,一切只能等待黎明,他內心有說不出的苦悶,他也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身為陶樂德人有必要受這樣的折磨和委屈嗎?以前來到日本,海關不會這樣對待他的啊,他內心滿滿的疑問得不到解答,坐在房間的床沿,他把頭埋進雙手裡,就這樣一直煩惱著沒有結果的問題,一直累到睡著為止。
到了隔天早上,海關人員偕同警方進入旅館敲他的門,發現毫無回應,覺得有些蹊蹺,該不會是畏罪逃逸或是在房間裡自殺吧,於是找來房務人員開鎖,一行人衝進去,只見房間空無一人,旅行箱、衣物,任何與白人男子相關的跡證全消失了,就連扣留在機場裡的假護照也不翼而飛,男人在旅館房間內從此人間蒸發。
更詭異的是,門外看守的警察也沒有看見男子走出房間,更何況房間位於高樓層,對外僅有一個小窗,按理來說是不可能從這裡逃脫的,又不是推理小說的密室,空間環境沒那麼複雜,也沒有空調管道被破壞的痕跡,房間一切物品都在原來的位置上,浴室裡也沒有使用過的跡象,這名男子真的就這樣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名男子到底是誰?是偽裝成商務人士的恐怖分子嗎?還是一個行跡詭異的偷渡客,是精神上出了問題呢,還是謎樣的時空旅人,終於又回到他所在的平行時空?答案至今無人知曉,網上各種討論串眾說紛云,來自陶樂德的男子行蹤成謎。
關於真實的情報,這起事件被記錄在日本昭和29年(西元1954年)的英語雜誌日本時報『週刊ジャパン・タイムズ』的犯罪欄位,當時的記載很簡短,就是有一名外國人攜帶假護照企圖入境被海關攔下,後來被移民官員拘留,這樣簡短的內容。為什麼後來會發展成都市傳說?這就是銀快最感興趣的部分。
來自陶樂德的男人(The Man from Taured)
網路上隨便一查就有各國語言版本的時空旅人故事,在日本鄉民論壇也產生激烈的討論,很有意思,有興趣可以自己找找看。有更多的小說以此故事為創作靈感,像是以下列舉的幾部作品:
保羅貝格 Paul Begg 的《Into thin air: People who disappear》1979年
科林·威爾遜與約翰格蘭特的《The Directory of Possibilities》1981年
托馬斯萊斯曼的《Strange but True: Mysterious and Bizarre People》
布萊恩艾拉斯帕Bryan W. Alaspa《The Man from Taured》2015年
伊恩麥克勞德Ian R. MacLeod的《A tourist from Taured》2016年
(收錄在艾西莫夫科幻短篇精選)
聽說 Amanzon 還投資了拍片計畫,原本預定今年上映,至今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The Man from Taured Trailer
(先說,這支預告片可能不是真的)
(我已經不知道這個世界什麼是真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WHSQ6-LpY
2015 年出品的短片
The Man from Taured(片長只有不到 15 分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xmkdRWucU
都市傳說 The Man from Taured 搜查短片
(片長 15 分 40 秒,內容包含事件相關偽資料照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l5VbLXfIU
言歸正傳,讓我們來看看這起事件的真偽,如果以上陳述屬實的話,真的會有時空旅人從另一個平行世界來到我們這個世界進行商務旅遊嗎?一個聲稱自己國家已存在一千年以上,卻是地球上連聽都沒聽說過不存在的國家,那麼這事情也真是夠離奇了。
網路上有許多津津樂道認為這起事件證實了世界上有平行世界的存在,對於男子為何神秘出現又神秘消失,並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如果另一個平行世界的安道爾,就是男子聲稱的陶樂德國,有沒有這種可能呢,基於某種無法確知的因素,將兩個平行世界忽然間連結到一起,男子從時空的縫隙中穿越來到日本的羽田機場,多麼適合寫成科幻小說呀!
就像伊森霍克主演的《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原著小說 All You Zombies 由科幻小說之父羅伯特海萊因 Robert Heinlein 所著)閱讀這則故事的時候,我腦海裡一直想著伊森霍克的容貌,想著也許男子並沒有消失,而是類似《神鬼認證》超展開的劇情,男子其實是失憶的間諜,正在執行一場測試日本海關審查程序的超級任務(純然腦洞大開)。
詳查日本網站關於這則傳說的報導,能回溯到當時那個年代的資料極為有限,日本網友對於事件的來龍去脈也大多都是從歐美散播的資料得知,所以這起「謎樣的時空旅人」很可能原始出處並非在日本,只是剛好在1954年發生過真實的持假護照入境新聞,而有人把不同的故事串連在一起,網路上許多神人努力搜尋資料查找故事的起源,其中有人就翻出了這麼一本奇書。
這個故事最早出現是在1981年《奇聞異事錄詞典》The Directory of Possibilities 作者是科林威爾遜 Colin Wilson 和約翰格蘭特John Grant書中蒐集各種希奇古怪事件,出版年代距離 1954 年已經有點遙遠,一般咸稱其內容可信度不高,而當中的第86頁也只用一段文字簡短帶過「有個手持陶樂德護照的男子來過日本」此外沒有任何詳細的描述。
而這個故事其他版本的細節,很有可能是後來的人加油添醋共同創作的內容,因為這樣的時空穿越故事很吸引人,尤其在冷戰的年代,人們對於目的不明的旅客身上可能潛藏的秘密任務深感興趣,在早期的版本之中,神秘男人的身分並非以法語為母語的陶樂德人,而是出身於寒冷地帶的高加索人,這個身分更符合了冷戰時代的陰謀論想像空間,
接著1998年,在Tomas Simon的「Strange But True: Mysterious and Bizarre People」書中,有提及「有個從來沒聽說的陶樂德國的人來到日本,海關對此作了徹底的調查,卻發現地球上沒有這個國家,這個男子對這個陌生的國家沒有做詳細的說明,一會兒就離開了日本。」
關於平行時空的理論,另外有一本書值得注意,法國作家雅克·伯吉爾(Jacques Bergier)曾於1974年創作一部小說《另一個地球的簽證》(Visa pour une autre terre),有人依據此書內容判定這則都市傳說的虛構性質,用以反駁一些主張平行時空/外星生命/時空旅人的理論,實屬荒誕的無稽之談,因為這部小說就是一本徹徹底底的科幻小說,很有可能「陶樂德國」的故事創作靈感就是汲取自這部小說再加以杜撰而成。
歐美的網友努力追查故事源頭,發現當時的寫手很可能把改寫過的故事(另一個地球的簽證)發表在以獵奇為主題的一些八卦雜誌和小道消息的報刊上,獲得了不錯的迴響,由於通過了不同的報刊轉載,為了加強可信度與可讀性,又增添了不少細節,才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來自陶樂德國的神秘旅人」情節大致上統一的都市傳說,而昭和 29 年刊載在日本時報的那則假護照消息也只是湊巧而已。
多麼希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神秘旅人,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帶給我們更多新的科幻故事題材,讓豐富的想像空間得以延續下去。
綜合整理 / 銀色快手 對於平行時空充滿好奇的人
20200814 PM 11:34 桃園 寫作的房間
另外《來自地球的男人》The Man from Earth 2007年上映
由Richard Schenkman執導,Jerome Bixby編劇的獨立電影
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推薦給大家。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Leo 里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嘗試新企劃!這次影片算是超級短片,
單純想拍看看整體出來是什麼感覺,
覺得太糞片的就當作沒看到吧QQ
FB搜尋【Leo里歐】粉專上架啦https://www.facebook.com/Leo%E9%87%8C%E6%AD%90-488816981867523/?modal=admin_todo_tour
歡迎去按個讚!然後隨時可以私訊我任何問題唷!!
這支影片主要是因為想試看看不同以往的影片類型,
但是想不到片長如此之短,
最近會嘗試各種不同影片風格!當然還是會有活動實測的!
我希望遊戲影片不單單只是各位從遊戲內或小小的視訊鏡頭看到我
而是能夠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做互動,讓整個遊戲頻道更加真實,
也非常感謝觀看我影片以及支持亦或者給予我批評指教的所有人。
影片音樂出處:
翁立友 堅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eVMbufeAk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我看不到希望」 陸青年失業率飆17.9%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對同樣是,26歲的Milo來說,短暫而絢麗,因為現在只能成為回憶。 演唱會節目導演Milo:「我們台北那邊的員工,有裁掉大約1/3,然後 ... ... <看更多>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而看到希望出處 在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A lot of times you don't choose to hold on because there is hope; you held on, and so there is hop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