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楊澤現代詩人朗讀之夜--楊澤由南村落總監韓良露主持的<現代詩人朗讀之夜--楊澤>,反應熱烈。 選一段與大家分享: <我已歌唱過愛情>: --------除非大陸淪陷成海. ... <看更多>
楊澤大陸 在 收获了凄美动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演员:#杨泽#林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虐恋#古装#仙侠# 杨泽 #林妍柔#曹君豪#孙妍恩#中国电视剧#电视剧#古装剧#古装电视剧#古装仙侠剧#古装武侠剧# 大陆 古装剧#《三生缘起是清欢》全集 ... ... <看更多>
楊澤大陸 在 [新聞] 楊澤、胡丹丹《念念無明》甜寵鬥智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楊澤 、胡丹丹《念念無明》甜寵鬥智節奏輕快創4.62億流量網讚:小成本古裝劇典範https://bit.ly/3Lf8u1B中國近期大戲雲集,定檔古裝劇更是強強相爭,從楊洋、趙露思 ... ... <看更多>
楊澤大陸 在 [轉錄]台客美學先鋒派/楊澤- 看板NCCU05_MJOUR 的推薦與評價
■人間
台客美學先鋒派
楊澤 (20050817)
台客爆紅,這一、兩年,「超級兩代電力公司」三番兩次邀請一批花襯衫、染金髮的
台弟台妹們上節目大談自己身為台客的「酸甘甜」;然而,卻也有一群自認「非台客」人
士,所謂淑女名媛,費心扮台,辦裝「聳」趴,來嘲弄「台客」,以突顯自己「蓋高尚」
。
果然,台灣經濟起飛而邁向已開發國家以來,島上人民已經可依「品味」高下概分為
「台客」、「非台客」兩大族群了嗎?劇作家紀蔚然說了這麼一句石破天驚的俏皮話:「
只要你能在生活中舉出三個地方,來證明你是『非台客』,我就陪你住三天!」我猜想,
他的意思是,如果給他三天,他絕對可以把你身上的台客元素「通通找給你看」;也就是
說,在這個寶島上,安啦,大家都是台客啦!
當然,本質主義的老前輩們對紀蔚然的話可能會感到老大不高興,但他們也可能不得
不承認,那種既古老又古典的「台灣味」確已慢慢地在消失當中;不管是台南或鹿港,那
些古蹟老廟現下全都沒了古味,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大剌剌世俗化、「台客化」的風潮
。這裡所謂的本質主義者,其實也包括那些「中華民國正統論者」,他們認定台灣是中華
文化的嫡系一脈,然而,事實是,自從國府撤退來台,中華民國與台灣相加相乘六十載後
,我輩早已把自己,把這個島國混血成,新一期「誠品好讀」在台客專號中所稱的「
Republic of TK」。
君不見,在這族群界線越來越模糊的年代,電視上,那些新世代的旅遊節目主持人,
一到了國外,擺出各種又矬又愛大聲嚷嚷的樣子,一看就很「台」,只是他們,無論台客
還是「外省客」,從不以台為恥,反而,以扮台、裝台為時髦。這也是為什麼,號稱「台
客盟主」的歌手伍佰說,在他看來,電視上最走紅的兩個外客,「康熙來了」節目主持人
蔡康永就是台客,小S就是台妹,「當外國人來到台灣時,看到他們一定都會感覺到他們
很台灣,很有台灣味」。
的確,看在外國人眼中,哪個台灣人非台客?整個台灣社會,在民國六○年代經濟起
飛之後的發展,與其說是由「聳」而變「高尚」,倒不如說是從「草地聳」而「台北聳」
,再到「世界聳」;也就是,由「代工共和國」而「仿冒共和國」,再演變成今天的「台
客共和國」。到目前為止,混血與變異,很吊詭的,才是這塊土地上所搭建的文明的本質
。土俗的生命力乃是台灣移民社會的本色,加上以台灣人歷來擅長拷貝、拼湊拼貼的性格
,在時間的過程中不間斷地摻入各種元素,自我繁殖、轉化,使得老一輩人念茲在茲的那
種「蜂蜜不純就砍頭」的正典台灣味逐日沒落,變成「啤酒加番茄汁」、「玫瑰紅加蘋果
西打」這種混血雜交的台客文化。「旅遊生活」頻道近來當紅的節目「瘋台灣」,不但將
三○年代上海女歌手白光的「我要,我要你的愛」擅改成「我要,我要瘋台灣」,更喊出
「文化米克斯主義」的口號,這「米克斯」──mixed,的確一語道中了台客的核心特質
。「台灣製造」,伍佰的台客新專輯「雙面人」中最用力吶喊,也最「厲害」的一首歌,
簡直就是一篇前衛台客美學的宣言:
你引擎日本來/韓德魯德國來/玻璃唯南非來/阿拉伯石油來/塑膠是漳州做/車體
唯美國買/攏乎咱摻摻做伙/嘿咻嘿咻每台攏是/台灣製造……
鋼板羅西亞來/義大利太魯來/加拿大木材來/澳洲的石啊來/荷蘭的紅毛土/磚仔
用台南土/攏乎咱摻摻做伙/嘿咻嘿咻每間攏是/台灣製造……
客話唯中原來/台語唯福建來/那魯啊依啊灣嘟用來唱歌是嘛真精采/國語是北京話
/最近越南嘛有來/攏乎咱摻摻做伙/嘿咻嘿咻人人攏是/台灣製造……。
這首歌不僅曲盡台灣社會文化的混血面向,從頭到尾,電音編曲中加進的小鈸聲響,
彷彿傳統的道士、師公在為迷失於大都會中的「台灣」招魂一般;歌曲最後一節,伍佰又
唱:「喝著一杯甘甜水/水落烏雲黃昏時/風吹雲來對天邊/天闊四海是滿滿是/成敗亦
原在/同根樹/偃未來/試看麥/發功你著知……」,這些如古詩般文謅謅的七言、五言
、三言字句,擺明了是要向台客的傳統文化淵源致敬,讓人不禁想起,發功之前,總要先
賣弄一大段詩詞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近來,不只在電視上台客很紅,八月,以伍佰為號召的「台客搖滾演唱會」即將熱鬧
登場,「網路與書」同時推出台客專書「Call me台客!」他們澎湃地高呼:「夠嗆,才
會大聲!敢秀,就是台!」,同時拈出「夢」和「拼」兩字來定義台客,彷彿一個風起雲
湧的歷史時刻就要到來。這種種現象頗類似普普主義在六○年代美國社會的風雲際會,代
表著台灣消費社會和大眾文化的瓜熟蒂落,也是台灣常民生活史、文化史的一個重大轉折
,讓我想起普普藝術家R.印地安那說過的一段話:「『普普』就是愛,因為它接受一切事
物;『普普』丟下了一顆大炸彈,炸彈上寫著『美國夢』三個大字,無比樂天、慷慨、天
真的美國夢。」
稍早,台灣就曾出現過好幾位普普藝術家,如六○年代解嚴前自生自滅的黃華成,以
及九○年代解嚴後受大陸政治普普畫派影響、以「台灣製造」系列知名的版畫家楊茂林,
並未引起太大注意。即使到了今天,台灣社會也可說才剛剛從悲情中走出,初初誕生的「
台灣夢」畢竟還不像「美國夢」那般兼容並蓄、那般樂觀樂天,至於慷慨與天真,講氣魄
、追求漂泊氣,台客們則不缺乏,並且還大張旗鼓地將之變成一種時興的次文化,將其強
烈的街頭色彩與生活風格帶向主流媒體與社會。只是,台客風潮在音樂、繪畫、戲劇等文
化領域裡,在美學上的發展會是如何,一時之間誰也都還無法說。
這裡應稍做澄清的是,所謂「台客化」並無法與帶強烈本質主義、懷舊主義傾向的「
本土化」直接劃上等號。古典的台灣味像一家百年老店,講究的是一種在時間的累積中不
斷醇化、淨化、結晶的過程,強調純粹性,台客的另兩個關鍵詞,除了「米克斯」,則是
「新奇」與「搖滾」。如果說過去的台灣味是民謠、是藍調,那麼,台客便是民謠搖滾、
藍調搖滾,也就是說,台灣味的不斷「新奇化」、「搖滾化」(搖滾或搖擺,就像乩童一
般起乩、顫抖,可說是一種原慾身體的展現),在思想與美學上不斷地加深加厚,直到它
變成,容納一切事物的「台灣夢」與「台灣愛」。
幾十年來,具台客風格的各領域藝術家可謂族繁不及備載,只不過,在一開始,他們
並未有所謂「台客自覺」;對他們所建立的美學,或可以「無意識的台客美學」稱之。出
身雲林的偶戲大師黃俊雄便是其中翹楚。師承父親黃海岱泉州南管系統的布袋戲,家學淵
源的黃俊雄,擁有深厚的漢文底子,加上勤於吸收各種外來的文化養分與元素,內外(功
)兼修,乃有後來一鳴驚人的膾炙人口之作,融鑄成「雲州大儒俠」、「六合三俠傳」,
這樣充滿史詩氣魄的武俠世界。他的戲偶造型奇巧而華麗,他將自己的天才與絕學灌注在
它們身上,規模發明出一系列,既新奇又怪奇,亦莊亦諧的戲劇人物:祕雕、藏鏡人、真
假仙、女暴君、相思燈、大節女、孝女白瓊、苦海女神龍、千心魔、天生散人、賣唱生、
老和尚、怪老子、劉三、一齒、二齒……,成就了影響常民社會至深的「新金光布袋戲」
,至今讓人津津樂道,謂之「台灣文化英雄」絕不為過。黃俊雄一人可分飾數十不同角色
,不單掌上武藝要得,文場口白的「氣口」,更是韻味十足,無人能及(所謂「五色人講
雜色話」,台客的一個重要指標便在於,他們對每個人物的口頭禪、出場詩的掌握能力)
。
另一方面,黃俊雄又勇於結合新科技,搞爆破特效,創造當年台灣新興資本主義時代
的俗豔或shiny-shiny風格,他不再如父輩般以巡迴南部鄉鎮演野台戲為滿足,他將他的
戲偶搬上電視,果然大受歡迎。現在回頭看來,黃俊雄不僅無中生有,創作出自己的「雲
州」(雲林?)──一個屬於現代台灣人的「漂泊的江湖」──在流行音樂上,他也樹立
重要典範。例如,他可以將拿美國南方民謠「The Houseof the Rising Sun」大膽改編成
氣味迥異的「大節女」,更改寫日本演歌名曲成眾人熟知的「苦海女神龍」,如此女性又
霸氣、妖孽又悲情的另類風塵歌。比較起來,就像他父輩的傳統布袋戲,之前的台語流行
曲雖然也土味十足,但總是小心翼翼,試圖將土味昇華為一種含蓄素雅的「台灣味」,絕
無膽像「苦海女神龍」這般,原汁原味地展現肉身女菩薩的江湖情仇,不單描繪市井眾生
相,並且石破天驚地說出,從未被一語道破的、頑冥古老的「性別政治」與「階級政治」
。黃俊雄不是不追求昇華,但他更擅長跨界與爆破,這樣一個爆破文化傳統的英雄,把草
莽土俗和新科技混合在一起,把原本節制的台灣味都搖擺搖滾起來、「台客化」起來。
初唐詩人王梵志詩云:「乍可刺你眼,不可掩我腳。」這種「赤腳大仙」的生命態度
,似乎最能形容從黃俊雄以至於伍佰這種內功深厚、直接引爆的台客美學。比起力求沉澱
昇華、創造社會倫理規範的台灣味,前衛台客美學顯然選擇直接爆破規範,然而,正因其
深厚的傳統底蘊,有其審美的內在結構在,因此,如果台灣味是「正雅」,俗豔台客、搖
滾台客不是不雅,而是「變雅」。台客風潮,也許會是未來台灣的一場「文藝復興運動」
;台客台灣其實大可以是古典台灣的「舊瓶新酒」或「借屍還魂」,更大可以進一步創造
出新的,更生野、更浪漫、也更華麗的「後古典」或「國際古典」(這是聆聽伍佰的「台
灣製造」給我的「春秋大夢」般的啟示)。我略略擔心的是,發自民間的台客風潮,有一
天也不小心落入了本土化的意識形態的陷阱。本土化政治的問題不是俗,而是糟糕,而是
爛俗;從擁抱混血雜種的「身分政治」、「身分創造」,反而,走向了悲情、放不開、「
自我同一」的「套套邏輯」,並且,在權力運作中處處留下,欲蓋彌彰的種種黑金、白金
的痕跡。然而,我們看到的真台客總是金光閃閃,敢曝敢玩,拿錢砸自己,一點也不假仙
、假仁義。這樣的真台客,才是寶島台灣的淑女名媛與濟濟多士,無論台客或外客,可以
打從心裡認同的。這樣的真台客也才能把台灣變成一個更大,更開闊,也更有氣魄的夢想
國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6.203
... <看更多>