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
貝萊德健康科學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聞名全球Beta實驗室|歐萊德P2實驗室
全名「生物安全第二等級」(Biosafety Level 2)實驗室的O’right研發團隊,利用觀察 #微生物抑制程度 找出內料最佳保存條件、提升安全與穩定性,降低產品對人體與環境風險
O’right 歐萊德對產品安全性的把關嚴謹,將 P2等級的高規格實驗室與國際檢驗技術同步,通過檢測的產品配方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保障,自然純淨的髮妝品又再多加了一層防護罩,罩住你我的安全與健康!
#聞名全球BETA實驗室
受美國政府認證Beta實驗室是ASTM D6866方法的關鍵開發成員之一,並在全球的主要生質標準化行動中擔任技術顧問,如歐洲施行的CEN/TS 16137和EN 16640.並經由ISO 17025:2017認證的BETA實驗室一直是碳-14測試的領先者。(由美國科學家李比Willard F. Libby提出的碳-14測定法,獲得諾貝爾獎)
歐萊德O’right 已完成57項產品與3個創新研發原料通過全球頂尖Beta實驗室全成分檢驗,榮獲美國官方USDA BIOBASED 生物基綠色永續標章。
----------------------------------
#歐萊德2020驗證通過全球美妝第一個零碳企業
#歐萊德受邀2021聯合國COP15生物多樣性峰會閉幕演講
#歐萊德正式成為2021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夥伴
#USDA #BioBased
#純素 #無麩質 #無基改
#美國官方生物基天然永續認證
#全球頂尖Beta實驗室天然驗證
#零碳 #永續 #碳中和
#ZeroCO2 #Zeroimpact
#TogetherGreener
#一起更美好
#Oright #歐萊德
貝萊德健康科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624新加坡聯合早報
*【牛津大學:輝瑞和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有效對抗Delta病毒】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阿斯特捷利康和輝瑞疫苗對首次在印度發現,傳染力更強的Delta(原稱B16172)和Kappa(原稱B16171)變種病毒仍然廣泛有效。該研究結果為繼續推動疫苗注射提供了支持。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調查群體包括那些在接種兩劑疫苗後接觸Delta和Kappa變種病毒的群體,而研究人員對這些人血液中所產生的抗體進行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48
*【歐疾控中心:Delta將占歐盟90%新冠病病例】
歐洲疾病控制中心表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冠病病毒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占歐盟90%冠病病例。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主任Andrea Ammon在一份聲明中說:“極有可能的是,Delta變體將在夏季廣泛傳播,特別是在未被列為疫苗接種物件的年輕群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59
*【以色列疫情反彈 大多新增病例是學生 家長受促儘快讓青少年接種】
以色列冠病疫情出現反彈,新增病例大多來自當地的中小學。以色列總理貝內特警告,當地重新爆發疫情可能是Delta變種病毒所致,呼籲家長儘快讓青少年接種冠病疫苗。據以色列衛生部的數據,週二新增139起確診病例,是兩個月來新高;當地累計確診逾84萬起,累計死例為6428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4-1160102
*【巴西新增11萬5228起冠病病例 疫情以來單日新高】
巴西23日新增11萬5228起冠病病例,為疫情以來的單日新高。巴西衛生部當天通報,該國累計病例超過1800萬起;當天新增2392起冠病死例,累計50萬7109起。巴西的冠病病例和死亡人數的七天平均值,現在是世界上最高的,上周已超過印度。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4-1160199
*【韓國新增冠病病例連續兩天逾600起】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4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冠病病例610起,累計15萬3155起。韓國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35起,但連續兩天超過600起。當天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576起,境外輸入病例34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4-1160201
*【泰縮短阿斯特捷利康接種間隔期 遏制Delta病毒蔓延】
泰國近日爆發傳染力更強的Delta冠毒變種病毒疫情,當局決定縮短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兩劑接種間隔時間從10至12周減至八周,以遏制變種毒株傳播。曼谷上個月通報首起Delta變種毒株病例,至今已蔓延至20個府,確診數超過660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4-1160090
*【紐西蘭返澳旅客確診 兩國免隔離旅行暫停】
一名澳洲旅客在雪梨機場檢測時確定得冠病,他到紐西蘭四天,週一回到雪梨。為此,紐西蘭調高威靈頓大區的防疫回應級別,並暫停與澳洲之間的免隔離旅行。與此同時,澳洲當局也收緊了大雪梨地區的防疫限制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4-1160098
*【否認凱利說法 歐盟稱未壟斷冠病疫苗】
馬來西亞主管疫苗事務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利日前指歐美國家囤積冠病疫苗,影響馬國的疫苗供應量及接種率。歐盟否認這項指控,並強調未壟斷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4-1160095
*【日本疫苗接種率達100萬劑關鍵里程碑】
日本政府資料顯示,日本冠病疫苗接種率已達到100萬劑的關鍵里程碑。該數字是首相菅義偉設定的關鍵門檻,以確保在7月底前為全國大部分老年人口,以及在11月前為所有成年人接種疫苗。日本內閣辦公室最新資料顯示,該國在6月14日注射了101萬3061劑疫苗。在日本1.25億人口中,只有18%的人注射了至少一劑疫苗,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接種率水準最低的國家。據報導,日本的疫苗接種活動於2月中旬開始,但該國的接種計畫慢於大多數大型經濟體,並且最初因進口劑量供應不足而受到阻礙。但是,即使運輸量增加,醫務人員短缺和物流方面的障礙也使接種計畫困難重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37
*【東京奧會禁止觀眾在比賽會場大聲歡呼吹口哨】
東京奧組委公佈第一版面向觀眾的冠毒疫情對策指導方針。其中,主辦方禁止觀眾大聲歡呼,或以吹口哨形式為運動員加油等。主辦方禁止觀眾在比賽場館內飲酒及攜帶酒精飲料入場。另外,指導方針也呼籲觀眾在準備觀賽前確保身體健康,必須佩戴口罩,從家中或住宿場所往返賽場時“直接來直接回”,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避免談笑和聊天。根據指導方針,在場館內,觀眾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走動,禁止在通道等處集體飲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52
*【敏昂萊出訪俄羅斯 商討加強俄緬軍事合作】
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在俄羅斯訪問期間,感謝作為主要武器供應商的俄國持續加大雙邊合作,使緬甸成為本區域最強大的軍隊之一。目前在莫斯科出席國際安全會議的敏昂萊,前天會見了俄國防長紹伊古。俄新聞通訊社塔斯社引述敏昂萊在會見紹伊古時的講話報導說,俄緬兩國之間的友誼是“越來越強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4-1160091
*【消息:美國擬禁止進口新疆產部分太陽能產品】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準備禁止進口新疆生產的部分太陽能產品。如果落實,這將是拜登政府祭出的迄今為止力度最大的一項反制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4-1160196
*【美官員:布林肯和王毅沒有計劃在G20會晤】
美國國務院官員透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長王毅下周在義大利舉行的 G20 會議上沒有計劃會晤。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導,中美正討論讓雙方外長在G20會晤。美國政府還通知北京,希望副國務卿謝爾曼在夏季訪問中國。白宮還就今年晚些時候派布林肯或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前往中國進行了初步內部討論,這可能為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期間舉行雙邊峰會奠定基礎。據報導,兩國領導人將在10月舉行會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4-1160198
*【德國前副總理菲舍爾:西方要孤立中國是荒謬想法】
德國前副總理兼外長菲舍爾22日撰文指出,將西方和中國的關係類比為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這是具有誤導性的,而且很危險。他強調,考慮到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以及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那些認為可以將中國孤立起來的想法是荒謬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4-1160101
*【中韓對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汙水排海表示關切】
在23日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7屆會議上,中國、韓國對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事故核汙染水排海表示關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4-1160185
*【美國將五家中國公司列入經濟黑名單】
美國商務部將五家中國公司列入經濟黑名單,並稱這些公司與中國侵犯人權行為有牽連。被列入名單的公司包括和盛矽業(Hoshine Silicon Industry)、新疆大全新能源(Xinjiang Daqo New Energy)、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Xinjiang East Hope Nonferrous Metals)、新疆協鑫新能源材料(Xinjiang GCL New Energy Material)、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企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4-1160186
*【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在德國柏林舉行】
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與會各方呼籲外部勢力停止干預利比亞局勢、要求外國武裝及雇傭軍撤出利比亞,以推動該國實現和平穩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4-1160188
*【俄外交部:英驅逐艦舉動公然挑釁】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莫斯科認為英國海軍驅逐艦HMS Defender在黑海的事件是英方的“公然挑釁”,呼籲英國針對這“危險”行動展開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55
*【朝鮮外長:沒有考慮和美國進行對話】
李善權在朝中社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不想與美國有任何關係,更不用說是進行對話。因為這只會浪費我們的寶貴時間,最終一無所獲。”李善權在發表該評論前,美國新任朝鮮問題特使金成較早前在首爾說,願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朝鮮方面的官員舉行會晤,並表示期待平壤就對話問題 “儘快作出積極回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53
*【美國關閉30多個伊朗新聞網站】
美國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說,33個由伊朗伊斯蘭廣播與電視聯盟運營的網站和3個由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旅”運營的網站已被關閉。這些網站功能變數名稱均為美國公司所有,伊朗伊斯蘭廣播與電視聯盟和“真主旅”此前已受美方制裁,其在未獲得美財政部許可的情況下被禁止獲得美國的網站和功能變數名稱服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41
*【俄安全局局長同意與美國合作打擊網路罪犯】
俄羅斯安全局局長表示將與美國合作,共同尋找網路罪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博特尼科夫說,安全機構將遵循普丁總統和美國拜登總統達成的協議,加大力度打擊網路罪犯。據報導,美俄首腦本月在瑞士的一次峰會上討論了網路安全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30
*【長賜號船主與運河管理局達成原則性協定】
今年3月份堵塞蘇伊士運河的巨型集裝箱船“長賜號”船主和保險公司代表已和運河管理局就賠償達成了“原則性協定”。代表長賜號船東和保險公司的斯坦•馬林的律師佩爾莫哈梅德在一份聲明中說,兩方目前正在開展工作,以儘快敲定並簽署一份和解協議,並在處理完手續後安排釋放貨船。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47
*【巴菲特宣佈辭去蓋茲基金會受託人一職 捐出41億美元股票】
股神巴菲特宣佈辭去比爾和梅林達•蓋茲基金會受託人的職務,並向五家基金會捐贈價值41億美元的Berkshire Hathaway股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3-1160061
貝萊德健康科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貝萊德健康科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奇蹟好油:OMEGA-3臨床療癒實錄」新書介紹
專訪編審:謝嚴谷
內容簡介:
──醫師、營養學家的臨床療癒實證──
現代文明病是錯誤飲食引致,
OMEGA-3營養修護療法,讓你遠離疾病威脅!
★★★Amazon網站 4.5顆星推薦★★★
不同的脂肪在體內會有不同的作用,現代人過度享受精緻化食物,這些可以維持我們生命的必需脂肪酸──OMEGA-3,已經不容易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唐納.魯丁 醫師(DONALD RUDIN ,M.D)
吃對OMEGA-3,文明病不近身!
OMEGA-3使大腦力升級,遠離老化、癌症、失智症候群
科學界一致認同,細胞老化的主要原因,源自於損毀的基因修復系統。OMEGA-3有助建構並修護人體健康細胞,同時也是腦神經鞘髓的主要原料。
你知道現代飲食中普遍缺乏營養素,尤其是Omega-3脂肪酸嗎?比起一百年前人們所攝取的Omega-3脂肪酸,現在大約只攝取了五分之一!
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過胖、免疫失調、精神疾病等等,都是起源於營養不均衡所導致的結果。白頭髮、老人斑、皺紋和反應遲緩……,這些老化的外在表徵,反應著體內細胞老了的身體變化。保健之道,應該從古早社會的飮食習慣開始!回歸吃得粗糙,吃得新鮮,而且吃得有益。
▎吃對好油,遠離疾病威脅!
要改善身心靈的疾病問題,怎麼補充必需脂肪酸?有哪些輔助的維生素和纖維素?劑量的選擇?許多老化過程中產生的疾病,往往和必需脂肪酸OMEGA-3、前列腺素的失衡相關聯。本書收錄腸躁症、憂鬱、癌症、糖尿病、免疫失調、生育問題、精神疾病和心臟血管疾病等問題,並詳細探討必需脂肪酸和疾病間的關係。
▎OMAGA-3脂肪酸健康計劃,四十四位臨床病人實驗證明
唐納.魯丁從一九八零年代開始,研究飮食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並把這些年做出的研究成果,詳細記錄於書中。補充了Omeag-3脂肪酸的四十四位臨床病人的實驗結果,提供了營養素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即使體質不同,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能改善文明病的發生。
作者簡介:唐納.魯丁(DONALD RUDIN ,M.D) 醫師
一九四八年哈佛大學醫學系畢業,開始基礎醫學研究的生涯,他和同事共同研究的理論成果,獲得神經細胞訊號及傳導的專利權。
一九五六年,由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蓋塞.賀伯特醫生(Herbert Gasser),推薦擔任費城東賓州大學精神學科的分子生物所所長,職務任內,繼續研究細胞膜和神經傳導,進一步發現Omega-3(Ω -3)脂肪酸和現代文明病之間的關聯密不可分。
魯丁醫生探索大腦細胞的功能,並研究大腦細胞如何處理訊息,隨後將研究成果撰寫論文發表──「知識論和世界理論」,目前擔任科學基金會經理人。
作者簡介:克拉拉.菲力克斯(CLARA FELIX) 營養學家
菲力克斯一向秉持「吃正確的食物,就能夠避免生病,並保持健康」的理念,承襲安德爾.戴維斯醫師(Adelle Davis)的健康宗旨,包含她四個孩子和家中的愛狗,全都參與戴維斯醫師的營養實驗。
之後,菲力克斯赴加州柏克萊大學進修,拿到了營養學士學位。
一九八一年後,陸續出版有關營養資訊和相關報導的《菲力克斯的信》等,深獲讀者喜愛。
編審簡介:謝嚴谷 講師
自幼成長於內科與小兒科診所家庭,受祖父與父親行醫數十年的耳濡目染,19歲赴美求學,1991年畢業於賓州州立大學財經系,1993年取得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金融碩士。
2008年與夫婿謝柏曜先生於台中市,共同創辦「德瑞森莊園自然醫學中心」,致力於歐美學者細胞分子矯正醫學與自然預防醫學著作之編譯與推廣。曾編審《四週排毒計畫》(日月文化出版)、《長壽養生之道:細胞分子矯正之父20周年鉅獻》、《無藥可醫:營養學權威的真心告白》、《拒絕庸醫:不吃藥的慢性病療癒法則》、《B3的強效慢性疾病療癒臨床實錄》、《牙醫絕口否認的真相:致命的毒牙感染》(以上為博思智庫出版)、《油漱療法的奇蹟》、《細胞分子矯正醫學聖經》、《維生素C逆轉不治之症》(晨星出版)。
謝講師自2008年起10年以來,於台中德瑞森細胞分子矯正衛教中心固定開課講授細胞分子矯正相關課程(詳細課程說明請參閱本書後頁)。

貝萊德健康科學 在 快樂退休離不開健康生活,如何掌握健康科學投資新脈動?丨貝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